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日夜向江海”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我行日夜向江海”出自哪首诗?

答案:我行日夜向江海”出自: 宋代 苏轼 《出颍口初见淮山是日至寿州》, 是一首七言诗, 诗句拼音为: wǒ xíng rì yè xiàng jiāng hǎi ,诗句平仄: 仄○仄仄仄平仄

问题2:“我行日夜向江海”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 没有上一句,“我行日夜向江海”已经是第一句了。

问题3:“我行日夜向江海”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我行日夜向江海”的下一句是: 枫叶芦花秋兴长 , 诗句拼音为: fēng yè lú huā qiū xīng cháng ,诗句平仄:平仄平平平○○

“我行日夜向江海”全诗

出颍口初见淮山是日至寿州 (chū yǐng kǒu chū jiàn huái shān shì rì zhì shòu zhōu)

朝代:宋    作者: 苏轼

我行日夜向江海,枫叶芦花秋兴长。
长淮忽迷天远近,青山久与船低昂。
寿州已见白石塔,短棹未转黄茅冈。
波平风软望不到,故人久立烟苍茫。

仄○仄仄仄平仄,平仄平平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仄平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平平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wǒ xíng rì yè xiàng jiāng hǎi , fēng yè lú huā qiū xīng cháng 。
cháng huái hū mí tiān yuǎn jìn , qīng shān jiǔ yǔ chuán dī áng 。
shòu zhōu yǐ jiàn bái shí tǎ , duǎn zhào wèi zhuǎn huáng máo gāng 。
bō píng fēng ruǎn wàng bù dào , gù rén jiǔ lì yān cāng máng 。

“我行日夜向江海”繁体原文

出潁口初見淮山是日至壽州

我行日夜向江海,楓葉蘆花秋興長。
長淮忽迷天遠近,青山久與船低昂。
壽州已見白石塔,短棹未轉黄茅岡。
波平風軟望不到,故人久立烟蒼茫。

“我行日夜向江海”韵律对照

仄○仄仄仄平仄,平仄平平平○○。
我行日夜向江海,枫叶芦花秋兴长。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长淮忽迷天远近,青山久与船低昂。

仄平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平平平。
寿州已见白石塔,短棹未转黄茅冈。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波平风软望不到,故人久立烟苍茫。

“我行日夜向江海”全诗注音

wǒ xíng rì yè xiàng jiāng hǎi , fēng yè lú huā qiū xīng cháng 。

我行日夜向江海,枫叶芦花秋兴长。

cháng huái hū mí tiān yuǎn jìn , qīng shān jiǔ yǔ chuán dī áng 。

长淮忽迷天远近,青山久与船低昂。

shòu zhōu yǐ jiàn bái shí tǎ , duǎn zhào wèi zhuǎn huáng máo gāng 。

寿州已见白石塔,短棹未转黄茅冈。

bō píng fēng ruǎn wàng bù dào , gù rén jiǔ lì yān cāng máng 。

波平风软望不到,故人久立烟苍茫。

“我行日夜向江海”全诗翻译

译文:
我行在江海之间,日夜奔波,随着秋天的来临,枫叶飘落、芦花满天,心中兴起不尽。

在长淮河岸上,突然迷失了天的方向,远处和近处都一样模糊,青山依旧,但船只却起伏不定,颠簸不安。

当终于抵达寿州,已见到高耸入云的白石塔,只是短暂的划船行程还未转到黄茅冈。

此时江面波平风轻,远处的目标已看不到,仿佛烟雾笼罩一般苍茫。曾经的故人早已久别,仿佛站在江边,寂寞凝望烟雾茫茫,思绪万千。

全诗表达了诗人在江海中的漫游之旅,描绘了秋天景色的变化,以及在陌生环境中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我行日夜向江海”总结赏析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在行船途中所作,描绘了他对自然景色和旅途中所见所感的深沉体验。首句"我行日夜向江海"以豁达行者之姿,展现了作者不畏劳累,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枫叶芦花秋兴长"则以生动的描写,勾勒出秋天的景象,给人以时节变迁之感。
接下来的句子"长淮忽迷天远近"表现了长江与淮河交汇处的辽阔和曲折,意境蔚为壮观。"青山久与船低昂"以青山与船相对照,突出了船的微小和自然的辽阔。
"寿州已见白石塔"展示了寿州的特色建筑,同时短棹未转黄茅冈,将行船的艰难和路途的未知暗示于诗中。"波平风软望不到"呈现出江海间的平静与辽阔,"故人久立烟苍茫"则表达了对远方故人的思念之情。
标签:
写景、抒情、咏物

“我行日夜向江海”诗句作者苏轼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佑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历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台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佑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历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於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於仁宗景佑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谥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後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乾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後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後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後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乾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采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佑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更多...

“我行日夜向江海”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