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碍不通”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无碍不通”出自哪首诗?

答案:无碍不通”出自: 宋代 陈天麟 《青山辞》, 诗句拼音为: wú ài bù tōng

问题2:“无碍不通”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无碍不通”的上一句是: 震撼岩壑 , 诗句拼音为: zhèn hàn yán hè

问题3:“无碍不通”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无碍不通”的下一句是: 谪居下土 , 诗句拼音为: zhé jū xià tǔ ,诗句平仄:仄平仄仄

“无碍不通”全诗

青山辞 (qīng shān cí)

朝代:宋    作者: 陈天麟

青山崔崔,白云溶溶。
我疑其中,仙人所宫。
风马云舆,霓旌羽幢。
游行太空,翩然相从。
望而不见,使我心忡。
我本金华,牧羊之童。
口诵蕊笈,有声如钟。
震撼岩壑,无碍不通
谪居下土,黄尘蒙蒙。
五色之气,布满西东。
秋高露清,陟彼危峰。
呼吸元气,精神内融。
啸傲万物,後天而终。

平平平平,仄平○○。
仄平○○,平平仄平。
平仄平平,○平仄仄。
平○仄○,平平○○。
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平。
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仄,平仄仄平。
仄平仄仄,平平平平。
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平仄平仄,平平仄平。
仄仄仄仄,仄平平平。

qīng shān cuī cuī , bái yún róng róng 。
wǒ yí qí zhōng , xiān rén suǒ gōng 。
fēng mǎ yún yú , ní jīng yǔ zhuàng 。
yóu xíng tài kōng , piān rán xiāng cóng 。
wàng ér bù jiàn , shǐ wǒ xīn chōng 。
wǒ běn jīn huá , mù yáng zhī tóng 。
kǒu sòng ruǐ jí , yǒu shēng rú zhōng 。
zhèn hàn yán hè , wú ài bù tōng 。
zhé jū xià tǔ , huáng chén méng méng 。
wǔ sè zhī qì , bù mǎn xī dōng 。
qiū gāo lù qīng , zhì bǐ wēi fēng 。
hū xī yuán qì , jīng shén nèi róng 。
xiào ào wàn wù , hòu tiān ér zhōng 。

“无碍不通”繁体原文

青山辭

青山崔崔,白雲溶溶。
我疑其中,仙人所宮。
風馬雲輿,霓旌羽幢。
游行太空,翩然相從。
望而不見,使我心忡。
我本金華,牧羊之童。
口誦蕊笈,有聲如鐘。
震撼巖壑,無礙不通。
謫居下土,黄塵濛濛。
五色之氣,布滿西東。
秋高露清,陟彼危峰。
呼吸元氣,精神內融。
嘯傲萬物,後天而終。

“无碍不通”全诗注音

qīng shān cuī cuī , bái yún róng róng 。

青山崔崔,白云溶溶。

wǒ yí qí zhōng , xiān rén suǒ gōng 。

我疑其中,仙人所宫。

fēng mǎ yún yú , ní jīng yǔ zhuàng 。

风马云舆,霓旌羽幢。

yóu xíng tài kōng , piān rán xiāng cóng 。

游行太空,翩然相从。

wàng ér bù jiàn , shǐ wǒ xīn chōng 。

望而不见,使我心忡。

wǒ běn jīn huá , mù yáng zhī tóng 。

我本金华,牧羊之童。

kǒu sòng ruǐ jí , yǒu shēng rú zhōng 。

口诵蕊笈,有声如钟。

zhèn hàn yán hè , wú ài bù tōng 。

震撼岩壑,无碍不通。

zhé jū xià tǔ , huáng chén méng méng 。

谪居下土,黄尘蒙蒙。

wǔ sè zhī qì , bù mǎn xī dōng 。

五色之气,布满西东。

qiū gāo lù qīng , zhì bǐ wēi fēng 。

秋高露清,陟彼危峰。

hū xī yuán qì , jīng shén nèi róng 。

呼吸元气,精神内融。

xiào ào wàn wù , hòu tiān ér zhōng 。

啸傲万物,後天而终。

“无碍不通”全诗翻译

译文:

青山高耸,白云弥漫。
我怀疑其中,是仙人所居宫殿。
风驾着神马,云舆上仙人,彩霓旌旗,羽幢翩翩。
在太空中游行,轻盈地相随。
远望却不见,让我心情忧伤。
我原是出自金华,曾是放羊的童子。
口中诵读着道法经典,声音响如钟鸣。
撼动山岳河谷,无障不通。
如今被贬居下凡,黄尘所笼罩。
五彩气息,弥漫在东西之间。
秋高气爽,登上险峰。
吸纳元气,精神内凝聚。
傲视万物,直至天命终结。
全诗讲述了一个牧童因缘际会,误入仙境,看到仙人游行的壮观景象,使他对仙人的所在产生向往之情。随后,他被遣下凡尘,回归尘世,但内心依然对仙境的美好怀念不已。诗中表现了对仙境的向往,以及尘世与仙境的对比,突显了凡俗之处与神仙之境的差异。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道法以及追求长生不死的渴望。整首诗篇气势恢宏,描绘了仙境的神秘美丽,以及诗人内心的豪迈与向往。

“无碍不通”诗句作者陈天麟介绍:

陈天麟(一一一六~一一七七),字季陵,宣城(今安徽宣州)人。高宗绍兴十八年(一一四八)进士,时年三十三(《绍兴十八年同年录》),调广德县主簿。二十六年,由太平州教授行国子正(《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七二)。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爲太府寺丞(《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之一六)。乾道元年(一一六五),迁吏部侍郎(同上书职官五一之二三)。二年,知襄阳府(同上书食货二一之七)。四年,知镇江府(同上书选举三四之二一、食货五八之五)。九年,知婺州(同上书选举三四之三一)。淳熙二年(一一七五),知赣州(同上书职官七二之一三)。四年,卒。有《撄宁居士集》,已佚。事见《宛雅初编》卷一,明嘉靖《宁国府志》卷八有传。 陈天麟诗,据《宛陵群英集》等书所录,编爲一卷。更多...

“无碍不通”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