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诗人写的关于杜荀鹤,杜彦之的诗,有关杜荀鹤,杜彦之的古诗大全

显示更多结果 (更少结果比更多结果准确)
注:由于字的前后关联、同名等问题的存在,匹配可能存在误差,请自行甄别。
  • 杜荀鹤及第 —— 李昭象

    深岩贫复病,榜到见君名。
    贫病浑如失,山川顿觉清。
    一春新酒兴,四海旧诗声。
    日使能吟者,西来步步轻。

  • 寄贺杜荀鹤及第 —— 殷文圭

    一战平畴五字劳,昼归乡去锦为袍。
    大鹏出海翎犹湿,骏马辞天气正豪。
    九子旧山增秀绝,二南新格变风骚。
    由来稽古符公道,平地丹梯甲乙高。

  • 杜荀鹤 —— 王希羽

    金榜晓悬生世日,玉书潜记上升时。
    九华山色高千尺,未必高於第八枝。

  • 太平兴龙寺(题拟) —— 崔融

    昨度[匡](厈)山下,春莺晓弄稀。
    今来[湓](盆)水曲,秋鴈晚行飞。
    国有文皇召,人慙谪传归。
    回行过梵塔,历览遍吴畿。
    杏树栽时久,莲花刻处微。
    南溪雨飒飒,东岘日辉辉。
    瀑溜天童捧,香炉法衆围。
    烟云随道路,莺鹤远骖騑。
    远上灵仪肃,生公谈柄挥。
    一兹观佛影,暂欲罢朝衣。
    (此诗见《永乐大典》卷六六九九「十八阳」「江」字〖七函、六十四册〗。
    )(按《永乐大典》卷六六九九「九江府」十一「寺院」引《江州志》。
    「太平兴龙寺在虎溪,本晋东林寺。
    太元九年桓伊置,法师慧远道场也。
    」又引《元一统志》:「东林禅寺,《旧志》载在州境,晋武帝太和十年建,唐号太平兴龙寺,最为庐山之古刹,寺有慧远袈裟。
    」《江州志》又谓寺有刘孝绰、孟浩然、李白、崔融、钱起、裴休、皇甫冉、杜荀鹤及乐天之诗。
    此诗即自所引录出。
    〖1〗《吉石庵丛书》影印日本藏古钞陈舜俞《庐山记》卷四收此诗,题作《游东林寺》。
    首句作「昨度匡山下」,第三句作「今来湓水曲」,均可订《大典》之误,兹据改。
    第十五句作「烟霞随道路」。
    又诗後附跋云:「元和十三年二月二十九日,曾孙朝散大夫使持节江州诸军事江州刺史上柱国清河县开国男赐紫金鱼袋能再刊勒。
    」)。

