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朝翊赞勳”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三朝翊赞勳”出自哪首诗?

答案:三朝翊赞勳”出自: 宋代 苏轼 《韩康公挽词三首 其二》, 是一首五言诗, 诗句拼音为: sān cháo yì zàn xūn ,诗句平仄: 平平仄仄平

问题2:“三朝翊赞勳”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三朝翊赞勳”的上一句是: 再世忠清德 , 诗句拼音为:zài shì zhōng qīng dé ,诗句平仄: 平平仄仄平

问题3:“三朝翊赞勳”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三朝翊赞勳”的下一句是: 功成不归国 , 诗句拼音为: gōng chéng bù guī guó ,诗句平仄:平平仄平仄

“三朝翊赞勳”全诗

韩康公挽词三首 其二 (hán kāng gōng wǎn cí sān shǒu qí èr)

朝代:宋    作者: 苏轼

再世忠清德,三朝翊赞勳
功成不归国,就访敢忘君。
旧学严诗律,余威靖塞氛。
何当继韩奕,故吏总能文。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zài shì zhōng qīng dé , sān cháo yì zàn xūn 。
gōng chéng bù guī guó , jiù fǎng gǎn wàng jūn 。
jiù xué yán shī lǜ , yú wēi jìng sāi fēn 。
hé dāng jì hán yì , gù lì zǒng néng wén 。

“三朝翊赞勳”繁体原文

韓康公挽詞三首 其二

再世忠清德,三朝翊贊勳。
功成不歸國,就訪敢忘君。
舊學嚴詩律,餘威靖塞氛。
何當繼韓奕,故吏總能文。

“三朝翊赞勳”韵律对照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再世忠清德,三朝翊赞勳。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仄平。
功成不归国,就访敢忘君。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旧学严诗律,余威靖塞氛。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何当继韩奕,故吏总能文。

“三朝翊赞勳”全诗注音

zài shì zhōng qīng dé , sān cháo yì zàn xūn 。

再世忠清德,三朝翊赞勳。

gōng chéng bù guī guó , jiù fǎng gǎn wàng jūn 。

功成不归国,就访敢忘君。

jiù xué yán shī lǜ , yú wēi jìng sāi fēn 。

旧学严诗律,余威靖塞氛。

hé dāng jì hán yì , gù lì zǒng néng wén 。

何当继韩奕,故吏总能文。

“三朝翊赞勳”全诗翻译

译文:

再生世,忠诚清廉的品德再世传承,三朝天子都赞扬其卓越的功勋。
然而功业完成后,却不回国,而是前去寻访那些敢于忘却自己的君主。
他坚持古旧的学问,严守诗律,使得他的威名能够平息边塞的动荡氛围。
何时才能有人继承韩奕的志向,那些有才干的官吏都能写出出色的文章呢?

全文

总结:

这是一篇描写忠诚廉洁的品德和卓越功勋的古文,提到了主人公虽然功业显赫,但仍不忘回头寻访那些忘却君主的人。他坚持古旧学问,严守诗律,使得他的威名能够安抚边塞的动荡氛围。文章中也呼吁有志向的官吏能继承这种精神,能够写出出色的文章。

“三朝翊赞勳”总结赏析

赏析:这首《韩康公挽词三首 其二》是苏轼赞颂韩康公的挽歌之作。诗中以简练而深沉的语言,表达了对韩康公忠贞、清正、德高望重的敬意。首句“再世忠清德,三朝翊赞勳”赞扬了韩康公忠诚清廉、才德出众的品德。接着,“功成不归国,就访敢忘君”表达了韩康公舍己为人、忠臣报国的高尚情操。诗人隐含地表达了对韩康公为国家尽心尽力、不求回报的景仰之情。
在后文中,“旧学严诗律,余威靖塞氛”则描绘了韩康公的学识渊博,文学造诣高深,对当时文化的影响力。“何当继韩奕,故吏总能文”则表现了苏轼对韩康公文官精湛才能的仰慕之情,希望后人能够继承韩康公的遗志,为国家尽职尽责。

“三朝翊赞勳”诗句作者苏轼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佑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历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台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佑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历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於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於仁宗景佑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谥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後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乾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後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後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後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乾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采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佑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更多...

“三朝翊赞勳”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