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全唐诗 >诗词名句 > 野望 > 南浦清江万里桥

“南浦清江万里桥”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南浦清江万里桥”出自哪首诗?

答案:南浦清江万里桥”出自: 唐代 杜甫 《野望》, 是一首七言诗, 诗句拼音为: nán pǔ qīng jiāng wàn lǐ qiáo ,诗句平仄: 平仄平平仄仄平

问题2:“南浦清江万里桥”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南浦清江万里桥”的上一句是: 西山白雪三奇戍 , 诗句拼音为:xī shān bái xuě sān qí shù ,诗句平仄: 平仄平平仄仄平

问题3:“南浦清江万里桥”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南浦清江万里桥”的下一句是: 海内风尘诸弟隔 , 诗句拼音为: hǎi nèi fēng chén zhū dì gé ,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南浦清江万里桥”全诗

野望 (yě wàng)

朝代:唐    作者: 杜甫

西山白雪三奇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唯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荅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xī shān bái xuě sān qí shù , nán pǔ qīng jiāng wàn lǐ qiáo 。
hǎi nèi fēng chén zhū dì gé , tiān yá tì lèi yī shēn yáo 。
wéi jiāng chí mù gòng duō bìng , wèi yǒu juān āi dá shèng cháo 。
kuà mǎ chū jiāo shí jí mù , bù kān rén shì rì xiāo tiáo 。

“南浦清江万里桥”繁体原文

野望

西山白雪三奇戍,南浦清江萬里橋。
海內風塵諸弟隔,天涯涕淚一身遙。
唯將遲暮供多病,未有涓埃荅聖朝。
跨馬出郊時極目,不堪人事日蕭條。

“南浦清江万里桥”韵律对照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西山白雪三奇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仄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唯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荅圣朝。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南浦清江万里桥”全诗注音

xī shān bái xuě sān qí shù , nán pǔ qīng jiāng wàn lǐ qiáo 。

西山白雪三奇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hǎi nèi fēng chén zhū dì gé , tiān yá tì lèi yī shēn yáo 。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wéi jiāng chí mù gòng duō bìng , wèi yǒu juān āi dá shèng cháo 。

唯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荅圣朝。

kuà mǎ chū jiāo shí jí mù , bù kān rén shì rì xiāo tiáo 。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南浦清江万里桥”全诗翻译

译文:
西山终年积雪,三城都有重兵驻防;南郊外的万里桥,跨过泱泱的锦江。
海内连年战乱,几个兄弟音讯阻隔;彼此天涯海角,只我一人好不凄怆?
惟将迟暮的年光,交与多病的身躯;至今无点滴功德,报答贤明的圣皇。
我独自地骑马郊游,常常极目远望,世事一天天萧条,真叫人不堪想象。

注释:
⑴西山:在成都西,主峰雪岭终年积雪。三城:指松(今四川松潘县)、维(故城在今四川理县西)、保(故城在理县新保关西北)三州。城,一作“年”,一作“奇”。戍:防守。三城为蜀边要镇,吐蕃时相侵犯,故驻军守之。
⑵南浦:南郊外水边地。清江:指锦江。万里桥:在成都城南。蜀汉费祎访问吴国,临行时曾对诸葛亮说:“万里之行,始于此桥。”这两句写望。
⑶风尘:指安史之乱导致的连年战火。诸弟:杜甫四弟:颖、观、丰、占。只杜占随他入蜀,其他三弟都散居各地。
⑷迟暮:这时杜甫年五十。供多病:交给多病之身了。供,付托。
⑸涓埃:滴水、微尘,指毫末之微。
⑹日:一作“自”。


“南浦清江万里桥”总结赏析

鉴赏:

  诗以“野望”为题 ,是诗人跃马出郊时感伤时局、怀念诸弟的自我写照。

  首两句写野望时所见西山和锦江。西山主峰终年积雪,因此以“白雪”形容。三城,在当时驻军严防吐蕃入侵,是蜀地要镇。

  中间四句是野望时触发的有关国家和个人的感怀。三四句由战乱推出怀念诸弟,自伤流落的情思。海内外处处烽火,诸弟流散,此时“一身遥”客西蜀,如在天之一涯。诗人怀念家国,不禁“涕泪”横流。真情实感尽皆吐露不由人不感动。

  五六句又由“ 天涯”“一身”引出残年“多病”,“未”贡微力,无补“圣朝”的内愧。杜甫时年五十,因此说已入“迟暮”之年。他叹息说:我只有将暮年付诸给“多病”之身,但“未有”丝毫贡献,报答“圣朝”,是很感惭愧的。

  杜甫虽流落西蜀,而报效李唐王朝之心,却始终未改,足见他的爱国意识是很强烈的。中间四句,由于连用对偶尔将诗人的家国之忧,身世之感,特别是报效李唐王朝之心,艺术地得到有效概括。

  七八句最后点出“野望”的方式和深沉的忧虑。“人事”,人世间的事。由于当时西山三城列兵防戍,蜀地百姓赋役负担沉重,杜甫深为民不堪命而对世事产生“日” 转“萧条”的隐忧。这是结句用意所在。诗人从草堂“跨马”,走“出”南“郊”,纵目四“望”。“ 南浦清江万里桥”是近望之景。“西山白雪三城戍 ”,是远望之景。他由“三城戍”引出成乱的感叹,由“万里桥”兴起出蜀之意。这是中间四句有关家国和个人忧念产生的原因。

  杜甫“跨马出郊 ”,“极目”四“望”,原本为了排遣郁闷 。但爱国爱民的感情,却驱迫他由“望 ”到的自然景观引出对国家大事、弟兄离别和个人经历的种种反思。一时间,报效国家、怀念骨肉和伤感疾病等等思想感情,集结心头。尤其为“迟暮”“多病”发愁,为“涓埃”未“答”抱愧。

  此诗前三联写野望时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即由向外观察转为向内审视。尾联才指出由外向到内向的原因。在艺术结构上,颇有控纵自如之妙。


创作背景:

  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夏天,诗人杜甫在朋友的资助下,在四川成都郊外的浣花溪畔盖了一间草堂,在饱经战乱之苦后,生活暂时得到了安宁,妻子儿女同聚一处,重新获得了天伦之乐。这首诗作于定居草堂的第二年(上元二年,761)。

“南浦清江万里桥”诗句作者杜甫介绍: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爲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後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爲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爲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於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历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於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於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爲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更多...

“南浦清江万里桥”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