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全宋诗 >诗词名句 > 过紫嵩庵 > 见山何必上高台

“见山何必上高台”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见山何必上高台”出自哪首诗?

答案:见山何必上高台”出自: 宋代 宋庠 《过紫嵩庵》, 是一首七言诗, 诗句拼音为: jiàn shān hé bì shàng gāo tái ,诗句平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

问题2:“见山何必上高台”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见山何必上高台”的上一句是: 新结禅庵当小斋 , 诗句拼音为:xīn jié chán ān dāng xiǎo zhāi ,诗句平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

问题3:“见山何必上高台”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见山何必上高台”的下一句是: 嵩岩更似知音赏 , 诗句拼音为: sōng yán gèng sì zhī yīn shǎng ,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见山何必上高台”全诗

过紫嵩庵 (guò zǐ sōng ān)

朝代:宋    作者: 宋庠

新结禅庵当小斋,见山何必上高台
嵩岩更似知音赏,雨罢先供翠色来。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

xīn jié chán ān dāng xiǎo zhāi , jiàn shān hé bì shàng gāo tái 。
sōng yán gèng sì zhī yīn shǎng , yǔ bà xiān gòng cuì sè lái 。

“见山何必上高台”繁体原文

過紫嵩菴

新結禪菴當小齋,見山何必上高臺。
嵩巖更似知音賞,雨罷先供翠色來。

“见山何必上高台”韵律对照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新结禅庵当小斋,见山何必上高台。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
嵩岩更似知音赏,雨罢先供翠色来。

“见山何必上高台”全诗注音

xīn jié chán ān dāng xiǎo zhāi , jiàn shān hé bì shàng gāo tái 。

新结禅庵当小斋,见山何必上高台。

sōng yán gèng sì zhī yīn shǎng , yǔ bà xiān gòng cuì sè lái 。

嵩岩更似知音赏,雨罢先供翠色来。

“见山何必上高台”全诗翻译

译文:
新建的结禅庵正在进行小斋,为什么非要上高台才能看到山景呢?嵩岩更像是一个懂得欣赏的知音,雨停之后首先呈现给我们的是青翠的景色。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山水的赞美和欣赏之情。诗中提到的结禅庵是一个新建的庙宇,而作者认为,不必登上高台也能欣赏到山景的美妙。嵩岩被描绘为一个懂得赏识山水之美的知音,它给人们带来了青翠的景色,雨后初霁时,美丽的景色呈现在我们眼前。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美的追求。

“见山何必上高台”诗句作者宋庠介绍:

宋庠(九九六~一○六六),字公序,原名郊,入仕後改名庠。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後徙安州之安陆(今属湖北)。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进士,初仕襄州通判,召直史馆,历三司户部判官、同修起居注、左正言、翰林学士、参知政事、枢密使,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深爲仁宗亲信。庆历三年(一○四三)因其子与匪人交结,出知河南府,徙知许州、河阳。不久召回任枢密使,与副使程戡不协,再出知郑州、相州。英宗即位,改知亳州,以司空致仕。治平三年卒,年七十一。谥元献。宋庠与其弟祁均以文学知名,有集四十四卷,已散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得宋庠诗文,编爲《元宪集》四十卷。事见王珪《华阳集》卷四八《宋元宪公神道碑》,《宋史》卷二八四有传。 宋庠诗,以武英殿聚珍版丛书《元宪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及诸书散见的宋庠诗,编定十四卷。另辑得集外诗七首,附于卷末。更多...

“见山何必上高台”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