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乃在律贪”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毋乃在律贪”出自哪首诗?

答案:毋乃在律贪”出自: 宋代 谢逸 《王立之园亭七咏 介庵》, 是一首五言诗, 诗句拼音为: wú nǎi zài lǜ tān ,诗句平仄: 平仄仄仄平

问题2:“毋乃在律贪”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毋乃在律贪”的上一句是: 胡为酷好介 , 诗句拼音为: hú wèi kù hǎo jiè ,诗句平仄: 平仄仄仄平

问题3:“毋乃在律贪”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毋乃在律贪”的下一句是: 人生要当介 , 诗句拼音为: rén shēng yào dāng jiè ,诗句平仄:平平仄○仄

“毋乃在律贪”全诗

王立之园亭七咏 介庵 (wáng lì zhī yuán tíng qī yǒng jiè ān)

朝代:宋    作者: 谢逸

庵居已是介,又以介名庵。
胡为酷好介,毋乃在律贪
人生要当介,君侯恐不堪。
富贵不相贷,安得坐禅龛。
客去自无事,客来不妨谈。
但能了诸幻,起卧俱无惭。
慎勿作住想,如茧缚老蚕。
兴来出庵去,丛林禅可参。

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仄,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仄,仄平仄○平。
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
仄仄仄仄仄,○仄仄仄平。
○平仄平仄,平平○仄○。

ān jū yǐ shì jiè , yòu yǐ jiè míng ān 。
hú wèi kù hǎo jiè , wú nǎi zài lǜ tān 。
rén shēng yào dāng jiè , jūn hóu kǒng bù kān 。
fù guì bù xiāng dài , ān dé zuò chán kān 。
kè qù zì wú shì , kè lái bù fáng tán 。
dàn néng le zhū huàn , qǐ wò jù wú cán 。
shèn wù zuò zhù xiǎng , rú jiǎn fù lǎo cán 。
xīng lái chū ān qù , cóng lín chán kě cān 。

“毋乃在律贪”繁体原文

王立之園亭七咏 介庵

庵居已是介,又以介名庵。
胡爲酷好介,毋乃在律貪。
人生要當介,君侯恐不堪。
富貴不相貸,安得坐禪龕。
客去自無事,客來不妨談。
但能了諸幻,起卧俱無慚。
慎勿作住想,如繭縛老蠶。
興來出庵去,叢林禪可參。

“毋乃在律贪”韵律对照

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庵居已是介,又以介名庵。

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
胡为酷好介,毋乃在律贪。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人生要当介,君侯恐不堪。

仄仄仄○仄,平仄仄○平。
富贵不相贷,安得坐禅龛。

仄仄仄平仄,仄平仄○平。
客去自无事,客来不妨谈。

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
但能了诸幻,起卧俱无惭。

仄仄仄仄仄,○仄仄仄平。
慎勿作住想,如茧缚老蚕。

○平仄平仄,平平○仄○。
兴来出庵去,丛林禅可参。

“毋乃在律贪”全诗注音

ān jū yǐ shì jiè , yòu yǐ jiè míng ān 。

庵居已是介,又以介名庵。

hú wèi kù hǎo jiè , wú nǎi zài lǜ tān 。

胡为酷好介,毋乃在律贪。

rén shēng yào dāng jiè , jūn hóu kǒng bù kān 。

人生要当介,君侯恐不堪。

fù guì bù xiāng dài , ān dé zuò chán kān 。

富贵不相贷,安得坐禅龛。

kè qù zì wú shì , kè lái bù fáng tán 。

客去自无事,客来不妨谈。

dàn néng le zhū huàn , qǐ wò jù wú cán 。

但能了诸幻,起卧俱无惭。

shèn wù zuò zhù xiǎng , rú jiǎn fù lǎo cán 。

慎勿作住想,如茧缚老蚕。

xīng lái chū ān qù , cóng lín chán kě cān 。

兴来出庵去,丛林禅可参。

“毋乃在律贪”全诗翻译

译文:
庵居已经是一个僧侣的住处,又以“介”作为庵的名字。为什么要倔强地选择这样的住处呢?不要在生活中追求奢华,不然很可能陷入违背佛法的贪欲之中。人生中应该保持谦逊的心态,否则可能难以承受尊贵的地位。财富和地位不能相互交换,又怎么能找到一个安适的禅修场所呢?当客人离去时,自己安静无事;客人到来时,也不妨相互交谈。只要能认清这个世界的幻象,无论是醒着还是睡着,都不会感到惭愧。要小心不要沉迷于某种想法之中,像茧缚住了老蚕一样。兴起时就离开庵居,去丛林中修禅可得到启示。
全文总结:这篇古文描述了一个人选择在庵居修禅的心路历程,他明白富贵不能满足心灵的需要,应当保持谦逊、远离贪欲。只有了悟世界幻象的真相,才能在庵中安然修禅,获得启示。

“毋乃在律贪”总结赏析

这首诗《王立之园亭七咏 介庵》是谢逸所作,表达了作者对庵居生活和禅修的思考和感悟。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这首诗共七节,以介庵为主题,每节都表现了作者对介庵生活的独特见解。首先,诗人以庵居为自己的居所,将之与介庵相联,突显了对庵居生活的向往和珍视。在第一节中,他提到“胡为酷好介”,表达了对介庵生活的喜爱,并批评了那些贪婪富贵的人。
接下来的几节中,作者强调了生活的简朴和淡泊,认为人生应当像介庵一样,不贪图富贵,不沉溺于世俗的诱惑。他认为,财富和地位并不是可以轻易换取的,而真正的安宁和满足来自内心的平静,这需要通过坐禅修行来实现。
诗中还强调了客来客往不妨谈,反映了庵居生活中的宽容和待人接物的态度。作者鼓励人们摆脱世俗的幻象,像老蚕脱茧一样,解脱心灵的束缚,追求真正的自由和内心的平和。
最后,诗人提出了“兴来出庵去,丛林禅可参”的观点,表明禅修是一种生活方式,可以在禅修的过程中找到内心的宁静和解脱。
标签:
1. 庵居生活
2. 禅修
3. 淡泊名利
4. 内心宁静

“毋乃在律贪”诗句作者谢逸介绍:

谢逸(一○六八~一一一二),字无逸,号溪堂居士,临川(今属江西)人。少孤,博学,工文辞。以咏胡蝶诗三百首知名,人称谢蝴蝶。屡举进士不第,以布衣终老。逸与从弟迈齐名,时称“二谢”。吕本中列两人入《江西诗派图》,有逸似康乐,迈似玄晖之誉。卒于徽宗政和二年,年四十五。着有《溪堂集》二十卷及补遗、词集等(《直斋书录解题》),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溪堂集》十卷(其中诗五卷)。明弘治《抚州府志》卷二一、清同治《临川县志》卷四三有传。 谢逸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溪堂集》爲底本,参校清乾隆鲍廷博知不足斋抄本(简称鲍本,藏北京图书馆)、民国南昌退庐刊本(简称退庐本)及《永乐大典》残本。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六卷。更多...

“毋乃在律贪”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