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全宋诗 >诗词名句 > 即心是佛颂 > 内外圆通到处通

“内外圆通到处通”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内外圆通到处通”出自哪首诗?

答案:内外圆通到处通”出自: 宋代 张伯端 《即心是佛颂》, 是一首七言诗, 诗句拼音为: nèi wài yuán tōng dào chù tōng ,诗句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问题2:“内外圆通到处通”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内外圆通到处通”的上一句是: 难取难舍难听望 , 诗句拼音为: nán qǔ nán shè nán tīng wàng ,诗句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问题3:“内外圆通到处通”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内外圆通到处通”的下一句是: 一佛国在一沙中 , 诗句拼音为: yī fó guó zài yī shā zhōng ,诗句平仄:仄仄仄仄仄平○

“内外圆通到处通”全诗

即心是佛颂 (jí xīn shì fó sòng)

朝代:宋    作者: 张伯端

佛即心兮心即佛,心佛从来皆妄物。
若知无佛复无心,始是真如法身佛。
法身佛,没模样,一颗圆光含万象。
无体之体即真体,无相之相即实相。
非色非空非不空,不动不静不来往。
无异无同无有无,难取难舍难听望。
内外圆通到处通,一佛国在一沙中。
一粒沙含大千界,一个身心万个同。
知之须会无心法,不染不滞为浄业。
善恶千端无所为,便是南无及迦叶。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
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仄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
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仄。
平仄平平平仄平,○仄○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仄仄。
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fó jí xīn xī xīn jí fó , xīn fó cóng lái jiē wàng wù 。
ruò zhī wú fó fù wú xīn , shǐ shì zhēn rú fǎ shēn fó 。
fǎ shēn fó , méi mú yàng , yī kē yuán guāng hán wàn xiàng 。
wú tǐ zhī tǐ jí zhēn tǐ , wú xiāng zhī xiāng jí shí xiāng 。
fēi sè fēi kōng fēi bù kōng , bù dòng bù jìng bù lái wǎng 。
wú yì wú tóng wú yǒu wú , nán qǔ nán shè nán tīng wàng 。
nèi wài yuán tōng dào chù tōng , yī fó guó zài yī shā zhōng 。
yī lì shā hán dà qiān jiè , yí gè shēn xīn wàn gè tóng 。
zhī zhī xū huì wú xīn fǎ , bù rǎn bù zhì wèi jìng yè 。
shàn è qiān duān wú suǒ wèi , biàn shì nán wú jí jiā yè 。

“内外圆通到处通”繁体原文

即心是佛頌

佛即心兮心即佛,心佛從來皆妄物。
若知無佛復無心,始是真如法身佛。
法身佛,沒模樣,一顆圓光含萬象。
無體之體即真體,無相之相即實相。
非色非空非不空,不動不靜不來往。
無異無同無有無,難取難捨難聽望。
內外圓通到處通,一佛國在一沙中。
一粒沙含大千界,一箇身心萬箇同。
知之須會無心法,不染不滯爲浄業。
善惡千端無所爲,便是南無及迦葉。

“内外圆通到处通”韵律对照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
佛即心兮心即佛,心佛从来皆妄物。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
若知无佛复无心,始是真如法身佛。

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法身佛,没模样,一颗圆光含万象。

平仄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
无体之体即真体,无相之相即实相。

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仄。
非色非空非不空,不动不静不来往。

平仄平平平仄平,○仄○仄○○仄。
无异无同无有无,难取难舍难听望。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仄平○。
内外圆通到处通,一佛国在一沙中。

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一粒沙含大千界,一个身心万个同。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仄仄。
知之须会无心法,不染不滞为浄业。

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善恶千端无所为,便是南无及迦叶。

“内外圆通到处通”全诗注音

fó jí xīn xī xīn jí fó , xīn fó cóng lái jiē wàng wù 。

佛即心兮心即佛,心佛从来皆妄物。

ruò zhī wú fó fù wú xīn , shǐ shì zhēn rú fǎ shēn fó 。

若知无佛复无心,始是真如法身佛。

fǎ shēn fó , méi mú yàng , yī kē yuán guāng hán wàn xiàng 。

法身佛,没模样,一颗圆光含万象。

wú tǐ zhī tǐ jí zhēn tǐ , wú xiāng zhī xiāng jí shí xiāng 。

无体之体即真体,无相之相即实相。

fēi sè fēi kōng fēi bù kōng , bù dòng bù jìng bù lái wǎng 。

非色非空非不空,不动不静不来往。

wú yì wú tóng wú yǒu wú , nán qǔ nán shè nán tīng wàng 。

无异无同无有无,难取难舍难听望。

nèi wài yuán tōng dào chù tōng , yī fó guó zài yī shā zhōng 。

内外圆通到处通,一佛国在一沙中。

yī lì shā hán dà qiān jiè , yí gè shēn xīn wàn gè tóng 。

一粒沙含大千界,一个身心万个同。

zhī zhī xū huì wú xīn fǎ , bù rǎn bù zhì wèi jìng yè 。

知之须会无心法,不染不滞为浄业。

shàn è qiān duān wú suǒ wèi , biàn shì nán wú jí jiā yè 。

善恶千端无所为,便是南无及迦叶。

“内外圆通到处通”全诗翻译

译文:
佛就是心,心就是佛,心和佛都是虚妄的事物。如果明白没有佛也没有心,那才是真正的如法身佛。

所谓如法身佛,没有具体的形态,只有一颗圆光包含着万象。无形之中即是真正的本体,无相之中即是实实在在的真相。不是色彩,不是空虚,不是非空,不是静止,也不是来去。

无异无同,无有无,难以捉摸,难以舍弃,难以听闻,难以观察。内外融通,到处都通,一个小小的沙粒中就包含了一个完整的佛国,一个个体身心中包含着无数众生。

明白这一点必须懂得无心之法,不被染污,不受困扰,成就纯净的善业。善恶千般变化,但自身无所作为,便是念诵南无及迦叶的境界。

全文

总结:

这段古文强调了佛与心的关系,指出二者都是虚妄之物。真正的佛是如法身佛,没有形态只有圆光。真相无形无相,不是色空不动静。内外融通,一个微小之处即可包含大千世界。理解无心之法,不受染污,不被困扰,达到纯净善业的境界。

“内外圆通到处通”诗句作者张伯端介绍:

张伯端,字平叔,後改名用诚,号紫阳真人,天台(今属浙江)人。少好学,游历四方。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应陆诜辟爲四川节度制置使安抚司参议。传说曾遇异人,授金丹药物火候之秘。八年,着《悟真篇》八十一章(《悟真篇》自序)。元丰中留偈而逝。事见《悟真篇注疏》附《直指详说·张真人本末》。《嘉定赤城志》卷三五有传。 张伯端诗,以影印明正统刊《道藏》洞真部方法类《修真十书·悟真篇》五卷本爲底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悟真篇注疏》(简称注疏本),《道藏》洞真部玉诀类《紫阳真人悟真篇拾遗》(简称拾遗),编爲三卷。更多...

“内外圆通到处通”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