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财尽锱铢”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民财尽锱铢”出自哪首诗?

答案:民财尽锱铢”出自: 宋代 黄履 《次韵全玉游永庆寺观陈井》, 是一首五言诗, 诗句拼音为: mín cái jìn zī zhū ,诗句平仄: 平平仄平平

问题2:“民财尽锱铢”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民财尽锱铢”的上一句是: 如鱼自中溃 , 诗句拼音为: rú yú zì zhōng kuì ,诗句平仄: 平平仄平平

问题3:“民财尽锱铢”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民财尽锱铢”的下一句是: 民命轻草芥 , 诗句拼音为: mín mìng qīng cǎo jiè ,诗句平仄:平仄○仄仄

“民财尽锱铢”全诗

次韵全玉游永庆寺观陈井 (cì yùn quán yù yóu yǒng qìng sì guàn chén jǐng)

朝代:宋    作者: 黄履

西北有招提,洒然尘垢外。
兹游久未遑,欣与高轩会。
邃室俨图画,危亭隠松桧。
逍遥步荒径,蓊密拂轻盖。
开冬含余清,幽律惊爽籁。
行行转城隅,亭午云容晦。
六朝三百秋,览迹增悲慨。
金舆成寒灰,簪笏散烟霭。
龙沈景阳井,栏刻惟存戒。
更余三品石,默默冷相对。
我视此邦倾,如鱼自中溃。
民财尽锱铢,民命轻草芥。
三阁与十宾,积累成大憝。
昔人赋黍离,摇摇发行迈。
偶来牵我思,已涉南荣诫。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仄,平平仄平仄。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仄。
平平平平平,平仄平仄仄。
○○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平平平,平仄仄平仄。
平○仄平仄,平仄平平仄。
○平○仄仄,仄仄仄○仄。
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
○仄仄仄平,仄仄平仄仄。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
仄平○仄○,仄仄平平仄。

xī běi yǒu zhāo tí , sǎ rán chén gòu wài 。
zī yóu jiǔ wèi huáng , xīn yǔ gāo xuān huì 。
suì shì yǎn tú huà , wēi tíng yǐn sōng guì 。
xiāo yáo bù huāng jìng , wěng mì fú qīng gài 。
kāi dōng hán yú qīng , yōu lǜ jīng shuǎng lài 。
xíng xíng zhuǎn chéng yú , tíng wǔ yún róng huì 。
liù cháo sān bǎi qiū , lǎn jì zēng bēi kǎi 。
jīn yú chéng hán huī , zān hù sàn yān ǎi 。
lóng shěn jǐng yáng jǐng , lán kè wéi cún jiè 。
gèng yú sān pǐn shí , mò mò lěng xiāng duì 。
wǒ shì cǐ bāng qīng , rú yú zì zhōng kuì 。
mín cái jìn zī zhū , mín mìng qīng cǎo jiè 。
sān gé yǔ shí bīn , jī lěi chéng dà duì 。
xī rén fù shǔ lí , yáo yáo fā xíng mài 。
ǒu lái qiān wǒ sī , yǐ shè nán róng jiè 。

“民财尽锱铢”繁体原文

次韵全玉遊永慶寺觀陳井

西北有招提,洒然塵垢外。
茲遊久未遑,欣與高軒會。
邃室儼圖畫,危亭隠松檜。
逍遥步荒徑,蓊密拂輕蓋。
開冬含餘清,幽律驚爽籟。
行行轉城隅,亭午雲容晦。
六朝三百秋,覽迹增悲慨。
金輿成寒灰,簪笏散煙靄。
龍沈景陽井,欄刻惟存戒。
更餘三品石,默默冷相對。
我視此邦傾,如魚自中潰。
民財盡錙銖,民命輕草芥。
三閣與十賓,積累成大憝。
昔人賦黍離,摇摇發行邁。
偶來牽我思,已涉南榮誡。

“民财尽锱铢”韵律对照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
西北有招提,洒然尘垢外。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兹游久未遑,欣与高轩会。

仄仄仄平仄,平平仄平仄。
邃室俨图画,危亭隠松桧。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仄。
逍遥步荒径,蓊密拂轻盖。

平平平平平,平仄平仄仄。
开冬含余清,幽律惊爽籁。

○○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行行转城隅,亭午云容晦。

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
六朝三百秋,览迹增悲慨。

平平平平平,平仄仄平仄。
金舆成寒灰,簪笏散烟霭。

平○仄平仄,平仄平平仄。
龙沈景阳井,栏刻惟存戒。

○平○仄仄,仄仄仄○仄。
更余三品石,默默冷相对。

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我视此邦倾,如鱼自中溃。

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
民财尽锱铢,民命轻草芥。

○仄仄仄平,仄仄平仄仄。
三阁与十宾,积累成大憝。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
昔人赋黍离,摇摇发行迈。

