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奎文绚丽藻”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奎文绚丽藻”出自哪首诗?

答案:奎文绚丽藻”出自: 宋代 程公许 《良月十六日以祈晴宿斋郊坛寺僧拉登梅岩读高孝两朝宸翰记事》, 是一首五言诗, 诗句拼音为: kuí wén xuàn lì zǎo ,诗句平仄: 平平仄仄仄

问题2:“奎文绚丽藻”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奎文绚丽藻”的上一句是: 勳华昔同来 , 诗句拼音为: xūn huá xī tóng lái ,诗句平仄: 平平仄仄仄

问题3:“奎文绚丽藻”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奎文绚丽藻”的下一句是: 山灵沐高泽 , 诗句拼音为: shān líng mù gāo zé ,诗句平仄:平平仄平仄

“奎文绚丽藻”全诗

良月十六日以祈晴宿斋郊坛寺僧拉登梅岩读高孝两朝宸翰记事 (liáng yuè shí liù rì yǐ qí qíng sù zhāi jiāo tán sì sēng lā dēng méi yán dú gāo xiào liǎng cháo chén hàn jì shì)

朝代:宋    作者: 程公许

祝册颁九重,郊丘以晴祷。
小臣职骏奔,单车倦涂潦。
崇阜踰巘崿,层坛敷秸藁。
中兴念经始,面势若天造。
涛云日两潮,幄雾山四抱。
袍毳亦可人,杖藜共幽讨。
枯梅傲岩晚,阴壑得寒早。
勳华昔同来,奎文绚丽藻
山灵沐高泽,虹彩轶晴昊。
苔蹊几窘步,椶干撑健倒。
嵌窦咽泉流,金石韵击考。
斋庐耿灯青,檐花垂带缟。
苦怜风力痴,未快霾阴扫。
排云出乌轮,测景进黄道。
六合还清明,烟霞愿投老。

仄仄平仄○,平平仄平仄。
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
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平仄,仄仄仄平仄。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
平仄仄仄平,仄平仄平仄。
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仄。
平平仄平平,平平仄仄仄。
平平仄平仄,○仄仄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
平平仄平平,平平平仄仄。
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
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仄。

zhù cè bān jiǔ chóng , jiāo qiū yǐ qíng dǎo 。
xiǎo chén zhí jùn bēn , dān chē juàn tú liáo 。
chóng fù yú yǎn è , céng tán fū jiē gǎo 。
zhōng xīng niàn jīng shǐ , miàn shì ruò tiān zào 。
tāo yún rì liǎng cháo , wò wù shān sì bào 。
páo cuì yì kě rén , zhàng lí gòng yōu tǎo 。
kū méi ào yán wǎn , yīn hè dé hán zǎo 。
xūn huá xī tóng lái , kuí wén xuàn lì zǎo 。
shān líng mù gāo zé , hóng cǎi yì qíng hào 。
tái qī jǐ jiǒng bù , zōng gān chēng jiàn dǎo 。
qiàn dòu yàn quán liú , jīn shí yùn jī kǎo 。
zhāi lú gěng dēng qīng , yán huā chuí dài gǎo 。
kǔ lián fēng lì chī , wèi kuài mái yīn sǎo 。
pái yún chū wū lún , cè jǐng jìn huáng dào 。
liù hé huán qīng míng , yān xiá yuàn tóu lǎo 。

“奎文绚丽藻”繁体原文

良月十六日以祈晴宿齋郊壇寺僧拉登梅巖讀高孝兩朝宸翰記事

祝冊頒九重,郊丘以晴禱。
小臣職駿奔,單車倦塗潦。
崇阜踰巘崿,層壇敷秸藁。
中興念經始,面勢若天造。
濤雲日兩潮,幄霧山四抱。
袍毳亦可人,杖藜共幽討。
枯梅傲巖晚,陰壑得寒早。
勳華昔同來,奎文絢麗藻。
山靈沐高澤,虹彩軼晴昊。
苔蹊幾窘步,椶榦撐健倒。
嵌竇咽泉流,金石韻擊考。
齋廬耿燈青,簷花垂带縞。
苦憐風力癡,未快霾陰掃。
排雲出烏輪,測景進黄道。
六合還清明,烟霞願投老。

“奎文绚丽藻”韵律对照

仄仄平仄○,平平仄平仄。
祝册颁九重,郊丘以晴祷。

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
小臣职骏奔,单车倦涂潦。

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崇阜踰巘崿,层坛敷秸藁。

○○仄平仄,仄仄仄平仄。
中兴念经始,面势若天造。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
涛云日两潮,幄雾山四抱。

平仄仄仄平,仄平仄平仄。
袍毳亦可人,杖藜共幽讨。

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仄。
枯梅傲岩晚,阴壑得寒早。

平平仄平平,平平仄仄仄。
勳华昔同来,奎文绚丽藻。

平平仄平仄,○仄仄平仄。
山灵沐高泽,虹彩轶晴昊。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苔蹊几窘步,椶干撑健倒。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
嵌窦咽泉流,金石韵击考。

