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不识江湖幽”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城市不识江湖幽”出自哪首诗?

答案:城市不识江湖幽”出自: 宋代 苏轼 《和蔡准郎中见邀游西湖三首 其二》, 是一首七言诗, 诗句拼音为: chéng shì bù shí jiāng hú yōu ,诗句平仄: 平仄仄仄平平平

问题2:“城市不识江湖幽”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 没有上一句,“城市不识江湖幽”已经是第一句了。

问题3:“城市不识江湖幽”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城市不识江湖幽”的下一句是: 如与蟪蛄语春秋 , 诗句拼音为: rú yǔ huì gū yǔ chūn qiū ,诗句平仄:○仄仄平仄平平

“城市不识江湖幽”全诗

和蔡准郎中见邀游西湖三首 其二 (hé cài zhǔn láng zhōng jiàn yāo yóu xī hú sān shǒu qí èr)

朝代:宋    作者: 苏轼

城市不识江湖幽,如与蟪蛄语春秋。
试令江湖处城市,却似麋鹿游汀洲。
高人无心无不可,得坎且止乘流浮。
公卿故旧留不得,遇所得意终年留。
君不见抛官彭泽令,琴无弦,巾有酒,醉欲眠时遣客休。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仄平平平。
平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chéng shì bù shí jiāng hú yōu , rú yǔ huì gū yǔ chūn qiū 。
shì lìng jiāng hú chù chéng shì , què sì mí lù yóu tīng zhōu 。
gāo rén wú xīn wú bù kě , dé kǎn qiě zhǐ chéng liú fú 。
gōng qīng gù jiù liú bù dé , yù suǒ de yì zhōng nián liú 。
jūn bù jiàn pāo guān péng zé lìng , qín wú xián , jīn yǒu jiǔ , zuì yù mián shí qiǎn kè xiū 。

“城市不识江湖幽”繁体原文

和蔡準郎中見邀遊西湖三首 其二

城市不識江湖幽,如與蟪蛄語春秋。
試令江湖處城市,却似麋鹿游汀洲。
高人無心無不可,得坎且止乘流浮。
公卿故舊留不得,遇所得意終年留。
君不見拋官彭澤令,琴無絃,巾有酒,醉欲眠時遣客休。

“城市不识江湖幽”韵律对照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
城市不识江湖幽,如与蟪蛄语春秋。

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仄平平平。
试令江湖处城市,却似麋鹿游汀洲。

平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高人无心无不可,得坎且止乘流浮。

平平仄仄○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公卿故旧留不得,遇所得意终年留。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君不见抛官彭泽令,琴无弦,巾有酒,醉欲眠时遣客休。

“城市不识江湖幽”全诗注音

chéng shì bù shí jiāng hú yōu , rú yǔ huì gū yǔ chūn qiū 。

城市不识江湖幽,如与蟪蛄语春秋。

shì lìng jiāng hú chù chéng shì , què sì mí lù yóu tīng zhōu 。

试令江湖处城市,却似麋鹿游汀洲。

gāo rén wú xīn wú bù kě , dé kǎn qiě zhǐ chéng liú fú 。

高人无心无不可,得坎且止乘流浮。

gōng qīng gù jiù liú bù dé , yù suǒ de yì zhōng nián liú 。

公卿故旧留不得,遇所得意终年留。

jūn bù jiàn pāo guān péng zé lìng , qín wú xián , jīn yǒu jiǔ , zuì yù mián shí qiǎn kè xiū 。

君不见抛官彭泽令,琴无弦,巾有酒,醉欲眠时遣客休。

“城市不识江湖幽”全诗翻译

译文:
城市里的人不懂江湖的幽雅,就像蟪蛄在说着春秋一样难以理解。

试想将江湖之人放在城市中,就像麋鹿在汀洲上自由畅游一般。

高人无论身处何地都心无旁骛,能够在困境中守正待机。

公卿故旧难以留住,但遇到得意之事却会在心中久久停留。

难道你没有见过彭泽令抛官之事吗?他丢掉了琴弦,拿起了酒杯,在醉意来袭时遣走了客人。

总结:全文:这段文字描绘了城市与江湖之间的差异。城市里的人无法理解江湖的深邃之处,而江湖之人却在城市中感到束缚。然后,作者提到了高人的境界,他们无论身处何地都能心无旁骛地坚守初心。同时,作者也谈到了公卿故旧的离别,但得意之时却会长久地留在心中。最后,以彭泽令抛官为例,表达了一种豁达洒脱的心态。

“城市不识江湖幽”总结赏析

赏析:这是苏轼创作的《和蔡准郎中见邀游西湖三首 其二》。诗人以游西湖为题材,表现了对美丽自然景色和游人欢乐的赞美,同时也寄托了对隐逸生活和自由的向往。
第一句描述了城市无法领略江湖的幽静,仿佛只有与蟪蛄(蟋蟀)交谈才能感受到江湖的气息。这里标签为“写景”。
第二句通过设想城市也能像江湖一样美丽,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崇拜,标签为“写景”。
第三句强调了高人无拘无束,顺应自然的品质,不受束缚,标签为“抒情”。
第四句提到公卿故旧留不住,但遇到得意之事,会留连不去。这表达了人生中遇到喜悦和满足时,会愿意停下来享受,标签为“抒情”。
最后两句以具体的例子,抒发了对自由与放逐的向往,标签为“抒情”。
这首诗以婉约、清新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自由和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城市不识江湖幽”诗句作者苏轼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佑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历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台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佑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历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於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於仁宗景佑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谥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後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乾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後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後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後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乾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采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佑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更多...

“城市不识江湖幽”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