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避不须排”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魔避不须排”出自哪首诗?

答案:魔避不须排”出自: 宋代 毛滂 《送僧常妙还永嘉》, 是一首五言诗, 诗句拼音为: mó bì bù xū pái ,诗句平仄: 平仄仄平平

问题2:“魔避不须排”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魔避不须排”的上一句是: 金刚真有力 , 诗句拼音为: jīn gāng zhēn yǒu lì ,诗句平仄: 平仄仄平平

问题3:“魔避不须排”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 没有下一句,“魔避不须排”已经是最后一句了。

“魔避不须排”全诗

送僧常妙还永嘉 (sòng sēng cháng miào huán yǒng jiā)

朝代:宋    作者: 毛滂

杖策辞江寺,秋途谁与偕。
霜风侵布衲,草露湿芒鞋。
收鉢无余事,还乡非俗怀。
金刚真有力,魔避不须排

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zhàng cè cí jiāng sì , qiū tú shuí yǔ xié 。
shuāng fēng qīn bù nà , cǎo lù shī máng xié 。
shōu bō wú yú shì , huán xiāng fēi sú huái 。
jīn gāng zhēn yǒu lì , mó bì bù xū pái 。

“魔避不须排”繁体原文

送僧常妙還永嘉

杖策辭江寺,秋途誰與偕。
霜風侵布衲,草露濕芒鞋。
收鉢無餘事,還鄉非俗懷。
金剛真有力,魔避不須排。

“魔避不须排”韵律对照

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
杖策辞江寺,秋途谁与偕。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霜风侵布衲,草露湿芒鞋。

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
收鉢无余事,还乡非俗怀。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金刚真有力,魔避不须排。

“魔避不须排”全诗注音

zhàng cè cí jiāng sì , qiū tú shuí yǔ xié 。

杖策辞江寺,秋途谁与偕。

shuāng fēng qīn bù nà , cǎo lù shī máng xié 。

霜风侵布衲,草露湿芒鞋。

shōu bō wú yú shì , huán xiāng fēi sú huái 。

收鉢无余事,还乡非俗怀。

jīn gāng zhēn yǒu lì , mó bì bù xū pái 。

金刚真有力,魔避不须排。

“魔避不须排”全诗翻译

译文:
杖策告别江寺,踏上秋日的旅途,不知有谁与我同行。
清晨的霜风侵袭着我粗布的袈裟,草地上的露水湿润了我的草鞋。
我在收鉢时不会有剩余的食物,回乡的心思也并非世俗所能理解。
我修

“魔避不须排”总结赏析

赏析:: 这首诗是毛滂的《送僧常妙还永嘉》,表现了送别僧人的场景,寄托了对僧人的祝福和对佛教的尊敬。诗中通过描写自然景物和僧人的离别,展现出一种深沉的禅意。
首句"杖策辞江寺,秋途谁与偕。"中,诗人提到了离开江寺的情景,秋天的景色也透过文字展现出来,这是写景的部分。接着"霜风侵布衲,草露湿芒鞋。",诗人通过描写僧人的行装和环境的变化,表现出了离别的忧伤和不舍,这是抒情的内容。
第三句"收鉢无余事,还乡非俗怀。"中,诗人表达了僧人回归俗世的决心,放下了行囊,意味着不再过尘世的苦闷,这是咏物的部分,同时也融入了僧侣的修行精神。
最后一句"金刚真有力,魔避不须排。"中,提到了金刚,象征着坚定的信仰和力量,表示僧人具备强大的内心,能够抵御外界的诱惑,这是对僧人坚定信仰的赞颂,也是咏物的一部分。
标签: 写景、抒情、咏物、赞颂

“魔避不须排”诗句作者毛滂介绍:

毛滂(一○六○~?)字泽民,号东堂居士,衢州江山(今属浙江)人。以父荫入仕,神宗元丰七年(一○八四),官郢州长寿尉。哲宗元佑中,爲杭州司法参军,移饶州。绍圣四年(一○九七),知武康县。徽宗崇宁初,召爲删定官(《苏轼诗集》卷三一施元之注)。政和四年(一一一四),以祠部员外郎知秀州。宣和六年(一一二四)尚存世。事见《东堂集》有关诗文。有《东堂集》六卷,诗四卷,书简二卷,乐府二卷及《东堂词》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成《东堂集》十卷,其中诗四卷。 毛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他书,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更多...

“魔避不须排”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