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不须传”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烽火不须传”出自哪首诗?

答案:烽火不须传”出自: 宋代 梅尧臣 《寄渭州经略王龙图》, 是一首五言诗, 诗句拼音为: fēng huǒ bù xū chuán ,诗句平仄: 平仄仄平平

问题2:“烽火不须传”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烽火不须传”的上一句是: 遥知玉关路 , 诗句拼音为: yáo zhī yù guān lù ,诗句平仄: 平仄仄平平

问题3:“烽火不须传”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 没有下一句,“烽火不须传”已经是最后一句了。

“烽火不须传”全诗

寄渭州经略王龙图 (jì wèi zhōu jīng lüè wáng lóng tú)

朝代:宋    作者: 梅尧臣

儒将一临塞,虏尘无犯边。
卷旗瞻汉地,收马入胡天。
练卒朝营鼓,鸣筝夜峡泉。
遥知玉关路,烽火不须传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rú jiàng yī lín sāi , lǔ chén wú fàn biān 。
juàn qí zhān hàn dì , shōu mǎ rù hú tiān 。
liàn zú cháo yíng gǔ , míng zhēng yè xiá quán 。
yáo zhī yù guān lù , fēng huǒ bù xū chuán 。

“烽火不须传”繁体原文

寄渭州經略王龍圖

儒將一臨塞,虜塵無犯邊。
卷旗瞻漢地,收馬入胡天。
練卒朝營鼓,鳴箏夜峽泉。
遥知玉關路,烽火不須傳。

“烽火不须传”韵律对照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儒将一临塞,虏尘无犯边。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卷旗瞻汉地,收马入胡天。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练卒朝营鼓,鸣筝夜峡泉。

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遥知玉关路,烽火不须传。

“烽火不须传”全诗注音

rú jiàng yī lín sāi , lǔ chén wú fàn biān 。

儒将一临塞,虏尘无犯边。

juàn qí zhān hàn dì , shōu mǎ rù hú tiān 。

卷旗瞻汉地,收马入胡天。

liàn zú cháo yíng gǔ , míng zhēng yè xiá quán 。

练卒朝营鼓,鸣筝夜峡泉。

yáo zhī yù guān lù , fēng huǒ bù xū chuán 。

遥知玉关路,烽火不须传。

“烽火不须传”全诗翻译

译文:
儒将一临塞,虏尘无犯边。
当儒将亲临塞地时,敌虏的尘土并未踏犯我边境。
卷旗瞻望汉地,收马入胡天。
他卷起旗帜,向着汉地远望,然后收拢马匹进入边天之境。
练卒朝营鼓,鸣筝夜峡泉。
白天练兵的士兵们奏响军营的战鼓,夜晚弹奏着筝,如山峡中的泉水流淌声音。
遥知玉关路,烽火不须传。
遥远之处即使得知了解玉关的道路情况,也无需传递烽火信号。



总结:

这首诗描述了一位儒将亲自巡视塞地的情景。他骑着马匹,没有敌人的犯扰,展望着汉地的方向,然后进入胡地的境界。白天军营里鼓声激荡,夜晚则有筝声悠扬,如山峡中流淌的泉水声。尽管距离遥远,但他对玉关道路的情况了然于胸,无需通过烽火传递消息。

“烽火不须传”总结赏析

赏析:这首诗《寄渭州经略王龙图》是梅尧臣所作,表达了儒将王龙图在塞外抵御胡虏的壮丽场景和英勇情感。诗中通过精彩的描写,展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首先,诗人通过生动的画面描写,将读者带入了塞外戍楼之上,看到了儒将们屹立于塞外,虏尘不敢犯边的景象。这展现了中国古代士人的忠诚和勇敢。
其次,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卷旗、汉地、胡天、练卒、鼓、筝、峡泉等元素相互对应,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和听觉效果。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还表达了儒将们在恢宏壮丽的自然景色和激烈战斗中的坚韧与深情。
最后,诗人通过"遥知玉关路,烽火不须传"这一句表达了儒将对国家安危的关切,他们的战斗已经成为了保卫边疆的不二选择,不再需要传递烽火的信息,因为他们已经坚守在最前线。

“烽火不须传”诗句作者梅尧臣介绍:

本卷作于皇佑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冲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更多...

“烽火不须传”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