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é tiān yǔ rú zǐ tíng sān shǒu qí sān
和天予孺子亭三首 其三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吴芾 (wú fèi)

我来湖上访前贤,正值清秋欲暮天。
十顷败荷欹浅水,千章古木锁寒烟。
遍寻陈迹俱亡矣,独立幽亭只黯然。
清德照人增我愧,暮年独未返林泉。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wǒ lái hú shàng fǎng qián xián , zhèng zhí qīng qiū yù mù tiān 。
shí qǐng bài hé qī qiǎn shuǐ , qiān zhāng gǔ mù suǒ hán yān 。
biàn xún chén jì jù wáng yǐ , dú lì yōu tíng zhī àn rán 。
qīng dé zhào rén zēng wǒ kuì , mù nián dú wèi fǎn lín quán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我来到湖边寻访前贤,此时正值清秋,天色渐暮。湖上十顷的荷叶凋零倾斜在浅水中,千章的古树将冷烟困锁。我到处寻觅前贤的足迹,但都已消逝不见,只有孤独独立在幽亭中,心情黯然。他们的高尚品德照亮人心,使我愧疚自己的浅薄,然而我晚年仍未能回归到深山的幽静泉水之间。
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湖边遗迹的寻访与感慨,湖上败落的荷叶和古树寂寞的景象,象征着历史的变迁和先贤的消逝。诗人感慨时光荏苒,前贤的高风亮节令他自愧不如。然而,虽然他意识到自己已晚年,却仍未能寻得内心的宁静和满足。整首诗以清秋湖边的景色为背景,写出了诗人对前贤的崇敬和对自身生命的反思。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吴芾写的《和天予孺子亭三首》系列:

本文作者吴芾介绍:🔈

吴芾(一一○四~一一八三)(生年据集中诗我生甲申岁),字明可,号湖山居士,台州仙居(今属浙江)人。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一三)进士,历删定官,秘书正字。以不附秦桧,罢。後通判处、婺、越三州,知处州。三十一年,召爲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户部侍郎,出知婺州。孝宗即位,知绍兴府,未几,召权刑部侍郎,迁给事中,以敷文阁直学士知临安府。以事提举太平兴国宫。乾道三年(一一六七)起知太平州。五年,改知隆兴府。六年,以年老奉祠。淳熙元年(一一七四),以龙图阁学士致仕。十年卒,年八十。有《湖山集》二十五卷,长短句三卷,别集一卷,奏议八卷(本集附宋周必大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湖山集》十卷。《嘉定... 查看更多>>

吴芾的诗:

吴芾的词: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