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涨微波”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春雨涨微波”出自哪首诗?

答案:春雨涨微波”出自: 宋代 苏轼 《罢徐州往南京马上走笔寄子由五首 其三》, 是一首五言诗, 诗句拼音为: chūn yǔ zhǎng wēi bō ,诗句平仄: 平仄仄平平

问题2:“春雨涨微波”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春雨涨微波”的上一句是: 依然有余情 , 诗句拼音为: yī rán yǒu yú qíng ,诗句平仄: 平仄仄平平

问题3:“春雨涨微波”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春雨涨微波”的下一句是: 一夜到彭城 , 诗句拼音为: yī yè dào péng chéng ,诗句平仄:仄仄仄平平

“春雨涨微波”全诗

罢徐州往南京马上走笔寄子由五首 其三 (bà xú zhōu wǎng nán jīng mǎ shàng zǒu bǐ jì zǐ yóu wǔ shǒu qí sān)

朝代:宋    作者: 苏轼

古汴从西来,迎我向南京。
东流入淮泗,送我东南行。
暂别复还见,依然有余情。
春雨涨微波,一夜到彭城。
过我黄楼下,朱栏照飞甍。
可怜洪上石,谁听月中声。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仄,平平仄平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平。

gǔ biàn cóng xī lái , yíng wǒ xiàng nán jīng 。
dōng liú rù huái sì , sòng wǒ dōng nán xíng 。
zàn bié fù huán jiàn , yī rán yǒu yú qíng 。
chūn yǔ zhǎng wēi bō , yī yè dào péng chéng 。
guò wǒ huáng lóu xià , zhū lán zhào fēi méng 。
kě lián hóng shàng shí , shuí tīng yuè zhōng shēng 。

“春雨涨微波”繁体原文

罷徐州往南京馬上走筆寄子由五首 其三

古汴從西來,迎我向南京。
東流入淮泗,送我東南行。
暫別復還見,依然有餘情。
春雨漲微波,一夜到彭城。
過我黄樓下,朱欄照飛甍。
可憐洪上石,誰聽月中聲。

“春雨涨微波”韵律对照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古汴从西来,迎我向南京。

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
东流入淮泗,送我东南行。

仄仄仄平仄,平平仄平平。
暂别复还见,依然有余情。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春雨涨微波,一夜到彭城。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
过我黄楼下,朱栏照飞甍。

仄平平仄仄,平○仄○平。
可怜洪上石,谁听月中声。

“春雨涨微波”全诗注音

gǔ biàn cóng xī lái , yíng wǒ xiàng nán jīng 。

古汴从西来,迎我向南京。

dōng liú rù huái sì , sòng wǒ dōng nán xíng 。

东流入淮泗,送我东南行。

zàn bié fù huán jiàn , yī rán yǒu yú qíng 。

暂别复还见,依然有余情。

chūn yǔ zhǎng wēi bō , yī yè dào péng chéng 。

春雨涨微波,一夜到彭城。

guò wǒ huáng lóu xià , zhū lán zhào fēi méng 。

过我黄楼下,朱栏照飞甍。

kě lián hóng shàng shí , shuí tīng yuè zhōng shēng 。

可怜洪上石,谁听月中声。

“春雨涨微波”全诗翻译

译文:
古时候,我从西方来到了古汴城,然后继续向南京前进。沿途经过淮泗河流,我感受到它向东流去,似乎在送我继续向东南方向行进。暂时别离之后,我又回到这里,心中的情感依然存在。春雨下起微细的波浪,一夜之间我就到达了彭城。经过黄楼下,红色的栏杆照亮了屋顶的飞檐。可怜的是洪上石头,谁能听到它在月光下的声音呢?



总结:

诗人以旅行的视角,描绘了他从古汴城到南京的旅程。他流连于淮泗河流的东行,表达了对旅途的感慨和别离的情感。在彭城的黄楼下,他欣赏到了美丽的景色,但又思念起遥远的洪上石头,意味着旅途中的孤独和思乡之情。整首诗以朴素的语言展示了旅行者的心境和对自然的观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离愁别绪。

“春雨涨微波”总结赏析

这首诗《罢徐州往南京马上走笔寄子由五首 其三》是苏轼创作的,它描写了诗人从古汴(今河南省开封市)出发,经过淮泗河流域,最终到达南京的旅途。让我们来赏析:这首诗。
诗中首先以“古汴从西来”开篇,展示了诗人的旅程的起点,西来的古汴是黄河的流域,充满历史的痕迹。接着,诗人提到了东流的淮泗河,将他的旅行方向指向东南。这里通过地理元素展示了诗人的行程。
然后,诗人表达了临别之情,“暂别复还见,依然有余情”,表现了诗人对离别之地的眷恋之情。春雨涨微波,一夜到彭城,形象地描绘了他的旅途风景。
最后,诗人提到了黄楼和朱栏,这些地标性的建筑物成为了他旅途中的参照物,同时也勾勒出南京的壮丽景象。然而,在这美丽的景色下,他又忧心洪上石的寂寞,表现了一种孤独之感。

“春雨涨微波”诗句作者苏轼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佑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历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台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佑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历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於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於仁宗景佑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谥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後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乾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後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後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後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乾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采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佑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更多...

“春雨涨微波”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