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咄哉俗人”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咄哉俗人”出自哪首诗?

答案:咄哉俗人”出自: 宋代 释宗杲 《澄冯楫居士会药山问石头见性成佛公案偈》, 诗句拼音为: duō zāi sú rén

问题2:“咄哉俗人”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咄哉俗人”的上一句是: 打成一块 , 诗句拼音为: dǎ chéng yī kuài

问题3:“咄哉俗人”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咄哉俗人”的下一句是: 得此三昧 , 诗句拼音为: dé cǐ sān mèi ,诗句平仄:仄仄○仄

“咄哉俗人”全诗

澄冯楫居士会药山问石头见性成佛公案偈 (chéng féng jí jū shì huì yào shān wèn shí tou jiàn xìng chéng fó gōng àn jì)

朝代:宋    作者: 释宗杲

梵语唐言,打成一块。
咄哉俗人,得此三昧。

仄仄平平,仄平仄仄。
仄平仄平,仄仄○仄。

fàn yǔ táng yán , dǎ chéng yī kuài 。
duō zāi sú rén , dé cǐ sān mèi 。

“咄哉俗人”繁体原文

澄馮楫居士會藥山問石頭見性成佛公案偈

梵語唐言,打成一塊。
咄哉俗人,得此三昧。

“咄哉俗人”全诗注音

fàn yǔ táng yán , dǎ chéng yī kuài 。

梵语唐言,打成一块。

duō zāi sú rén , dé cǐ sān mèi 。

咄哉俗人,得此三昧。

“咄哉俗人”全诗翻译

译文:
梵语和唐言混为一谈。
唉,愚昧的人啊,得到了这种三昧。
全文总结:
这句话用两个部分表达了一个含义。第一部分指出梵语和唐言混淆在一起,可能是指语言上的混淆。第二部分则对世俗之人获得某种“三昧”心境表示讽刺和不以为然。整体意味着对于混淆事物和对世俗心境的不以为然态度。

“咄哉俗人”总结赏析

赏析:这首诗是释宗杲创作的公案偈,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佛理观念。诗中以梵语和唐言交织,象征着佛教的智慧与文化传承。诗人以“打成一块”形象地描绘了梵语和唐言的融合,寓意着佛法的普及与传承。而“咄哉俗人,得此三昧”则暗示了在平凡世俗中,只有修行者通过领悟佛法的真谛,才能达到内心的宁静与觉悟。
标签: 宗教哲学、智慧启示

“咄哉俗人”诗句作者释宗杲介绍:

释宗杲(一○八九~一一六三),号大慧,俗姓奚,宣州宁国(今安徽宣城)人。年十七出家,从曹洞诸老宿游,既得其说,去之谒准湛堂。准死,谒丞相张商英,一言而契,名其庵曰妙喜,字之曰昙晦,幷受荐往建康天宁寺见圆悟克勤。後克勤主云居席,命杲居第一座。後张浚延住临安径山能仁禅院。高宗绍兴七年(一一三七),於临安府明庆院开堂。十一年,因结识张九成,爲秦桧所恶,斥还俗,屏居衡州。二十年,移梅州。二十五年桧卒,特恩放还,复僧服,住明州阿育王山广利禅寺。二十八年,再住径山能仁总之禅院。又迁江西云门庵、福州洋屿庵。孝宗隆兴元年卒於径山明月堂,年七十五,赐谥普觉。爲南岳下十五世,圆悟克勤禅师法嗣。着有《指源集》(《四明宋僧诗》),已佚。有宋释藴现编《大慧普觉禅师语录》,收入《大藏经》。事见本《语录》、张浚《大慧普觉禅师塔铭》,《僧宝正续传》卷六、《咸淳临安志》卷七○、《嘉泰普灯录》卷一五、《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 释宗杲诗,以辑自《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一至卷九上堂、示衆等的偈颂编爲第一卷,以见於《语录》卷一○的《颂古》编爲第二卷,见於《语录》卷一一的偈颂编爲第三卷,见於《语录》卷一二的赞编爲第四卷,辑自《语录》卷一三至卷三○《普说》《法语》《书信》的偈颂编爲第五卷。辑自他书者编於卷末。更多...

“咄哉俗人”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