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光阴又四春”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八八光阴又四春”出自哪首诗?

答案:八八光阴又四春”出自: 宋代 曹勋 《戏示子舍二首 其一》, 是一首七言诗, 诗句拼音为: bā bā guāng yīn yòu sì chūn ,诗句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问题2:“八八光阴又四春”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 没有上一句,“八八光阴又四春”已经是第一句了。

问题3:“八八光阴又四春”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八八光阴又四春”的下一句是: 同柈殊少去年人 , 诗句拼音为: tóng pán shū shǎo qù nián rén ,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八八光阴又四春”全诗

戏示子舍二首 其一 (xì shì zǐ shè èr shǒu qí yī)

朝代:宋    作者: 曹勋

八八光阴又四春,同柈殊少去年人。
不妨诸子频修供,莫厌击鲜休说贫。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

bā bā guāng yīn yòu sì chūn , tóng pán shū shǎo qù nián rén 。
bù fáng zhū zǐ pín xiū gòng , mò yàn jī xiān xiū shuō pín 。

“八八光阴又四春”繁体原文

戲示子舍二首 其一

八八光陰又四春,同柈殊少去年人。
不妨諸子頻修供,莫厭擊鮮休說貧。

“八八光阴又四春”韵律对照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
八八光阴又四春,同柈殊少去年人。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
不妨诸子频修供,莫厌击鲜休说贫。

“八八光阴又四春”全诗注音

bā bā guāng yīn yòu sì chūn , tóng pán shū shǎo qù nián rén 。

八八光阴又四春,同柈殊少去年人。

bù fáng zhū zǐ pín xiū gòng , mò yàn jī xiān xiū shuō pín 。

不妨诸子频修供,莫厌击鲜休说贫。

“八八光阴又四春”全诗翻译

译文:

八十八个春秋又过去了四个春天,同学们的情况各异,与去年相比有些人不见了。
不妨让众多学子经常做善事,不要厌烦,频繁地向贫苦的人传授鲜活的知识。

总结:

这首诗通过描绘时间的流逝,人生的变迁,以及学子们的行为来表达一种教育观和人生态度。八十八个春秋代表光阴的流逝,四个春天表示时间的短暂。与往年相比,同学们各有不同的境遇,有些人已经离去,表现出学生在求学过程中所面临的变化。诗人呼吁学子们要常常参与善行,不厌其烦地帮助贫困的人,并频繁传授新鲜的知识给他人。这种态度反映了崇尚善行和乐于助人的传统价值观,也强调了持续学习和不断传承的重要性。

“八八光阴又四春”总结赏析

赏析:这首诗是曹勋的《戏示子舍二首》之一,描写了光阴的流逝和友情的珍贵。诗人首先提到了八八光阴已经过去了四个春天,光阴如梭,时间飞逝。他说与往年相比,一些朋友已经离世,留下了许多不再见面的空虚。
接着诗人提到了“不妨诸子频修供”,这里的“诸子”指的是友人,意味着大家应该一起珍惜时间,多次相聚。他又说“莫厌击鲜休说贫”,表达了不要因为贫穷而厌弃友情,要珍惜友情,不论贫富都应该保持联系和交往。
这首诗通过对光阴流逝和友情的思考,表达了珍惜时间和友情的重要性。

“八八光阴又四春”诗句作者曹勋介绍:

曹勋(一○九八?~一一七四),字公显,一作功显,阳翟(今河南禹州)人。以恩补承信郎,徽宗宣和五年(一一二三)赐同进士出身(《嘉定赤城志》卷三四),仍爲武官。靖康之变从徽宗北迁,至燕山,受密旨间行诣康王。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至南京,以建言忤执政,出於外。绍兴十一年(一一四一),副刘光远使金,中途还,又充馆伴副使。未几,爲报谢副使使金,十二年至金,得请还梓宫及太后。十三年,兼枢密副都承旨。十五年奉祠。二十五年,起知合门事兼干办皇城司。二十九年,再爲称谢副使使金。三十年,提举万寿观(《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四一、一四二、一四四、一五○、一五三、一七○、一八五)。孝宗乾道七年(一一七一)起提举皇城司(《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七之八二)。淳熙元年卒,年七十余。遗着由子耜辑爲《松隠集》,《宋史·艺文志》着录爲四十卷。事见《攻媿集》卷五二《曹忠靖公松隠集序》,《宋史》卷三七九有传。 曹勋诗,以《嘉业堂丛书》据旧刻本所刊《松隠文集》爲底本,校以旧钞本(藏上海图书馆)、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四库本多残,且佚原书第十四卷(实佚大部分,卷中几首诗并入第十三卷),而旧抄本第十四卷亦与底本全异。因彼此都不明所自,兹将旧钞本第十四卷诗编爲第二十四卷。新辑集外诗附於卷末。更多...

“八八光阴又四春”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