“漆园有傲吏”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漆园有傲吏”出自哪首诗?

答案:漆园有傲吏”出自: 唐代 孟浩然 《与王昌龄宴王道士房》, 是一首五言诗, 诗句拼音为: qī yuán yǒu ào lì ,诗句平仄: 仄平仄仄仄

问题2:“漆园有傲吏”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漆园有傲吏”的上一句是: 常梦游清都 , 诗句拼音为: cháng mèng yóu qīng dōu ,诗句平仄: 仄平仄仄仄

问题3:“漆园有傲吏”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漆园有傲吏”的下一句是: 惠好在招呼 , 诗句拼音为: huì hǎo zài zhāo hū ,诗句平仄:仄仄仄平平

“漆园有傲吏”全诗

与王昌龄宴王道士房 (yǔ wáng chāng líng yàn wáng dào shì fáng)

朝代:唐    作者: 孟浩然

归来卧青山,常梦游清都。
漆园有傲吏,惠好在招呼。
书幌神仙籙,画屏山海图。
酌霞复对此,宛似入蓬壶。

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
仄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
仄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guī lái wò qīng shān , cháng mèng yóu qīng dōu 。
qī yuán yǒu ào lì , huì hǎo zài zhāo hū 。
shū huǎng shén xiān lù , huà píng shān hǎi tú 。
zhuó xiá fù duì cǐ , wǎn sì rù péng hú 。

“漆园有傲吏”繁体原文

與王昌齡宴王道士房

歸來臥青山,常夢遊清都。
漆園有傲吏,惠好在招呼。
書幌神仙籙,畫屏山海圖。
酌霞復對此,宛似入蓬壺。

“漆园有傲吏”韵律对照

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
归来卧青山,常梦游清都。

仄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漆园有傲吏,惠好在招呼。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
书幌神仙籙,画屏山海图。

仄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酌霞复对此,宛似入蓬壶。

“漆园有傲吏”全诗注音

guī lái wò qīng shān , cháng mèng yóu qīng dōu 。

归来卧青山,常梦游清都。

qī yuán yǒu ào lì , huì hǎo zài zhāo hū 。

漆园有傲吏,惠好在招呼。

shū huǎng shén xiān lù , huà píng shān hǎi tú 。

书幌神仙籙,画屏山海图。

zhuó xiá fù duì cǐ , wǎn sì rù péng hú 。

酌霞复对此,宛似入蓬壶。

“漆园有傲吏”全诗翻译

译文:
回到了躺卧在青山之上,经常梦游在清都之中。
漆园里有一个傲慢的官员,惠好在招呼。
书幌上画着神仙的符篆,画屏上绘制了山海的图景。
品味着霞光,再次对此感叹,仿佛进入了蓬莱仙境。

“漆园有傲吏”总结赏析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与王昌龄宴王道士房》。诗人写道自己归来后常在梦中游览洛阳这座古都,这种游走在现实与梦境之间的状态,反映了诗人内心的一种向往和不舍。整首诗情感宁静而悠然,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
首句“归来卧青山,常梦游清都。”表现了诗人回到青山之地,但心灵却常常游荡在洛阳这座清凉的都城之中,青山与清都的对比,更加凸显了洛阳的美好。第二句中提到“漆园有傲吏,惠好在招呼。”漆园可能是当时洛阳的一处名胜,傲吏指的是王昌龄,惠好则是对诗人的友好招待。这句表现了友情的珍贵和主人的盛情款待。
接下来的两句“书幌神仙籙,画屏山海图。”描绘了王道士房内的景物,书幌和画屏都是诗人在此地所见的奇妙之物,神仙籙、山海图都展示了道士的神秘和玄幻氛围,让人感觉如临仙境。最后两句“酌霞复对此,宛似入蓬壶。”则将诗人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饮酒之时如同融入了这幅美景之中,仿佛进入了仙境,宛若身临仙境一般。
整首诗以清幽的笔调,表现了诗人对洛阳的美好回忆和情感,同时也展示了对友情和美景的赞美之情。

“漆园有傲吏”诗句作者孟浩然介绍:

孟浩然,字浩然,襄阳人。少隐鹿门山,年四十,乃游京师。常於太学赋诗,一坐嗟伏,与张九龄、王维爲忘形交。维私邀入内署,适明皇至,浩然匿牀下,维以实对。帝喜曰:“朕闻其人而未见也。”诏浩然出,诵所爲诗。至“不才明主弃”,帝曰:“卿不求仕,朕未[尝]常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采访使韩朝宗约浩然偕至京师,欲荐诸朝。会与故人剧饮懽甚,不赴。朝宗怒,辞行,浩然亦不悔也。张九龄镇荆州,署爲从事。开元末,疽发背卒。浩然爲诗,伫兴而作,造意极苦,篇什既成,洗削凡近,超然独妙,虽气象清远,而采秀内映,藻思所不及。当明皇时,章句之风大得建安体,论者推李杜爲尤,介其间能不媿者,浩然也。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孟浩然,襄阳人。开元二十八年卒,年五十二。(复出一首)更多...

“漆园有傲吏”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