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í sì kē tóu shàn è bù èr
十四科头 善恶不二 🔈

朝代:唐 (táng)    作者: 宝志 (bǎo zhì)

我自身心快乐,翛然无善无恶。
法身自在无方,触目无非正觉。
六尘本来空寂,凡夫妄生执着。
湼盘生死太平,四海阿谁厚薄?无为大道自然,不用将心画度。
故菩萨散诞灵通,所作常含妙觉。
声闻执法坐禅,如蚕吐丝自缚。
法性本来圆明,病愈何须执药。
了知诸法平等,翛然清虚快乐。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仄。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仄仄。
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平○仄仄仄○,○平仄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平仄,平平平平仄仄。

wǒ zì shēn xīn kuài lè , xiāo rán wú shàn wú è 。
fǎ shēn zì zài wú fāng , chù mù wú fēi zhèng jué 。
liù chén běn lái kōng jì , fán fū wàng shēng zhí zhuó 。
niè pán shēng sǐ tài píng , sì hǎi ā shuí hòu bó ? wú wéi dà dào zì rán , bù yòng jiāng xīn huà dù 。
gù pú sà sàn dàn líng tōng , suǒ zuò cháng hán miào jué 。
shēng wén zhí fǎ zuò chán , rú cán tǔ sī zì fù 。
fǎ xìng běn lái yuán míng , bìng yù hé xū zhí yào 。
le zhī zhū fǎ píng děng , xiāo rán qīng xū kuài lè 。

十四科頭 善惡不二

—— 寶誌

我自身心快樂,翛然無善無惡。
法身自在無方,觸目無非正覺。
六塵本來空寂,凡夫妄生執著。
湼槃生死太平,四海阿誰厚薄?無爲大道自然,不用將心畫度。
故菩薩散誕靈通,所作常含妙覺。
聲聞執法坐禪,如蠶吐絲自縛。
法性本來圓明,病愈何須執藥。
了知諸法平等,翛然清虛快樂。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仄。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仄仄。
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平○仄仄仄○,○平仄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平仄,平平平平仄仄。

wǒ zì shēn xīn kuài lè , xiāo rán wú shàn wú è 。
fǎ shēn zì zài wú fāng , chù mù wú fēi zhèng jué 。
liù chén běn lái kōng jì , fán fū wàng shēng zhí zhuó 。
niè pán shēng sǐ tài píng , sì hǎi ā shuí hòu bó ? wú wéi dà dào zì rán , bù yòng jiāng xīn huà dù 。
gù pú sà sàn dàn líng tōng , suǒ zuò cháng hán miào jué 。
shēng wén zhí fǎ zuò chán , rú cán tǔ sī zì fù 。
fǎ xìng běn lái yuán míng , bìng yù hé xū zhí yào 。
le zhī zhū fǎ píng děng , xiāo rán qīng xū kuài lè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我心自身快乐,毫无烦恼善恶之念。
法身自由无所限制,看到的一切皆正觉。
六尘的本质本来是空寂的,凡夫却产生妄执。
生死的纷扰平息,世间众人有谁重要或轻薄?无为是大道自然的法则,不必刻意去描绘心境。
因此,菩萨的行为常常含有奇妙的觉悟。
声闻弟子固执于戒律坐禅,就像蚕吐丝自缚一般。
法性本来圆融明澈,病愈时又何需坚持药物。
明白了一切法皆平等,我心翛然清虚快乐。



总结:

本诗讲述了一个人的心境和对修行的领悟。诗人表示自己的心灵愉悦,超越了善恶的二元对立,心境自由自在。他认为真实的法身无拘无束,所见所感皆是正觉。六尘世界本是虚空而寂静的,但凡夫却执着于妄念。人生的生死轮回最终会平息,世间人们之间的重要与轻薄又有何区别?无为即是大自然的真实法则,心境无需刻意定义。因此,菩萨的行为常常蕴含着奇妙的觉悟。声闻弟子执着于戒律和坐禅,却像蚕自缚一般。法性本来圆融明澈,病愈之际又何需坚持药物。当了解一切法皆平等后,心境变得清净而快乐。

