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òng sēng guī hù guó sì qí èr
送僧归护国寺 其二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王化基 (wáng huà jī)

岿然傍势浙江东,不羡金庭第一峰。
法境常清五十里,妙莲今现几千重。
清凉解洗枝头露,变现能飞鉢底龙。
平日旧游今复到,苍崖邃谷抱长松。

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kuī rán bàng shì zhè jiāng dōng , bù xiàn jīn tíng dì yī fēng 。
fǎ jìng cháng qīng wǔ shí lǐ , miào lián jīn xiàn jǐ qiān chóng 。
qīng liáng jiě xǐ zhī tóu lù , biàn xiàn néng fēi bō dǐ lóng 。
píng rì jiù yóu jīn fù dào , cāng yá suì gǔ bào cháng sōng 。

动物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峰峦挺拔耸浙江的东边,我并不羡慕金庭的第一高峰。
那法境常常清澈,延绵五十里长,奇妙的莲花今天展现出无数层次。
清凉的露水滴落在树枝上,像龙在碗底飞舞一般。
平日里的旧时游览如今再次来到,我在苍崖峭壁和幽谷中拥抱着参天的松树。

赏析:这首诗是王化基创作的《送僧归护国寺 其二》。诗人以寺庙为背景,以峰峦、法境、自然景色为表现对象,表达了对僧侣归寺的祝愿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
首联描绘了寺庙所在的壮丽山水,岿然傍势浙江东,形势险峻壮观,不亚于金庭第一峰。这里通过对山势的描写,展现出大自然的壮丽和雄伟。
接下来的两联,诗人着重表现了护国寺的神奇和圣洁。法境常清五十里,这里的法境常保持着清净,展现出佛教寺庙的神圣之地。妙莲今现几千重,表达了寺庙内的宗教景观丰富多彩,有千重妙莲的奇妙景象。
最后两联,诗人描写了自然景色中的清凉和奇妙变化。清凉解洗枝头露,生动地展现了晨间的清新和山间露水的晶莹。变现能飞鉢底龙,将自然景色与佛教的符号相结合,赋予了山林中的自然以神性。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曾经的旧游经历,如今再次回到这里,仍然感受到苍崖和谷地的幽深和长松的抱拥,表现了诗人对这片山水的深厚感情和对僧侣归寺的美好祝愿。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王化基写的《送僧归护国寺》系列:

还为您找到 1 首名为《送僧归护国寺 其二》的诗:

本文作者王化基介绍:🔈

王化基(九四四~一○一○),字永图,真定(今河北正定)人。太宗太平兴国二年(九七七)进士,爲大理评事,通判常州。入爲着作郎、右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淳化中,迁工部侍郎。至道三年(九九七),拜参知政事。真宗咸平四年(一○○一),知扬州,移知河南府,进礼部尚书。大中祥符三年卒,年六十七。《宋史》卷二六六有传。今录诗二首 查看更多>>

王化基的诗: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