  • 前言 —— 童养年 现代

    唐诗体制繁复。
    前承乐府、古风,後启律诗、杂言,抒情、说理、敍事、写景,蔚为大观。
    上自达官,下至隐逸,文士笔述,民间口传,遍地开花,丰富多彩。
    它在中国诗坛上,也在世界诗歌史上,都占有并将永久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唐、宋、元至明中叶以前,唐诗选本多,而全集少。
    明中期以後,渐有人重视唐诗全集的编刻,便断代分期出书,流传极少。
    如隆庆时吴琯等《唐诗纪》,只成初唐、盛唐。
    至清康熙四十五、六年间,才开始根据胡震亨《唐音统签》及钱谦益、季振宜连接编辑的《全唐诗集》(只有稿本。
    初稿为不同版本的诗集拼成,有抄有刻,我曾写出目录,留备参考。
    该稿现在台湾。
    清内府旧藏是重抄稿本。
    )综合改编成为现时仍在通行的《全唐诗》。
    《全唐诗》共九百卷,收诗五万余首。
    因时时急於求成,存在不少缺点错误。
    近代有不昳,如刘师培、李嘉言等提出勘误和改编的意见,偶然也提到尚有可补之诗。
    日本河世宁能早在我国韩隆时期进行《全唐诗》的辑逸工作,虽然所辑有限,又多属摘句,最後附李峤几首诗的校异,也还是值得欢迎的。
    近半个世纪中,有罗振玉、王重民,包括最近舒学等,单从敦惶遗书中先後辑出唐人遗诗共约一百八十首。
    只限於文士的雅言诗,而未收民间的口语诗,终令人对唐诗有不全之感。
    我在较长时期,对全汉至隋诗、全唐诗,都留心辑补,随见随钞,各有积稿。
    现中华书局以《全唐诗》先行再版,广徵补遗。
    最近一年多,我根据原辑加工,仅就手边可利用的书,加以钞补,五百五十余人,诗一千余首,摘句(一联一韵作为一句)二百三十以上,词三十一首,编为二十一卷。
    现时的工作以补为主,但也以补带校。
    如不事先反复细校,则又不知缺在何处。
    多卷集的大家、名家,比较难补,而零句比全诗更难补。
    古今学者中,虽对某一家某一集,进行过专门的研究,而竟不知何者可补,或虽补而反误。
    明、清刻本中,误补者更多一些。
    如《四部丛刊》影印明刊本《张籍集》,极为错乱,有《台城》及其他十题,共十七首,实为刘禹锡诗,《杨柳送客》等四首,为李益诗,竟大量收入。
    席刻《唐诗百名家集》中,《马戴集》比《全唐诗》多出《早秋宿崔业居处》以下九首,皆为秦系诗,又席刻百家有《于邺集》,江标五十家小集有《于武陵集》。
    《唐诗纪事》及《全唐诗》都分作二家,据《唐才子传》,武陵为邺之字,实为一人。
    也有些诗。
    见於两家以上,不能肯定为某一人诗者,保留诗题,文字出入较大者并存。
    有此诗虽有疑问,如王维乐府诗等,也作为附录保存,留待後来学者参考。
    以上这些情况,都在诗前、诗後或诗人小传中,加以说明。
    体例问题:现在略依原书凡例,如已有传的,就不再录,没有传而可以查到的,就畧补小传。
    如暂时查不出,就参照原书前後人次,订其时代。
    否则统依姓名笔划,集中放在「无世次」一卷之中。
    本辑稿每诗後面,都注明出处。
    所附小传及诗解等,大都引用原文,形式近於《宋诗纪事》。
    原书补遗、歌谣、神仙等诗,也是如此。
    不过有详、有略、也有遗漏,又多数不注出处。
    这对以後校勘或改编《全唐诗》,有一定困难。
    本辑稿破除以往惯例,不论帝王将相、朝野人士、妇女、僧道,都按时代先後排刊。
    缺姓名而有时代,或有关人物可寻,也依照上例列入。
    本辑稿略依《唐诗品汇》及《诗薮》、《唐音癸签》所论,暂分为初、盛、中、晚。
    五代十国补诗较多,(李调元《全五代诗》晚全唐诗於,缺漏还很多。
    )题作《全唐五代诗续补遗》,也是可以的。
    胡震亨对胡应麟的论述,比较佩服。
    但初、盛、中、晚,具体细分,又不尽相同。
    如应麟以李适、孙逖为盛唐,震亨改为初唐;应麟以包融为初唐,刘方平为中唐,震亨都改为盛唐;应麟以元载、苏涣为盛唐,震亨改为中唐;应麟以魏謩、孙元宴为中唐,震亨又改为晚唐;应麟以杜荀鹤、沈彬、陈陶、黄滔特为晚唐,震亨改为闰唐(即五代十国)。
    而初、盛、中、晚之中,又各有先後,至于五代十国诗在《全唐诗》中混而不分,现也略依《全五代诗》并参照《五代史》、《十国春秋》加以区分。
    本稿是继《全唐诗》原有补遗辑补的,故称《续补遗》。
    笔者限於时间和水平,目前只能勉成此初稿,难免有误有漏,至於修改补充,更准确地加以排比,则有待今後进一步的努力。
    童养年於安徽大学一九八○年四月。

  • 杜荀鹤(句)(杜荀鹤赠诗云:「只恐为僧心不了,为僧心了总轮僧。」澜答诗云:) —— 清澜(僧)

    如何即是僧心了,了得何心是了僧?(《舆地纪胜》二十《徽州·仙释》。
    又见弘治《徽州府志》十。
    又康熙《志》十八)。

  • 六合怀古诗 儒学旧基 —— 郏滂

    牛市街中儒祖庙,衣冠俎豆五经书。
    不知殿宅今存否?双桧苍虬耸碧虚。
    (〖1〗《嘉靖志》题注:「《嘉定志》:儒学在河南牛市街。
    郏滂时学己迁。
    其地有杜荀鹤所植偃松二。
    」)。

