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鞋与竹杖”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芒鞋与竹杖”出自哪首诗?

答案:芒鞋与竹杖”出自: 宋代 苏过 《和毋仲山雨後 其三》, 是一首五言诗, 诗句拼音为: máng xié yǔ zhú zhàng ,诗句平仄: 平平仄仄仄

问题2:“芒鞋与竹杖”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芒鞋与竹杖”的上一句是: 不畏城闉阻 , 诗句拼音为: bù wèi chéng yīn zǔ ,诗句平仄: 平平仄仄仄

问题3:“芒鞋与竹杖”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芒鞋与竹杖”的下一句是: 穿泥未为苦 , 诗句拼音为: chuān ní wèi wèi kǔ ,诗句平仄:○○仄平仄

“芒鞋与竹杖”全诗

和毋仲山雨後 其三 (hé wú zhòng shān yǔ hòu qí sān)

朝代:宋    作者: 苏过

西湖跬可至,不畏城闉阻。
芒鞋与竹杖,穿泥未为苦。
清波暗萍藻,中无芙蕖吐。
骤雨真可人,新荷亦掀舞。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仄,○○仄平仄。
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
仄仄平仄平,平○仄平仄。

xī hú kuǐ kě zhì , bù wèi chéng yīn zǔ 。
máng xié yǔ zhú zhàng , chuān ní wèi wèi kǔ 。
qīng bō àn píng zǎo , zhōng wú fú qú tǔ 。
zhòu yǔ zhēn kě rén , xīn hé yì xiān wǔ 。

“芒鞋与竹杖”繁体原文

和毋仲山雨後 其三

西湖跬可至,不畏城闉阻。
芒鞋與竹杖,穿泥未爲苦。
清波暗萍藻,中無芙蕖吐。
驟雨真可人,新荷亦掀舞。

“芒鞋与竹杖”韵律对照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
西湖跬可至,不畏城闉阻。

平平仄仄仄,○○仄平仄。
芒鞋与竹杖,穿泥未为苦。

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
清波暗萍藻,中无芙蕖吐。

仄仄平仄平,平○仄平仄。
骤雨真可人,新荷亦掀舞。

“芒鞋与竹杖”全诗注音

xī hú kuǐ kě zhì , bù wèi chéng yīn zǔ 。

西湖跬可至,不畏城闉阻。

máng xié yǔ zhú zhàng , chuān ní wèi wèi kǔ 。

芒鞋与竹杖,穿泥未为苦。

qīng bō àn píng zǎo , zhōng wú fú qú tǔ 。

清波暗萍藻,中无芙蕖吐。

zhòu yǔ zhēn kě rén , xīn hé yì xiān wǔ 。

骤雨真可人,新荷亦掀舞。

“芒鞋与竹杖”全诗翻译

译文:
西湖一小步即可抵达,不惧城墙的阻挡。穿着草编芒鞋,手持竹杖,走在泥泞中也不觉得辛苦。湖水清澈,浮萍和水草隐约可见,但其中并没有盛开的莲花。突然的雨来得真是令人心旷神怡,湖面上的嫩荷也因雨势翻起了优美的舞蹈。
全文反映了作者对西湖美景的描绘,以及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西湖景色优美宜人,即使有些阻碍,也不能阻挡作者前往欣赏的决心。描述中充满着对细节的观察和感受,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赞叹。

“芒鞋与竹杖”总结赏析

这首《和毋仲山雨後 其三》是苏过的诗作。这首诗以描写雨后的西湖景色为主题,通过诗人的亲身感受,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机。以下是赏析:
在第一句中,诗人提到西湖的美景近在咫尺,即使有城闉的阻隔,也不会让人畏惧。这里西湖被描绘为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城闉成了无足轻重的障碍。
接着,诗人描述自己穿着芒鞋,手持竹杖,即使穿越泥泞的路途,也不觉得艰辛。这展示了诗人坚韧不拔的品质,也暗示了他对自然的热爱,愿意不顾一切地亲近大自然。
第三句中,清波暗示着湖水的澄清,而没有芙蕖吐则表明湖中尚未开放的花朵。这里透露出一种静谧的景象,等待着新的生长。
最后,诗人突然描述了一场骤雨,这雨意味着清新,也代表了大自然的生命力。新荷被雨水冲刷,仿佛也跟随着雨舞动。这一景象象征着生命的重生和欣欣向荣。

“芒鞋与竹杖”诗句作者苏过介绍:

苏过(一○七二~一一二三),字叔党,号斜川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轼第三子。哲宗元佑六年(一○九一),曾应礼部试,未第。绍圣元年(一○九四),轼谪惠州,四年,复谪儋州,皆随行。元符三年(一一○○),随父北归。轼卒後,依叔父辙居颍昌。营湖阴地数亩,名爲小斜川。徽宗政和二年(一一一二),监太原税。五年,知郾城。宣和五年,通判定州,卒。有《斜川集》二十卷(此据《宋史》本传,他书着录均爲十卷),已佚。清乾隆时人吴长元得旧钞残本,并从他书纂辑,厘爲六卷,其中诗三卷。事见《永乐大典》卷二四○一引《宋故通直郎眉山苏叔党墓志铭》,《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过诗,以《知不斋丛书》本爲底本,校以清乾隆武进赵氏刊本(简称赵本),清旧抄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卷。更多...

“芒鞋与竹杖”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