赏析:这首诗《十四科头 善恶不二》作者宝志,表达了禅宗思想中的一种观点,强调了心境的快乐与平和,以及法性的自然与圆明。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作者首先表达了自身心境的快乐,宣扬了一种超越善恶对立的境界。这里的“善”和“恶”被视为二元对立的观念,在禅宗看来,超越这种对立是通向觉悟的一步。
接着,诗中提到“法身自在无方”,强调了正觉的自由和超越有形的境界。这是禅宗强调的一种境界,表明正觉者能够超越一切限制和界限。
诗中还提到“六尘本来空寂”,指出了一切现象的本质都是空和寂静。这是禅宗中的中心教义之一,强调了超越世俗幻象的境界。
“湼盘生死太平,四海阿谁厚薄?”这句话表明了生死对于正觉者来说已经没有了重要性,无论贫富贵贱都变得无关紧要。
诗中还提到了“无为大道自然”,表达了追求无为而治的理念,强调了自然法则的力量。
最后,诗人以“了知诸法平等,翛然清虚快乐”作结,强调了正觉者对于一切事物的平等看待和内心的宁静和快乐。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本文作者宝志介绍:🔈

宝志,不知何许人。梁武帝敬事之,天监十三年卒。 查看更多>>

宝志的诗:

相关诗词:

丰干寒拾虎四睡赞 (fēng gān hán shí hǔ sì shuì zàn)

朝代:宋    作者: 释师范

善者未必善,恶者未必恶。
彼此不忘怀,如何睡得着。
恶者难为善,善者难为恶。
老虎既忘机,如何睡不着。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仄。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仄仄。
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平○仄仄仄○,○平仄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平仄,平平平平仄仄。

善恶二根不实偈 (shàn è èr gēn bù shí jì)

朝代:唐    作者: 本净

善既从心生,恶岂离心有。
善恶是外缘,於心实不有。
舍恶送何处,取善令谁守?伤嗟二见人,攀缘两头走。
忽悟无生本(《景德传灯录》作「若悟本无心」),始会(《景德传灯录》作「悔」)从前咎。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仄。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仄仄。
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平○仄仄仄○,○平仄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平仄,平平平平仄仄。

善恶吟 (shàn è yín)

朝代:宋    作者: 邵雍

人善不趋,己恶不除。
谓之知道,不亦难乎。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仄。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仄仄。
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平○仄仄仄○,○平仄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平仄,平平平平仄仄。

偈颂九十三首 其八四 (jì sòng jiǔ shí sān shǒu qí bā sì)

朝代:宋    作者: 释梵琮

我有个火头,作事多伶俐。
饱饭携鉏头,庵前去鉏地。
寸草不留踪,善恶无忌讳。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仄。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仄仄。
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平○仄仄仄○,○平仄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平仄,平平平平仄仄。

颂六十二首 四十一 (sòng liù shí èr shǒu sì shí yī)

朝代:唐    作者: 道世

善恶自相违,明闇不同上。
圣人愍迷徒,乘机入生死。
慕德祛嚣尘,徵心见真理。
择交恶自终,出苦方有死。
(见同书卷六四《择交篇》)。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仄。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仄仄。
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平○仄仄仄○,○平仄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平仄,平平平平仄仄。

四十自寿 (sì shí zì shòu)

朝代:宋    作者: 王迈

前四十年非,追之已莫返。
後四十年是,图之良未晚。
水涸自见涘,木落知见本。
善者契吾机,今复犹不远。
养生先节慾,葆粹在惩忿。
圣贤人可为,勿使善恶混。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仄。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仄仄。
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平○仄仄仄○,○平仄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平仄,平平平平仄仄。

颂六十二首 四十二 (sòng liù shí èr shǒu sì shí èr)

朝代:唐    作者: 道世

峨峨王舍城,郁郁灵竹园。
中有神化长,巧诱入幽玄。
善人募授福,恶友乐雠怨。
善恶昇沉异,薰莸别路门。
(见同书同卷《恶交篇》)(按:《古今禅藻集》卷一、《古诗纪》卷一二八收此首为隋无名释典诗,丁福保、逯钦立皆从之,实误。
)。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仄。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仄仄。
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平○仄仄仄○,○平仄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平仄,平平平平仄仄。

善恶吟 其二 (shàn è yín qí èr)

朝代:宋    作者: 邵雍

尧舜无子,瞽鲧有嗣。
福善祸淫,何故如此。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仄。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仄仄。
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平○仄仄仄○,○平仄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平仄,平平平平仄仄。

古文观止 策论

颂古四十四首 其四 (sòng gǔ sì shí sì shǒu qí sì)

朝代:宋    作者: 释法泰

堂堂妙相绝锱铢,善恶都忘见也无。
万里云收天界净,海心无浪月轮孤。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仄。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仄仄。
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平○仄仄仄○,○平仄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平仄,平平平平仄仄。

大衍易吟四十首 其三二 (dà yǎn yì yín sì shí shǒu qí sān èr)

朝代:宋    作者: 方回

损其不善者,惟善则益之。
自然获天佑,可受十朋龟。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仄。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仄仄。
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平○仄仄仄○,○平仄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平仄,平平平平仄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