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病而无疾”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示病而无疾”出自哪首诗?

答案:示病而无疾”出自: 宋代 杨简 《丁丑偶书 其一》, 是一首五言诗, 诗句拼音为: shì bìng ér wú jí ,诗句平仄: 仄仄平平仄

问题2:“示病而无疾”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示病而无疾”的上一句是: 比日腑脏作 , 诗句拼音为: bǐ rì fǔ zāng zuò ,诗句平仄: 仄仄平平仄

问题3:“示病而无疾”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示病而无疾”的下一句是: 凭栏拱翠峰 , 诗句拼音为: píng lán gǒng cuì fēng ,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

“示病而无疾”全诗

丁丑偶书 其一 (dīng chǒu ǒu shū qí yī)

朝代:宋    作者: 杨简

新年七十七,是虚不是实。
我心包太空,有无混然一。
比日腑脏作,示病而无疾
凭栏拱翠峰,可咏不可诘。

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仄。
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
仄仄仄○仄,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仄。

xīn nián qī shí qī , shì xū bú shì shí 。
wǒ xīn bāo tài kōng , yǒu wú hùn rán yī 。
bǐ rì fǔ zāng zuò , shì bìng ér wú jí 。
píng lán gǒng cuì fēng , kě yǒng bù kě jié 。

“示病而无疾”繁体原文

丁丑偶書 其一

新年七十七,是虛不是實。
我心包太空,有無混然一。
比日腑臟作,示病而無疾。
憑欄拱翠峰,可詠不可詰。

“示病而无疾”韵律对照

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仄。
新年七十七,是虚不是实。

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
我心包太空,有无混然一。

仄仄仄○仄,仄仄平平仄。
比日腑脏作,示病而无疾。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仄。
凭栏拱翠峰,可咏不可诘。

“示病而无疾”全诗注音

xīn nián qī shí qī , shì xū bú shì shí 。

新年七十七,是虚不是实。

wǒ xīn bāo tài kōng , yǒu wú hùn rán yī 。

我心包太空,有无混然一。

bǐ rì fǔ zāng zuò , shì bìng ér wú jí 。

比日腑脏作,示病而无疾。

píng lán gǒng cuì fēng , kě yǒng bù kě jié 。

凭栏拱翠峰,可咏不可诘。

“示病而无疾”全诗翻译

译文:

新年七十七,是虚幻的,不是真实的。
我内心宛如包容着宇宙的广袤太空,有与无融为一体。
犹如太阳和内脏相比较,表现出一种病态却没有实际的疾病。
站在栏杆前拱卫着青翠的峰峦,它令人能够歌咏但却无法完全理解其奥妙。

总结:

这首诗以简洁的文字表现了作者对新年的感悟和自身境界的领悟。作者用新年七十七来象征时间的流逝,暗示人生的虚幻与无常。他将自己的内心比喻为包容宇宙的太空,意味着他视物外之物如虚,将内在与外在融为一体。同时,通过比较太阳和腑脏,作者揭示了疾病的虚幻性,或许也在暗示人生百态的无常。最后,诗人站在山峰前凭栏,表现出对自然的敬畏,同时也呈现出一种超脱尘俗的意境,使人无法完全领会其中的深意。整首诗通过简练的文字表现出作者对生命、时间和自然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哲理境界。

“示病而无疾”诗句作者杨简介绍:

杨简(一一四一~一二二六),字敬仲,学者称慈湖先生,慈溪(今浙江宁波西北)人。孝宗乾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授富阳主簿。会陆九渊道过富阳,遂师事陆。历绍兴府司理参军,知嵊县、乐平县。光宗绍熙五年(一一九四),召爲国子博士。以上书辩宰相赵汝愚去国事,主管崇道观。宁宗嘉泰四年(一二○四),起权发遣全州,又以上言未及对,论罢。嘉定元年(一二○八)授秘书郎,累迁将作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实录院检讨。出知温州。召爲驾部员外郎,迁将作监。理宗即位,进宝谟阁直学士。宝庆二年卒,年八十六。着有《甲稿》、《乙稿》等,今存《慈湖先生遗书》二十卷,补编、新增附录各一卷。事见清冯可镛《慈湖先生年谱》、《宝庆四明志》卷九、《宋史》卷四○七有传。 杨简诗,以明刊嘉靖四年序本爲底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更多...

“示病而无疾”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