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向江湖识谢公”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曾向江湖识谢公”出自哪首诗?

答案:曾向江湖识谢公”出自: 唐代 温庭筠 《赠郑徵君家匡山首春与丞相赞皇公游止》, 是一首七言诗, 诗句拼音为: céng xiàng jiāng hú shí xiè gōng ,诗句平仄: 平仄平平仄仄平

问题2:“曾向江湖识谢公”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曾向江湖识谢公”的上一句是: 一抛兰櫂逐燕鸿 , 诗句拼音为:yī pāo lán zhào zhú yàn hóng ,诗句平仄: 平仄平平仄仄平

问题3:“曾向江湖识谢公”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曾向江湖识谢公”的下一句是: 每到朱门还怅望 , 诗句拼音为: měi dào zhū mén huán chàng wàng ,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曾向江湖识谢公”全诗

赠郑徵君家匡山首春与丞相赞皇公游止 (zèng zhèng zhǐ jūn jiā kuāng shān shǒu chūn yǔ chéng xiàng zàn huáng gōng yóu zhǐ)

朝代:唐    作者: 温庭筠

一抛兰櫂逐燕鸿,曾向江湖识谢公
每到朱门还怅望,故山多在画屏中。

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yī pāo lán zhào zhú yàn hóng , céng xiàng jiāng hú shí xiè gōng 。
měi dào zhū mén huán chàng wàng , gù shān duō zài huà píng zhōng 。

“曾向江湖识谢公”繁体原文

贈鄭徵君家匡山首春與丞相贊皇公遊止

一拋蘭櫂逐燕鴻,曾向江湖識謝公。
每到朱門還悵望,故山多在畫屏中。

“曾向江湖识谢公”韵律对照

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一抛兰櫂逐燕鸿,曾向江湖识谢公。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每到朱门还怅望,故山多在画屏中。

“曾向江湖识谢公”全诗注音

yī pāo lán zhào zhú yàn hóng , céng xiàng jiāng hú shí xiè gōng 。

一抛兰櫂逐燕鸿,曾向江湖识谢公。

měi dào zhū mén huán chàng wàng , gù shān duō zài huà píng zhōng 。

每到朱门还怅望,故山多在画屏中。

“曾向江湖识谢公”全诗翻译

译文:
一扔下香船,追随燕雁,曾经在江湖上认识过谢公。每次到达朱门,仍感到留恋望着,故乡山水多在画屏之中。



总结:

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游历和思乡之情。他曾随着燕雁的飞翔,游历江湖,认识过谢公,但每次回到朱门(高门显贵之处),仍怀念故乡,眺望故山,不禁惆怅。他将故乡的美景画在屏风上,作为心中的依托和怀念之物。整首诗通过描写游历和怀乡之情,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曾向江湖识谢公”总结赏析

赏析:
这首诗《赠郑徵君家匡山首春与丞相赞皇公游止》是唐代诗人温庭筠创作的一首诗歌,通过描写诗人游山玩水的情景,表达了他对故山故水的思恋之情。下面对这首诗进行详细的赏析:
诗中的“一抛兰櫂逐燕鸿,曾向江湖识谢公。”表现了诗人抛下了普通的船只,选择了更高雅的兰櫂,这里的“燕鸿”象征着令人向往的飞翔之景,意味着诗人正在追求卓越和高远的境界。而“江湖识谢公”则是指诗人曾经在江湖间结交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其中“谢公”可能是一位文学友人,这里透露出一种文人的情感和交往。
接着诗中写到“每到朱门还怅望,故山多在画屏中。”这里的“朱门”指的是高官显贵之家,意味着诗人虽然身处壮丽的宴会之中,但却仍然怀念着自己的故山,因为他的“故山多在画屏中”,故山成为了他心灵的寄托和牵挂。这种对故山的眷恋之情通过“怅望”一词表现得深沉而浓烈。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的描写,展示了诗人温庭筠对故山的深厚感情和对高远境界的向往之情。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衬,呈现出了一种高远清迈的境界,让读者感受到了诗人的思考和感慨。

“曾向江湖识谢公”诗句作者温庭筠介绍:

温庭筠,本名岐,字飞卿,太原人,宰相彦博裔孙。少敏悟,才思艳丽,韵格清拔,工爲词章小赋,与李商隐皆有名,称温李。然行无检幅,数举进士不第,思神速,每入试,押官韵作赋,凡八叉手而成,时号温八叉。徐商镇襄阳,署爲巡官,不得志去,归江东。後商知政事,颇右之,欲白用,会商罢相,杨收疾之,贬方城尉,再迁隋县尉卒。集二十八卷,今编诗爲九卷。更多...

“曾向江湖识谢公”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