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ì zhèng shǎo qīng shào gōng wǎn cí sān shǒu qí sān
致政少卿邵公挽辞三首 其三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苏颂 (sū sòng)

吴苑新开第,都门遂挂冠。
俄闻曳杖叹,未适散金欢。
旧迹余三径,高风戢一棺。
只应名不朽,沈志史臣刊。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wú yuàn xīn kāi dì , dōu mén suì guà guān 。
é wén yè zhàng tàn , wèi shì sàn jīn huān 。
jiù jì yú sān jìng , gāo fēng jí yī guān 。
zhī yìng míng bù xiǔ , shěn zhì shǐ chén kān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在吴苑新开辟了一处新宅,他就在都门挂上了官帽。
突然听说他摇着拐杖叹息,还没来得及尽情享受荣华富贵。
他心中仍怀念着昔日的旧迹,只留下三条小径和一个高风戢棺的地方。
他的名字必然流传不朽,就像史官刻录在史书中一样。

全文

总结:

这段文字描写了一个重要人物离开官职,新建了住宅,但对荣华富贵并不满足,依然怀念旧日清贫的岁月。他将名字刻印在史书之上,永世流传。全文透露出对功名富贵虚幻的看透和对史官书写历史的自信。

赏析:
《致政少卿邵公挽辞三首 其三》是苏颂所作,描述了诗人对邵公的挽辞。诗中以清丽的笔墨勾勒出吴苑新开、都门离别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邵公的敬仰和思念之情。首句“吴苑新开第,都门遂挂冠。”以苏颂豪放的笔调,描绘了吴苑新宅落成、邵公即将离京的场景。接着,“俄闻曳杖叹,未适散金欢。”表现了邵公离别时内心的矛盾和不舍之情。诗中通过叙述邵公挽留的情景,将人生百态、时光流转的感慨融入其中,展现了邵公在官场的名望和他为国家付出的辛勤。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苏颂写的《致政少卿邵公挽辞三首》系列:

本文作者苏颂介绍:🔈

苏颂(一○二○~一一○一),字子容,本泉州同安(今属福建)人,以父绅葬润州丹阳(今属江苏)而徙居,遂占籍丹阳。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清王捷南《福建通志稿·苏颂传》)。皇佑五年(一○五三),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嘉佑四年(一○五九),迁集贤校理,充编定馆阁书籍官。六年,出知颍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三司度支判官。四年,出爲淮南转运使。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擢知制诰。二年,因奏事不当免。四年,出知婺州,移亳州。七年,授秘书监、知银台司,未几,出知应天府、杭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权知开封府,坐治狱事贬知濠州,改沧州。哲宗元佑元年(一○八六),诏判吏部,寻充实录馆修撰兼侍读... 查看更多>>

苏颂的诗: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