仄平○仄○,仄仄平平仄。
偶来牵我思,已涉南荣诫。

“民财尽锱铢”全诗注音

xī běi yǒu zhāo tí , sǎ rán chén gòu wài 。

西北有招提,洒然尘垢外。

zī yóu jiǔ wèi huáng , xīn yǔ gāo xuān huì 。

兹游久未遑,欣与高轩会。

suì shì yǎn tú huà , wēi tíng yǐn sōng guì 。

邃室俨图画,危亭隠松桧。

xiāo yáo bù huāng jìng , wěng mì fú qīng gài 。

逍遥步荒径,蓊密拂轻盖。

kāi dōng hán yú qīng , yōu lǜ jīng shuǎng lài 。

开冬含余清,幽律惊爽籁。

xíng xíng zhuǎn chéng yú , tíng wǔ yún róng huì 。

行行转城隅,亭午云容晦。

liù cháo sān bǎi qiū , lǎn jì zēng bēi kǎi 。

六朝三百秋,览迹增悲慨。

jīn yú chéng hán huī , zān hù sàn yān ǎi 。

金舆成寒灰,簪笏散烟霭。

lóng shěn jǐng yáng jǐng , lán kè wéi cún jiè 。

龙沈景阳井,栏刻惟存戒。

gèng yú sān pǐn shí , mò mò lěng xiāng duì 。

更余三品石,默默冷相对。

wǒ shì cǐ bāng qīng , rú yú zì zhōng kuì 。

我视此邦倾,如鱼自中溃。

mín cái jìn zī zhū , mín mìng qīng cǎo jiè 。

民财尽锱铢,民命轻草芥。

sān gé yǔ shí bīn , jī lěi chéng dà duì 。

三阁与十宾,积累成大憝。

xī rén fù shǔ lí , yáo yáo fā xíng mài 。

昔人赋黍离,摇摇发行迈。

ǒu lái qiān wǒ sī , yǐ shè nán róng jiè 。

偶来牵我思,已涉南荣诫。

“民财尽锱铢”全诗翻译

译文:
西北有一个寺庙,它宛如一颗洒扫尘垢的明珠。
我来此游历已久,但一直未能得闲,今日欣然与高轩相会。
深邃的房室中陈设着精美的图画,高耸的亭台旁遮蔽着参天的松树和桧木。
我在这荒僻小径上漫步,四周蓊郁茂密的植物轻拂着我的轻罩。
初冬时节,清寒的气息中弥漫着淡淡余香,幽远的琴声令人心神俱爽。
行走于城隅的小巷,午后的云朵显得有些昏暗。
经过六朝三百年的沧桑变迁,观看这一切历史遗迹使我更增悲愤之情。
皇帝的金舆已经化为寒灰,王侯的簪笏散布在烟霭之间。
龙潜景阳井的雕栏上刻着唯一留存的戒言,提醒着人们应该警醒。
另外三块品级的石碑,默默地冷冷相对。
我眼中看着这个国家正在走向灭亡,就像一条鱼自我毁灭于鱼缸中。
人民的财富被不断掠夺,人民的生命变得轻于鸿毛。
官员的三阁十宾,积累成了巨大的祸害。
古人曾赋诗《黍离》以告离散之苦,摇摇欲坠地行进。
偶然间来到这里,让我深思,已经涉足南荣诫的境地。


总结:全文:在西北的一处寺庙,环境清幽,但社会却陷入动荡。主人公游历许久,却始终不能得到喘息之机,直到今日与友人高轩相会。寺庙内陈设精美,周围的亭台和松桧掩映其中。主人公漫步于郁郁葱葱的小径,感受着初冬的清寒和幽远的琴音。历经数百年的沧桑,城隅的小巷略显昏暗,使人感叹历史的变迁。古老的金舆已化为寒灰,簪笏散落在烟霭之间。景阳井边的龙刻戒言提醒人们应当警醒。此外,还有三块冷冷相对的品级石碑。主人公观察到国家的衰落,形势堪忧。人民财富被掠夺,生命不受重视。官员的腐败导致了巨大的祸害。主人公回忆古人赋诗《黍离》表达离散之苦。偶然间来到这里,让他深思人生,认识到已经涉足南荣诫的境地。整篇文章透露着对时局的忧虑和对社会现状的批评。

“民财尽锱铢”总结赏析

《次韵全玉游永庆寺观陈井》是黄履所作,这首诗可以用以下标签来描述:抒情、古迹、社会。
赏析:
这首诗以游览永庆寺观陈井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忧虑。诗人通过描写景物和历史背景,表达了他对社会变迁和时局的忧虑之情。
诗的前半部分描写了诗人的游览,他描述了招提寺的宁静和高轩的欣逢,展示了他对这个地方的喜爱。透过室内图画和危亭松桧的描写,诗人营造出一幅幽静而美丽的画面。
然而,诗的后半部分开始表达诗人的忧虑。他提到了金舆成寒灰,簪笏散烟霭,意指昔日的荣华已然消散。诗人还提到了景阳井,栏刻存戒,以及三品石,暗示了历史的深远和文化的传承。他用“如鱼自中溃”的比喻来表达对国家衰落的担忧,民生困苦和官员的贪污腐败也在诗中得以体现。
最后,诗人回顾了历史,提到了昔人赋黍离的典故,以及自己的南荣诫之行。通过这些历史回顾,诗人呼吁人们珍惜历史,反思社会的问题,并寄托了对国家前途的期望。
这首诗通过对景物和历史的巧妙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变迁和国家命运的思考,是一首充满抒情和深刻内涵的佳作。

“民财尽锱铢”诗句作者黄履介绍:

黄履,字安中,邵武(今属福建)人。仁宗嘉佑二年(一○五七)进士(明嘉靖《邵武府志》卷八),调南京法曹。擢监察御史,改崇政殿说书兼知谏院。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同修国史。迁御史中丞。哲宗即位,爲翰林学士。出知越州,历知舒、洪、苏、鄂、青州,江宁、应天、颍昌府。绍圣初,拜尚书右丞,罢知亳州。徽宗立,召爲资政殿学士兼侍读。晚年提举太一宫,卒。《东都事略》卷九六、《宋史》卷三二八有传。今录诗二十一首。更多...

“民财尽锱铢”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