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扼腕议和时”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扼腕议和时”出自哪首诗?

答案:扼腕议和时”出自: 宋代 刘黻 《横浦十咏 解太尉墓》, 是一首五言诗, 诗句拼音为: è wàn yì hé shí ,诗句平仄: 仄仄仄平平

问题2:“扼腕议和时”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扼腕议和时”的上一句是: 焚香临决日 , 诗句拼音为: fén xiāng lín jué rì ,诗句平仄: 仄仄仄平平

问题3:“扼腕议和时”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扼腕议和时”的下一句是: 偃月人何在 , 诗句拼音为: yǎn yuè rén hé zài ,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

“扼腕议和时”全诗

横浦十咏 解太尉墓 (héng pǔ shí yǒng jiě tài wèi mù)

朝代:宋    作者: 刘黻

桧肉不可食,但增忠义悲。
焚香临决日,扼腕议和时
偃月人何在,凌烟草亦知。
曾闻无垢语,刊入墓头碑。

仄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guì ròu bù kě shí , dàn zēng zhōng yì bēi 。
fén xiāng lín jué rì , è wàn yì hé shí 。
yǎn yuè rén hé zài , líng yān cǎo yì zhī 。
céng wén wú gòu yǔ , kān rù mù tóu bēi 。

“扼腕议和时”繁体原文

橫浦十詠 解太尉墓

檜肉不可食,但增忠義悲。
焚香臨決日,扼腕議和時。
偃月人何在,凌烟草亦知。
曾聞無垢語,刊入墓頭碑。

“扼腕议和时”韵律对照

仄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
桧肉不可食,但增忠义悲。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焚香临决日,扼腕议和时。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偃月人何在,凌烟草亦知。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曾闻无垢语,刊入墓头碑。

“扼腕议和时”全诗注音

guì ròu bù kě shí , dàn zēng zhōng yì bēi 。

桧肉不可食,但增忠义悲。

fén xiāng lín jué rì , è wàn yì hé shí 。

焚香临决日,扼腕议和时。

yǎn yuè rén hé zài , líng yān cǎo yì zhī 。

偃月人何在,凌烟草亦知。

céng wén wú gòu yǔ , kān rù mù tóu bēi 。

曾闻无垢语,刊入墓头碑。

“扼腕议和时”全诗翻译

译文:

桧肉虽然不能吃,却能增加忠义的悲怆之情。
在燃香准备决断的时刻,握紧拳头,商讨和谈的时机。
偃月的人在哪里,凌烟草也知晓。
曾听说过无垢的话语,镌刻在墓碑上。

总结:

这首古文描绘了一种忠诚和悲愤的情感。桧肉象征忠义之情,虽然不能食用,但却能增加忠诚的悲怆之情。燃香临决日,扼腕议和时,表现出作者内心深处的忧虑和决断。偃月人的去向不明,凌烟草的知晓暗示着情况的复杂与难以捉摸。而墓碑上刻着的无垢的话语,或许是为了纪念那些忠诚而牺牲的人,也可能是对忠义的赞美与颂扬。整篇诗歌展现了一种忠诚与悲愤交织的情感,给人以深思和感慨。

“扼腕议和时”诗句作者刘黻介绍:

刘黻(一二一七~一二七六),字声伯(一作升伯),号质翁,学者称蒙川先生,乐清(今属浙江)人。理宗淳佑十年(一二五○)入太学,时年三十四。时太学生伏阙上书攻丁大全,首署其名,追送南安军安置,丁贬还太学。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以对策忤贾似道,授昭庆军节度掌书记。度宗咸淳二年(一二六六),召爲秘书正字。三年,迁校书郎(《南宋馆阁续录》卷八、九),除监察御史。六年,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七年,召权刑部侍郎(《宝庆四明志》卷一)。累迁中书舍人,吏部尚书。恭帝德佑初随二王入广。二年(一二七六),拜参知政事(《宋史》卷四七《瀛国公本纪》),行至罗浮病卒。着作已散失,後由其弟应奎收集诗文残稿编爲《蒙川先生遗稿》四卷。事见本集卷首《朝阳阁记》,《宋史》卷四○五有传。 刘黻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蒙川遗稿》爲底本,校以清丁丙跋明抄本(简称明抄本,藏南京图书馆)等。更多...

“扼腕议和时”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