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惠及饥贫”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无惠及饥贫”出自哪首诗?

答案:无惠及饥贫”出自: 唐代 白居易 《去岁罢杭州今春领吴郡慙无善政聊写鄙怀兼寄三相公》, 是一首五言诗, 诗句拼音为: wú huì jí jī pín ,诗句平仄: 平仄仄平平

问题2:“无惠及饥贫”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无惠及饥贫”的上一句是: 不才空饱暖 , 诗句拼音为: bù cái kōng bǎo nuǎn ,诗句平仄: 平仄仄平平

问题3:“无惠及饥贫”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无惠及饥贫”的下一句是: 昨卧南城月 , 诗句拼音为: zuó wò nán chéng yuè ,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

“无惠及饥贫”全诗

去岁罢杭州今春领吴郡慙无善政聊写鄙怀兼寄三相公 (qù suì bà háng zhōu jīn chūn lǐng wú jùn cán wú shàn zhèng liáo xiě bǐ huái jiān jì sān xiàng gong)

朝代:唐    作者: 白居易

为问三丞相,如何秉国钧。
那将最剧郡,付与苦慵人。
岂有吟诗客,堪为持节臣。
不才空饱暖,无惠及饥贫
昨卧南城月,今行北境春。
铅刀磨欲尽,银印换何频。
杭老遮车辙,吴童扫路尘。
虚迎复虚送,慙见两州民。

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wèi wèn sān chéng xiàng , rú hé bǐng guó jūn 。
nà jiāng zuì jù jùn , fù yǔ kǔ yōng rén 。
qǐ yǒu yín shī kè , kān wèi chí jié chén 。
bù cái kōng bǎo nuǎn , wú huì jí jī pín 。
zuó wò nán chéng yuè , jīn xíng běi jìng chūn 。
qiān dāo mó yù jìn , yín yìn huàn hé pín 。
háng lǎo zhē chē zhé , wú tóng sǎo lù chén 。
xū yíng fù xū sòng , cán jiàn liǎng zhōu mín 。

“无惠及饥贫”繁体原文

去歲罷杭州今春領吳郡慙無善政聊寫鄙懷兼寄三相公

爲問三丞相,如何秉國鈞。
那將最劇郡,付與苦慵人。
豈有吟詩客,堪爲持節臣。
不才空飽暖,無惠及飢貧。
昨臥南城月,今行北境春。
鉛刀磨欲盡,銀印換何頻。
杭老遮車轍,吳童掃路塵。
虛迎復虛送,慙見兩州民。

“无惠及饥贫”韵律对照

平仄○平○,○平仄仄平。
为问三丞相,如何秉国钧。

仄○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那将最剧郡,付与苦慵人。

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岂有吟诗客,堪为持节臣。

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不才空饱暖,无惠及饥贫。

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
昨卧南城月,今行北境春。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铅刀磨欲尽,银印换何频。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杭老遮车辙,吴童扫路尘。

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虚迎复虚送,慙见两州民。

“无惠及饥贫”全诗注音

wèi wèn sān chéng xiàng , rú hé bǐng guó jūn 。

为问三丞相,如何秉国钧。

nà jiāng zuì jù jùn , fù yǔ kǔ yōng rén 。

那将最剧郡,付与苦慵人。

qǐ yǒu yín shī kè , kān wèi chí jié chén 。

岂有吟诗客,堪为持节臣。

bù cái kōng bǎo nuǎn , wú huì jí jī pín 。

不才空饱暖,无惠及饥贫。

zuó wò nán chéng yuè , jīn xíng běi jìng chūn 。

昨卧南城月,今行北境春。

qiān dāo mó yù jìn , yín yìn huàn hé pín 。

铅刀磨欲尽,银印换何频。

háng lǎo zhē chē zhé , wú tóng sǎo lù chén 。

杭老遮车辙,吴童扫路尘。

xū yíng fù xū sòng , cán jiàn liǎng zhōu mín 。

虚迎复虚送,慙见两州民。

“无惠及饥贫”全诗翻译

译文:
问三位丞相,如何执掌国家大权?
却将最艰难的郡县,交给那些懒散无为之人。
岂有吟诗作对的客人,能够担任重要职务的臣子?
我这无能之辈,只知享受温暖和饱食,却未曾施以援手帮助饥饿和贫困的人们。
昨夜还躺在南城仰望明月,今朝却行走在北境迎接春光。
铅刀已经磨损得差不多了,银印又何必频繁更换?
杭州的老人挡住了我的车辙,吴童在道路上扫去尘埃。
虚情假意地迎接又虚情假意地送别,我感到惭愧,见证了两州百姓的苦难。



总结:

诗人询问三位丞相如何执掌国家大权,然后对其中一位丞相将重要职务交给不称职之人表示不满。诗人认为吟诗客并不适合担任重要职务,自己感到无能,只享受物质上的满足而未能帮助贫困的人们。他描述了过去躺在南城欣赏月光,现在行走在北境迎接春天的变化。诗人提到铅刀已经磨损,而银印频繁更换似乎是多余的。他还描述了杭州老人挡住车辙,吴童扫去路上的尘埃,以及虚情假意地迎接和送别的场景。最后,诗人感到愧疚,目睹了两州百姓的苦难。

“无惠及饥贫”总结赏析

赏析:这首诗《去岁罢杭州今春领吴郡慙无善政聊写鄙怀兼寄三相公》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所作,表达了他对担任地方官员职务时无法施行善政的愧疚之情以及对政治家的期望。
诗人首先提到了三位丞相,询问他们如何治理国家。这里的“三丞相”可能指的是当时的朝廷重臣,作者对他们期待着能够秉国钧,即能够公正而有能力地治理国家。
接下来,诗人提到了自己曾经主持的郡,暗示自己曾经在杭州担任官职,但因为种种原因而无法施行善政,使郡内的百姓受苦。这种愧疚之情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表达。
诗人还提到了自己的文学才华,称自己是吟诗客,但他觉得自己更适合担任持节臣的职务,即有能力管理地方事务。这里表现出诗人对自己的责任感和政治抱负。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通过描述时间的流转和政治权力的更迭,强调了自己的无奈和无力改变现状。他用“铅刀磨欲尽,银印换何频”来暗示政治官职的变迁和自己的官职变动。
最后,诗人描述了离开杭州,来到吴郡的情景,以及两地百姓的态度。他感到自己虚迎虚送,慨叹自己无法给两州的人民带来更多的好处。

“无惠及饥贫”诗句作者白居易介绍:

白居易,字乐天,下邽人。贞元中,擢进士第,补校书郎。元和初,对制策,入等,调盩厔尉、集贤校理,寻召爲翰林学士、左拾遗,拜赞善大夫。以言事贬江州司马,徙忠州刺史。穆宗初,徵爲主客郎中、知制诰,复乞外,历杭、苏二州刺史。文宗立,以秘书监召,迁刑部侍郎。俄移病,除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拜河南尹。开成初,起爲同州刺史,不拜,改太子少傅。会昌初,以刑部尚书致仕。卒赠尚书右仆射,諡曰文。自号醉吟先生,亦称香山居士。与同年元稹酬咏,号元白;与刘禹锡酬咏,号刘白。《长庆集》诗二十卷,後集诗十七卷,别集补遗二卷,今编诗三十九卷。

白居易字乐天,其先太原人,後迁居下邽。贞元十六年擢进士第,元和初又擢才识兼茂、明於礼用科。任左拾遗,出爲江州司马,历刺杭、苏二州,以刑部尚书致仕。会昌六我卒,年七十五。补诗二首。(复出一首)更多...

“无惠及饥贫”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