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羹薯糜”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芋羹薯糜”出自哪首诗?

答案:芋羹薯糜”出自: 宋代 苏轼 《和陶劝农六首 其三》, 诗句拼音为: yù gēng shǔ mí

问题2:“芋羹薯糜”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芋羹薯糜”的上一句是: 猛豨夜逐 , 诗句拼音为: měng xī yè zhú

问题3:“芋羹薯糜”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芋羹薯糜”的下一句是: 以饱耆宿 , 诗句拼音为: yǐ bǎo qí sù ,诗句平仄:仄仄平仄

“芋羹薯糜”全诗

和陶劝农六首 其三 (hé táo quàn nóng liù shǒu qí sān)

朝代:宋    作者: 苏轼

岂无良田,膴膴平陆。
兽踪交缔,鸟喙谐穆。
惊麏朝射,猛豨夜逐。
芋羹薯糜,以饱耆宿。

仄平平平,○○平仄。
仄平平○,仄仄平仄。
平平平仄,仄○仄仄。
○平平平,仄仄平仄。

qǐ wú liáng tián , wǔ wǔ píng lù 。
shòu zōng jiāo dì , niǎo huì xié mù 。
jīng jūn cháo shè , měng xī yè zhú 。
yù gēng shǔ mí , yǐ bǎo qí sù 。

“芋羹薯糜”繁体原文

和陶勸農六首 其三

豈無良田,膴膴平陸。
獸蹤交締,鳥喙諧穆。
驚麏朝射,猛豨夜逐。
芋羹藷糜,以飽耆宿。

“芋羹薯糜”全诗注音

qǐ wú liáng tián , wǔ wǔ píng lù 。

岂无良田,膴膴平陆。

shòu zōng jiāo dì , niǎo huì xié mù 。

兽踪交缔,鸟喙谐穆。

jīng jūn cháo shè , měng xī yè zhú 。

惊麏朝射,猛豨夜逐。

yù gēng shǔ mí , yǐ bǎo qí sù 。

芋羹薯糜,以饱耆宿。

“芋羹薯糜”全诗翻译

译文:
岂无良田,广阔平坦的土地。
兽类的足迹交错纵横,鸟类的嘴巴和谐婉美。
惊起麇鹿进行早晨的射猎,猛烈追逐猪豨进行夜间的狩猎。
用芋羹和薯糜来满足年迈长者的饥饿。



总结:

这段古文描绘了广阔平坦的良田上,兽类和鸟类活动的繁荣景象。早晨猎人惊起麇鹿进行射猎,夜晚追逐猛烈的猪豨进行狩猎。同时,人们用芋羹和薯糜来满足年迈长者的食欲。整个场景生动展现了丰收与狩猎的喜悦,以及对长辈的孝心和关怀。

“芋羹薯糜”总结赏析

赏析:苏轼的《和陶劝农六首 其三》通过生动的诗意语言,描述了农田的生机和丰收,以及人们在良田里的勤劳耕作。这首诗呈现出一幅农村宁静和谐的画面,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首先,诗中提到了“膴膴平陆”,这里形容农田的地势平坦,适合耕种。接着,描写了野兽的足迹与鸟儿的鸣叫,展示了自然界与农田之间的和谐共存,生态平衡。诗中还出现了“惊麏朝射,猛豨夜逐”,表现了农民的狩猎生活,增添了田园生活的情趣。
最后,诗人提到了“芋羹薯糜,以饱耆宿”,描述了农民们用丰收的农产品来丰富自己的餐桌,体现了农田的丰产和人们的幸福生活。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农田景象与农民生活的美好,赞美了勤劳的农民。

“芋羹薯糜”诗句作者苏轼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佑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历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台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佑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历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於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於仁宗景佑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谥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後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乾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後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後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後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乾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采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佑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更多...

“芋羹薯糜”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