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欣非自誷”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所欣非自誷”出自哪首诗?

答案:所欣非自誷”出自: 宋代 苏轼 《和陶杂诗十一首 其一一》, 是一首五言诗, 诗句拼音为: suǒ xīn fēi zì wǎng ,诗句平仄: 仄平平仄仄

问题2:“所欣非自誷”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所欣非自誷”的上一句是: 暑路亦飞霜 , 诗句拼音为: shǔ lù yì fēi shuāng ,诗句平仄: 仄平平仄仄

问题3:“所欣非自誷”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所欣非自誷”的下一句是: 不怨道里长 , 诗句拼音为: bù yuàn dào lǐ cháng ,诗句平仄:仄仄仄仄○

“所欣非自誷”全诗

和陶杂诗十一首 其一一 (hé táo zá shī shí yī shǒu qí yī yī)

朝代:宋    作者: 苏轼

我昔登朐山,出日观沧凉。
欲济东海县,恨无石桥梁。
今兹黎母国,何异于公乡。
蚝浦既黏山,暑路亦飞霜。
所欣非自誷,不怨道里长。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仄○,仄平仄平平。
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仄○。

wǒ xī dēng qú shān , chū rì guān cāng liáng 。
yù jì dōng hǎi xiàn , hèn wú shí qiáo liáng 。
jīn zī lí mǔ guó , hé yì yú gōng xiāng 。
háo pǔ jì nián shān , shǔ lù yì fēi shuāng 。
suǒ xīn fēi zì wǎng , bù yuàn dào lǐ cháng 。

“所欣非自誷”繁体原文

和陶雜詩十一首 其一一

我昔登朐山,出日觀滄凉。
欲濟東海縣,恨無石橋梁。
今茲黎母國,何異于公鄉。
蠔浦既黏山,暑路亦飛霜。
所欣非自誷,不怨道里長。

“所欣非自誷”韵律对照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我昔登朐山,出日观沧凉。

仄仄平仄○,仄平仄平平。
欲济东海县,恨无石桥梁。

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
今兹黎母国,何异于公乡。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蚝浦既黏山,暑路亦飞霜。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仄○。
所欣非自誷,不怨道里长。

“所欣非自誷”全诗注音

wǒ xī dēng qú shān , chū rì guān cāng liáng 。

我昔登朐山,出日观沧凉。

yù jì dōng hǎi xiàn , hèn wú shí qiáo liáng 。

欲济东海县,恨无石桥梁。

jīn zī lí mǔ guó , hé yì yú gōng xiāng 。

今兹黎母国,何异于公乡。

háo pǔ jì nián shān , shǔ lù yì fēi shuāng 。

蚝浦既黏山,暑路亦飞霜。

suǒ xīn fēi zì wǎng , bù yuàn dào lǐ cháng 。

所欣非自誷,不怨道里长。

“所欣非自誷”全诗翻译

译文:
我曾经登上朐山,一出日头就观赏着沧桑变化。想要渡过东海县,却懊恼没有石桥作桥梁。如今这里是我黎族的故乡,何异于其他公乡。蚝浦虽然紧贴山势,但夏天的路也像冬天一样寒冷。我所欣赏的并不是自己夸耀的成绩,也不怨恨道路上的艰辛。



总结:

作者在文中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旅途中困难的坦然面对。他登上朐山,目睹着沧桑巨变,但又渴望前行,却受到东海县缺少石桥的困扰。现在回到黎族的故乡,却感觉并无太多差别。蚝浦紧贴山势,路途依然艰难。作者坦然接受了旅途中的不易,既不自夸,也不抱怨。这表现了作者豁达坦荡的胸怀。

“所欣非自誷”总结赏析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的《和陶杂诗十一首》中的第一首。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故乡和人生经历的思念和感慨。他首先提到了自己曾经登上朐山,观赏沧凉景色的经历。朐山是位于江苏苏州的一座山,登山观景是一种对大自然的欣赏和感慨。
接着诗人提到了欲济东海县的愿望,但却恨没有石桥梁可供通行。这里反映了诗人对故乡和家乡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对阻碍和困难的不满之情。
诗中还描述了诗人所在的黎母国,与他的公乡并无太大不同。这种类比表达了对家乡的深厚感情,无论身在何处,故乡永远在心中。
接下来,诗人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蚝浦的景色,将山与路的景物相对比,用“蚝浦既黏山,暑路亦飞霜”来形容景色的变幻和美丽。这里的描写增加了诗的意境。
最后,诗人表达了他的心境,他欣然接受生活的种种,不怨道路漫长。这种积极的态度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豁达和对家乡的深厚感情。
标签: 写景、抒情、思乡

“所欣非自誷”诗句作者苏轼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佑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历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台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佑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历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於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於仁宗景佑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谥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後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乾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後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後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後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乾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采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佑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更多...

“所欣非自誷”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