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策已应思贾让”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三策已应思贾让”出自哪首诗?

答案:三策已应思贾让”出自: 宋代 苏轼 《庚辰岁人日作时闻黄河已复北流老臣旧数论此今斯言乃验二首 其一》, 是一首七言诗, 诗句拼音为: sān cè yǐ yìng sī jiǎ ràng ,诗句平仄: 仄仄仄平平仄仄

问题2:“三策已应思贾让”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三策已应思贾让”的上一句是: 归路犹欣过鬼门 , 诗句拼音为: guī lù yóu xīn guò guǐ mén ,诗句平仄: 仄仄仄平平仄仄

问题3:“三策已应思贾让”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三策已应思贾让”的下一句是: 孤忠终未赦虞翻 , 诗句拼音为: gū zhōng zhōng wèi shè yú fān ,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三策已应思贾让”全诗

庚辰岁人日作时闻黄河已复北流老臣旧数论此今斯言乃验二首 其一 (gēng chén suì rén rì zuò shí wén huáng hé yǐ fù běi liú lǎo chén jiù shù lùn cǐ jīn sī yán nǎi yàn èr shǒu qí yī)

朝代:宋    作者: 苏轼

老去仍栖隔海村,梦中时见作诗孙。
天涯已惯逢人日,归路犹欣过鬼门。
三策已应思贾让,孤忠终未赦虞翻。
典衣剩买河源米,屈指新篘作上元。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lǎo qù réng qī gé hǎi cūn , mèng zhōng shí jiàn zuò shī sūn 。
tiān yá yǐ guàn féng rén rì , guī lù yóu xīn guò guǐ mén 。
sān cè yǐ yìng sī jiǎ ràng , gū zhōng zhōng wèi shè yú fān 。
diǎn yī shèng mǎi hé yuán mǐ , qū zhǐ xīn chōu zuò shàng yuán 。

“三策已应思贾让”繁体原文

庚辰歲人日作時聞黄河已復北流老臣舊數論此今斯言乃驗二首 其一

老去仍棲隔海村,夢中時見作詩孫。
天涯已慣逢人日,歸路猶欣過鬼門。
三策已應思賈讓,孤忠終未赦虞翻。
典衣剩買河源米,屈指新篘作上元。

“三策已应思贾让”韵律对照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老去仍栖隔海村,梦中时见作诗孙。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天涯已惯逢人日,归路犹欣过鬼门。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三策已应思贾让,孤忠终未赦虞翻。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典衣剩买河源米,屈指新篘作上元。

“三策已应思贾让”全诗注音

lǎo qù réng qī gé hǎi cūn , mèng zhōng shí jiàn zuò shī sūn 。

老去仍栖隔海村,梦中时见作诗孙。

tiān yá yǐ guàn féng rén rì , guī lù yóu xīn guò guǐ mén 。

天涯已惯逢人日,归路犹欣过鬼门。

sān cè yǐ yìng sī jiǎ ràng , gū zhōng zhōng wèi shè yú fān 。

三策已应思贾让,孤忠终未赦虞翻。

diǎn yī shèng mǎi hé yuán mǐ , qū zhǐ xīn chōu zuò shàng yuán 。

典衣剩买河源米,屈指新篘作上元。

“三策已应思贾让”全诗翻译

译文:
老年时期依然居住在隔海的村庄,偶尔在梦中能见到作诗的孙子。
生活在天涯,习惯每日与人相遇,但回家的路上仍然欣喜地经过鬼门关。
三次进谏都被贾让所嘲笑,但孤独的忠诚却始终没有得到虞翻的赦免。
购买了河源米的粮食,剩下的钱用来买了新的篘,准备用于上元节的庆祝。

“三策已应思贾让”总结赏析

赏析:这首诗是苏轼的《庚辰岁人日作时闻黄河已复北流老臣旧数论此今斯言乃验二首》之一,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日渐老去、思考生命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历史典故的巧妙应用。
首先,诗人描述了自己的年岁已经老去,身处遥远的地方,时常在梦中创作诗歌,这种境遇让他感到孤寂,但也有欣慰之处,因为他在这个世界上仍然能够与人相遇,度过人生的每一天。
接着,诗人提到了黄河已经复原北流的消息,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事件。他用这个历史事件来象征生命的变迁和不确定性。黄河的变化让他联想到人生的无常,正如黄河可以改道北流一样,人生也会有不可预测的变化。
在诗的后半部分,苏轼引用了贾让和虞翻这两位古代忠臣的名字,表达了自己对忠诚的思考。他认为,无论怎样忠诚于国家和原则,有些人可能永远不会得到赦免。这也暗示了他对自己的忠诚和坚守。
最后,诗人提到自己买了一件新衣服,但却只能剩下买河源米,这种生活的朴素和简单暗示了他的淡然态度和对物质的不重视。他在上元节这一时刻创作新诗,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相对比。

“三策已应思贾让”诗句作者苏轼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佑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历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台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佑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历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於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於仁宗景佑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谥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後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乾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後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後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後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乾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采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佑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更多...

“三策已应思贾让”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