平平仄平平,平平平仄仄。
斋庐耿灯青,檐花垂带缟。

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
苦怜风力痴,未快霾阴扫。

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
排云出乌轮,测景进黄道。

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仄。
六合还清明,烟霞愿投老。

“奎文绚丽藻”全诗注音

zhù cè bān jiǔ chóng , jiāo qiū yǐ qíng dǎo 。

祝册颁九重,郊丘以晴祷。

xiǎo chén zhí jùn bēn , dān chē juàn tú liáo 。

小臣职骏奔,单车倦涂潦。

chóng fù yú yǎn è , céng tán fū jiē gǎo 。

崇阜踰巘崿,层坛敷秸藁。

zhōng xīng niàn jīng shǐ , miàn shì ruò tiān zào 。

中兴念经始,面势若天造。

tāo yún rì liǎng cháo , wò wù shān sì bào 。

涛云日两潮,幄雾山四抱。

páo cuì yì kě rén , zhàng lí gòng yōu tǎo 。

袍毳亦可人,杖藜共幽讨。

kū méi ào yán wǎn , yīn hè dé hán zǎo 。

枯梅傲岩晚,阴壑得寒早。

xūn huá xī tóng lái , kuí wén xuàn lì zǎo 。

勳华昔同来,奎文绚丽藻。

shān líng mù gāo zé , hóng cǎi yì qíng hào 。

山灵沐高泽,虹彩轶晴昊。

tái qī jǐ jiǒng bù , zōng gān chēng jiàn dǎo 。

苔蹊几窘步,椶干撑健倒。

qiàn dòu yàn quán liú , jīn shí yùn jī kǎo 。

嵌窦咽泉流,金石韵击考。

zhāi lú gěng dēng qīng , yán huā chuí dài gǎo 。

斋庐耿灯青,檐花垂带缟。

kǔ lián fēng lì chī , wèi kuài mái yīn sǎo 。

苦怜风力痴,未快霾阴扫。

pái yún chū wū lún , cè jǐng jìn huáng dào 。

排云出乌轮,测景进黄道。

liù hé huán qīng míng , yān xiá yuàn tóu lǎo 。

六合还清明,烟霞愿投老。

“奎文绚丽藻”全诗翻译

译文:

祝册颁九重,郊丘在晴朗的天空下祷告。
小臣按职责奔走,独轮车在泥泞中劳累。
崇山阜高过岩崿,层层坛上摆放着秸秆和草。
中兴之时怀念经书的开端,庄严的气势宛如天地创造。
汹涌的波浪和飘渺的云彩日夜交替,薄雾笼罩着四座山峰。
华丽的衣袍和精美的毛毡,拄着杖和扶着藜杖,共同探讨幽深之事。
枯梅在峭壁上傲然绽放,阴谷在清晨得到寒意的拥抱。
昔日的功勋和华美的文彩一同降临,如同绚烂的花朵装点湖泊。
山灵受到高尚的祝福,虹彩跃然于晴朗的天空。
苔蹊几经窘迫的步履,椶木干坚持倒地。
隐匿的泉水从嵌在岩石中的窟窦中流淌,金石的音韵击打人的心扉。
斋室里的烛火明亮而清青,屋檐上的花朵垂下如同白带和绣带。
深感忧愁的风力无法驱散,未能将阴霾扫除。
排开云雾展现乌轮,勘察天文进入黄道。
六合大地再次清明,愿能投身于烟霞的古老岁月。

总结:

此诗写景抒怀,通过描绘郊外祭祀场面,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兴盛的期望以及对时光流转的深切感慨。诗人以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变幻和人事的荣辱,抒发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

“奎文绚丽藻”诗句作者程公许介绍:

程公许(一一八二~?),字季与,一字希颖,人称沧洲先生(《耻堂存稿》卷五《沧洲先生奏议序》)。眉州(今四川眉山县)人,寄籍叙州宣化(今四川宜宾西北)。宁宗嘉定四年(一二一一)进士。历华阳尉,绵州教授,知崇宁县,通判简州、施州。理宗端平初,授大理司直,迁太常博士。嘉熙元年(一二三七),迁秘书丞兼考功郎官,二年,因言事劾去。三年,以着作佐郎召,兼权尚书左郎官,累迁将作少监,兼国史馆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淳佑元年(一二四一)迁秘书少监,兼直学士院,拜太常少卿(《南宋馆阁续录》卷七、八)。出知袁州。以杜范荐,召拜宗正少卿,爲权幸所格,退处二年。擢起居郎兼直学士院,累官中书舍人,礼部侍郎。郑清之再相,屏居湖州四年。十一年,起知婺州(本集卷一三《宝庆府改建设厅记》),官终权刑部尚书,卒年七十余。有《尘缶文集》等,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沧洲尘缶编》十四卷,其中诗十一卷。《宋史》卷四一五有传。 程公许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二卷。更多...

“奎文绚丽藻”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