  • 六合怀古诗 偃松(《光绪志》作「偃盖松」) —— 郏滂

    千年松树枝芳偃,屈曲如人掉臂形。
    见说瓦棺藏桧下,杜生题後定时名。
    (以上二十首均录自上海图书馆据天一阁藏本所摄胶卷明嘉靖刻本嘉三十二年黄绍文纂《六合县志》〖简称《嘉靖志》〗卷八《艺文志·诗类》。
    校以光绪癸未年刊贺廷寿纂《六合县志》〖简称《光绪志》〗卷七所录诗及光绪刊朱绪曾辑《金陵诗徵》卷三五所收诗。
    《光绪志》录十六首,缺《治浦桥》、《滁河》、《儒学旧基》、《城隍庙》四首。
    《金陵诗徵》仅收《龙池》之一、《废如归馆》二首。
    )(〖1〗《嘉靖志》题注:「《嘉定志》:偃松在牛市街,文宣王庙前,偃蹇若盖,清阴数亩。
    传云杜荀鹤所植。
    又云松下有瓦棺。
    」〖2〗《光绪志》诗末注:「古志云,松下有瓦棺。
    」〖3〗《嘉靖志》诗末注:「按以上二十首,皆郏滂诗。
    五十首,今《成化志》所载仅数首耳,余皆《嘉定志》得之,然尚未及其半云。
    」〖4〗《嘉靖志》卷首凡例云:「宋嘉定间县令刘昌诗所修志,板已劘灭,其本无传。
    近於藏书家觅得写本,据其所载,有可采者增入。
    」〖5〗《嘉靖志》卷四《秩官志》云:「郏滂,光化中为六合宰,尝作《怀古诗》五十首,敍灵岩则曰:『岩峻尝有灵瑞。
    』敍龙津则曰:『士马更戍往来。
    』若儒学、士林馆、龙池、昌市楼等处,皆有题咏。
    意滂必文彩风流之士,当时之民被和平之化矣。
    惜其政事无传,诗之存者载《诗纪》。
    」末注:「《嘉定》、《成化志》。
    」〖6〗《光绪志》卷四《官师志》云:「郏滂,光化中为六合令。
    惧文献无徵,作《怀古诗》五十首,各系以小敍,今其诗存者三十二首,惜政蹟不传。
    」〖7〗《金陵诗徵》卷三五录滂诗二首,小传云:「滂,光化中六合令,因家焉。
    」注云:「宋《嘉定六合县志》云:郏令惧棠邑文献无徵,作《怀古诗》五十首,各系以小敍,其叙灵岩曰:『岩峻尝有灵瑞。
    』敍龙津曰:『士马更戍往来。
    』士林曰:『其地业儒多宦。
    』敍寺则始於解脱,敍混成观则起於宋元。
    《嘉靖仪真志》存三十二首,至雍正乙卯六合令苏作睿《志》尚存十六首,乾隆癸卯廖抡升《志》,乃悉削去。
    唐人著作,徵文考献,何可弃也。
    」今按:嘉定、成化修《六合县志》,今均无传。
    传世者以《嘉靖志》为最早,所录二十首。
    据修志者所云,则《嘉定志》所收亦不过此数。
    《光绪志》当系自雍正《六合县志》转录,文字歧异较多,疑非源出於嘉靖《六合县志》,而系自嘉靖《仪真县志》录出。
    唐六合县辖境,明代部分归仪真县,故其诗得兼收之。
    今传《仪真县志》,似以《隆庆志》为最早,已有影印天一阁本行世,经检幷无滂诗。
    朱绪曾、贺廷寿皆清季人,皆云所存有三十二首之数,疑曾获见嘉靖《仪真县志》,俟续访之。
    滂诗除已录出之二十一首外,仅知诗题者尚有《灵岩》、《龙津》、《昌市楼》、《混城观》等,已见前录。
    )。

  • 霅溪舟中读唐人诗 —— 吴泳

    大雅声才息,骚人词竞兴。
    语工终离道,味泊只如僧。
    霜夜杜荀鹤,秋风张季鹰。
    抚编吟魄动,飞雨洒船灯。

共 9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