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雨及生民”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膏雨及生民”出自哪首诗?

答案:膏雨及生民”出自: 宋代 韩琦 《和曼卿学士明河》, 是一首五言诗, 诗句拼音为: gāo yǔ jí shēng mín ,诗句平仄: 仄仄仄平平

问题2:“膏雨及生民”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膏雨及生民”的上一句是: 何妨借余润 , 诗句拼音为: hé fáng jiè yú rùn ,诗句平仄: 仄仄仄平平

问题3:“膏雨及生民”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 没有下一句,“膏雨及生民”已经是最后一句了。

“膏雨及生民”全诗

和曼卿学士明河 (hé màn qīng xué shì míng hé)

朝代:宋    作者: 韩琦

太极疏灵派,长河注远津。
波明动星斗,气直贯秋旻。
月满还知晦,云收不乱真。
何妨借余润,膏雨及生民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tài jí shū líng pài , cháng hé zhù yuǎn jīn 。
bō míng dòng xīng dòu , qì zhí guàn qiū mín 。
yuè mǎn huán zhī huì , yún shōu bù luàn zhēn 。
hé fáng jiè yú rùn , gāo yǔ jí shēng mín 。

“膏雨及生民”繁体原文

和曼卿學士明河

太極疏靈派,長河注遠津。
波明動星斗,氣直貫秋旻。
月滿還知晦,雲收不亂真。
何妨借餘潤,膏雨及生民。

“膏雨及生民”韵律对照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太极疏灵派,长河注远津。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波明动星斗,气直贯秋旻。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月满还知晦,云收不乱真。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何妨借余润,膏雨及生民。

“膏雨及生民”全诗注音

tài jí shū líng pài , cháng hé zhù yuǎn jīn 。

太极疏灵派,长河注远津。

bō míng dòng xīng dòu , qì zhí guàn qiū mín 。

波明动星斗,气直贯秋旻。

yuè mǎn huán zhī huì , yún shōu bù luàn zhēn 。

月满还知晦,云收不乱真。

hé fáng jiè yú rùn , gāo yǔ jí shēng mín 。

何妨借余润,膏雨及生民。

“膏雨及生民”全诗翻译

译文:
太极疏灵派,长河水流向遥远的津渡。
波光明亮,星斗闪耀,气势直接贯穿秋天的旻(指天空)。
月圆满时便知晦暗,云收拢时并不扰乱真实(的景象)。
又何妨借助余露滋润,降下甘霖滋润百姓。

全诗表达了大自然景象的壮丽和神秘,借太极疏灵的意象,描绘长河流淌至遥远津渡的景象。诗人以波光星斗,气势贯穿天空,月明云收来象征自然的变化和运行,以及夜晚的明暗交替。诗句末尾则抒发对甘霖滋润百姓的祈愿,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的敬畏与依赖。

“膏雨及生民”总结赏析

《和曼卿学士明河》这首诗由韩琦创作,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色以及水文化的意象。这首诗可以归类为“写景”和“咏物”两个标签。
赏析:
韩琦通过这首诗表现了太极疏灵派的壮丽景色,展示了自然界的美丽和神秘。首句“太极疏灵派,长河注远津。”描绘了太极之气的流动,长河的水注入遥远的津地,强调了自然界的宏伟和气象的壮丽。
接下来的句子“波明动星斗,气直贯秋旻。”进一步揭示了夜晚的景象,清澈的河水波光粼粼,星斗闪烁,气息直达秋天的天空。这种描写令人感受到自然的神秘和壮丽。
诗中的“月满还知晦,云收不乱真。”表达了月亮的明亮和晦暗的变化,以及云彩的收敛与不乱,强调了自然界的律动和不可预测性。
最后两句“何妨借余润,膏雨及生民。”则表达了自然的慷慨和恩赐,暗示着大自然的恩泽将滋润和惠及人民。
总体来说,这首诗以华丽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示了大自然的壮美和神秘,同时强调了自然与人类的互动与依赖。
标签:
写景,咏物

“膏雨及生民”诗句作者韩琦介绍:

韩琦(一○○八~一○七五),字稚圭,相州安阳(今属河南)人。仁宗天圣五年(一○二七)进士。初授将作监丞、通判淄州,不久入直集贤院、监左藏库,历开封府推官、三司度支判官、右司谏。宝元初西夏事起,爲陕西安抚使,久在兵间,功绩卓着,与范仲淹并称“韩范”。庆历三年(一○四三)爲枢密副使,与范仲淹、杜衍共主持新政,庆历五年新政失败,出知扬州,徙郓州、成德军、定州、并州。嘉佑元年(一○五六)爲枢密使,三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英宗即位,仍爲相,封魏国公。神宗立,琦坚辞相位,出判相州,建昼锦堂。不久再次经略陕西。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复请归相州。河北地震、黄河决口,徙判大名府,充安抚使。後因反对青苗法,与王安石不合,熙宁六年还判相州。八年卒,年六十八,谥忠献。有《安阳集》五十卷。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四八宋李清臣《韩忠献公琦行状》,《宋史》卷三一二有传。 韩琦诗二十一卷,以明正德九年安阳张士隆河东行台刻《安阳集》爲底本,校以明安成尹仁校本(简称明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又从《吴礼部诗话》等书中辑得之集外诗,附於卷末。更多...

“膏雨及生民”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