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怀报国秋”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忠怀报国秋”出自哪首诗?

答案:忠怀报国秋”出自: 宋代 戴复古 《广东漕李实夫四首 其三》, 是一首五言诗, 诗句拼音为: zhōng huái bào guó qiū ,诗句平仄: 平平仄仄平

问题2:“忠怀报国秋”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忠怀报国秋”的上一句是: 瘦露封侯骨 , 诗句拼音为: shòu lù fēng hóu gǔ ,诗句平仄: 平平仄仄平

问题3:“忠怀报国秋”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忠怀报国秋”的下一句是: 丁宁北来鴈 , 诗句拼音为: dīng níng běi lái yàn ,诗句平仄:平平仄平仄

“忠怀报国秋”全诗

广东漕李实夫四首 其三 (guǎng dōng cáo lǐ shí fū sì shǒu qí sān)

朝代:宋    作者: 戴复古

千里长城手,如何在广州。
共谈天下事,莫上斗南楼。
瘦露封侯骨,忠怀报国秋
丁宁北来鴈,边信怕沉浮。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qiān lǐ cháng chéng shǒu , rú hé zài guǎng zhōu 。
gòng tán tiān xià shì , mò shàng dòu nán lóu 。
shòu lù fēng hóu gǔ , zhōng huái bào guó qiū 。
dīng níng běi lái yàn , biān xìn pà chén fú 。

“忠怀报国秋”繁体原文

廣東漕李實夫四首 其三

千里長城手,如何在廣州。
共談天下事,莫上斗南樓。
瘦露封侯骨,忠懷報國秋。
丁寧北來鴈,邊信怕沉浮。

“忠怀报国秋”韵律对照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千里长城手,如何在广州。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共谈天下事,莫上斗南楼。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瘦露封侯骨,忠怀报国秋。

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丁宁北来鴈,边信怕沉浮。

“忠怀报国秋”全诗注音

qiān lǐ cháng chéng shǒu , rú hé zài guǎng zhōu 。

千里长城手,如何在广州。

gòng tán tiān xià shì , mò shàng dòu nán lóu 。

共谈天下事,莫上斗南楼。

shòu lù fēng hóu gǔ , zhōng huái bào guó qiū 。

瘦露封侯骨,忠怀报国秋。

dīng níng běi lái yàn , biān xìn pà chén fú 。

丁宁北来鴈,边信怕沉浮。

“忠怀报国秋”全诗翻译

译文:

手持千里长城图,何以抵达广州之地。
共论天下大事,无比登上斗南楼。
瘦影隐封侯的魄力,忠诚怀抱报国的秋天。
丁宁带着北来的雁儿,边疆消息忧虑起伏。

总结:

诗人以手持长城图为引子,表达了长城遥远而广州地点之遥远的对比。诗人在斗南楼上与他人讨论天下大事,强调斗南楼的重要地位。通过描写瘦弱的身影寓意封侯的骨力,表达了报国的忠诚情怀。最后,诗人通过丁宁北来的雁信,表达了对边疆动态的担忧。

“忠怀报国秋”诗句作者戴复古介绍:

戴复古(一一六七~?)(生年据本集卷四《新年自唱自和》“淳佑四年春……七十八岁叟”推算),字式之,黄岩(今属浙江)人,居南塘石屏山,因号石屏。敏子。少孤,笃志於诗,从林宪、徐似道游,又登陆游之门。後以诗游江湖间几五十年,仅於理宗绍定五年(一二三二)爲邵武教授(明嘉靖《邵武府志》卷四)。年近八十,始由其子琦自镇江迎还,又数年後卒(《台州外书》卷四)。其诗由友人赵汝谠选爲《石屏小集》,袁甫选爲《续集》,萧泰来选爲《第三稿》,李贾、姚镛选爲《第四稿》(清光绪《台州府志》卷四五《经籍考》一二)。又有《石屏新语》一卷(《台州外书》卷六)。今存《石屏诗集》十卷、《石屏词》一卷。明嘉靖《太平县志》卷六、万历《黄岩县志》卷六有传。 戴复古诗,以四部丛刊续编影印明弘治十一年宋监、马金刻本《石屏诗集》十卷爲底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石屏诗集》六卷(简称四库本),及《南宋群贤小集》所收之《中兴群公吟稿戊集·石屏戴式之》诗三卷(简称群贤本)、汲古阁影宋钞《南宋六十家小集·石屏续集》四卷(简称六十家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八卷。更多...

“忠怀报国秋”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