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贱岂足疚”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贫贱岂足疚”出自哪首诗?

答案:贫贱岂足疚”出自: 宋代 刘敞 《闭门二首 其二》, 是一首五言诗, 诗句拼音为: pín jiàn qǐ zú jiù ,诗句平仄: 平仄仄仄仄

问题2:“贫贱岂足疚”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贫贱岂足疚”的上一句是: 穷通苟有命 , 诗句拼音为: qióng tōng gǒu yǒu mìng ,诗句平仄: 平仄仄仄仄

问题3:“贫贱岂足疚”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贫贱岂足疚”的下一句是: 斯道谁得闻 , 诗句拼音为: sī dào shuí dé wén ,诗句平仄:平仄平仄○

“贫贱岂足疚”全诗

闭门二首 其二 (bì mén èr shǒu qí èr)

朝代:宋    作者: 刘敞

傅岩由帝赉,圯桥自神授。
商道粲复兴,汉基翕然构。
穷通苟有命,贫贱岂足疚
斯道谁得闻,人方薄圭窦。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平仄仄仄○,仄平仄平仄。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
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

fù yán yóu dì lài , yí qiáo zì shén shòu 。
shāng dào càn fù xīng , hàn jī xī rán gòu 。
qióng tōng gǒu yǒu mìng , pín jiàn qǐ zú jiù 。
sī dào shuí dé wén , rén fāng báo guī dòu 。

“贫贱岂足疚”繁体原文

閉門二首 其二

傅巖由帝賚,圯橋自神授。
商道粲復興,漢基翕然構。
窮通苟有命,貧賤豈足疚。
斯道誰得聞,人方薄圭竇。

“贫贱岂足疚”韵律对照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傅岩由帝赉,圯桥自神授。

平仄仄仄○,仄平仄平仄。
商道粲复兴,汉基翕然构。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
穷通苟有命,贫贱岂足疚。

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
斯道谁得闻,人方薄圭窦。

“贫贱岂足疚”全诗注音

fù yán yóu dì lài , yí qiáo zì shén shòu 。

傅岩由帝赉,圯桥自神授。

shāng dào càn fù xīng , hàn jī xī rán gòu 。

商道粲复兴,汉基翕然构。

qióng tōng gǒu yǒu mìng , pín jiàn qǐ zú jiù 。

穷通苟有命,贫贱岂足疚。

sī dào shuí dé wén , rén fāng báo guī dòu 。

斯道谁得闻,人方薄圭窦。

“贫贱岂足疚”全诗翻译

译文:
傅岩从帝王那里得到了丰厚的赏赐,圯桥的建造得到了神明的指示。商朝的道路辉煌复兴,汉朝的基业磐石并且和谐共构。无论贫穷或是富足,都是命运的安排,贫贱并不足为耻。但这样高深的道理,又有谁能真正听懂领会呢?世人对于这些道理,好像对高贵的玉圭和卑微的竹篓一样,评判标准并不公正。

全诗主要讲述了傅岩受赏赐、圯桥得神授、商道兴旺、汉朝基业稳固等情况,然后以"穷通苟有命,贫贱岂足疚"表达了对命运的认知,最后反思世人对道理的认知和评判。诗中通过对古代历史与人生哲理的探讨,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命运的思考。

“贫贱岂足疚”总结赏析

《闭门二首 其二》是刘敞的一首诗歌,它表达了对道德伦理和个人命运的思考。
赏析:
这首诗以傅岩、圯桥、商道、汉基等历史事件和人物为背景,反映了诗人对命运和道德的思考。诗人提到傅岩和圯桥,暗示了人的成功与失败可能是天命所授。商道和汉基则代表着不同历史时期的兴衰。诗人在表达这些历史事件时,反问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命运是否完全由个人努力决定?
诗中还提到了"穷通苟有命,贫贱岂足疚",表达了诗人对个人命运的一种宿命论观点,即命运对于个人的影响远比个人努力更为重要。最后两句"斯道谁得闻,人方薄圭窦"则可能暗示了真正的道德和人生智慧是不易获得的,只有少数人能够体会和领悟。
标签:
历史反思、命运哲学、道德思考

“贫贱岂足疚”诗句作者刘敞介绍:

刘敞(一○一九~一○六八),字原父,或作原甫,新喻(今江西新余)人。仁宗庆历六年(一○四六)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皇佑三年(一○五一),迁太子中允、直集贤院。至和元年(一○五四),迁右正言、知制诰。二年,奉使契丹。三年,出知扬州。岁余,迁起居舍人徙知郓州、兼京东西路安抚使。旋召还纠察在京刑狱。嘉佑四年(一○五九),知贡举。五年,以翰林侍读学士充永兴军路安抚使、兼知永兴军府事。英宗治平三年(一○六六),改集贤院学士、恒南京留守司御史台。神宗熙宁元年卒於官,年五十(《欧阳文忠公集》卷三五《集贤院学士刘公墓志铭》)。有《公是集》七十五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成五十四卷,其中诗二十七卷。《宋史》卷三一九有传。 刘敞诗,以青武英殿聚珍版《公是集》(福建本)爲底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两宋名贤小集》所收六卷本(简称名贤本)、《宋百家诗存》所收一卷本(简称诗存本)、不分卷明抄本(简称明抄本)、清乾隆十五年刘氏刊四卷本(简称刘本)。并酌采清鲍廷博校记(简称鲍校)、近人傅增湘校记(简称傅校)。清光绪二十五年广雅书局刻本(简称广雅本),与底本同一系统,偶有异文,亦予出校。新辑得的集外诗编爲第二八卷。更多...

“贫贱岂足疚”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