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虏凭陵甚”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胡虏凭陵甚”出自哪首诗?

答案:胡虏凭陵甚”出自: 宋代 吴说 《避地白岩山中书怀》, 是一首五言诗, 诗句拼音为: hú lǔ píng líng shèn ,诗句平仄: 平仄平平仄

问题2:“胡虏凭陵甚”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 没有上一句,“胡虏凭陵甚”已经是第一句了。

问题3:“胡虏凭陵甚”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胡虏凭陵甚”的下一句是: 长驱青海边 , 诗句拼音为: cháng qū qīng hǎi biān ,诗句平仄:平平平仄平

“胡虏凭陵甚”全诗

避地白岩山中书怀 (bì dì bái yán shān zhōng shū huái)

朝代:宋    作者: 吴说

胡虏凭陵甚,长驱青海边。
携家遭困顿,忧国愤迍邅。
不省岁月换,徒惊花草鲜。
到头苏息否,洒泪问苍天。

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hú lǔ píng líng shèn , cháng qū qīng hǎi biān 。
xié jiā zāo kùn dùn , yōu guó fèn zhūn zhān 。
bù shěng suì yuè huàn , tú jīng huā cǎo xiān 。
dào tóu sū xī fǒu , sǎ lèi wèn cāng tiān 。

“胡虏凭陵甚”繁体原文

避地白巖山中書懷

胡虜憑陵甚,長驅青海邊。
携家遭困頓,憂國憤迍邅。
不省歲月換,徒驚花草鮮。
到頭蘇息否,灑淚問蒼天。

“胡虏凭陵甚”韵律对照

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
胡虏凭陵甚,长驱青海边。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携家遭困顿,忧国愤迍邅。

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不省岁月换,徒惊花草鲜。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到头苏息否,洒泪问苍天。

“胡虏凭陵甚”全诗注音

hú lǔ píng líng shèn , cháng qū qīng hǎi biān 。

胡虏凭陵甚,长驱青海边。

xié jiā zāo kùn dùn , yōu guó fèn zhūn zhān 。

携家遭困顿,忧国愤迍邅。

bù shěng suì yuè huàn , tú jīng huā cǎo xiān 。

不省岁月换,徒惊花草鲜。

dào tóu sū xī fǒu , sǎ lèi wèn cāng tiān 。

到头苏息否,洒泪问苍天。

“胡虏凭陵甚”全诗翻译

译文:

胡虏凭陵势力强大,长驱至青海边。
带着家人遭受困顿,忧国愤懑难安。
未曾察觉岁月的变迁,只感叹花草依然鲜艳。
终究不知是否能够苏息安宁,洒下泪水向苍天诉说。

总结:

诗人描绘了胡虏强盛侵扰的景象,同时抒发了对国家动荡困苦的担忧与愤懑。诗中呈现出岁月匆匆流逝,花草依旧美丽的感慨,以及对未来命运的忧虑和对神灵的倾诉。整首诗情绪悲凉,反映了作者对时局和命运的忧虑与无奈。

“胡虏凭陵甚”总结赏析

《避地白岩山中书怀》这首诗写出了作者吴说在避难白岩山时的心情和感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赏析:
首先,诗人以胡虏凭陵、长驱青海边的背景为开头,展示了自己遭遇困苦流离的境遇。这里的“胡虏”指的是北方游牧民族,诗人被迫离开家园,一路向西逃亡,生活艰辛。这种情境为整首诗奠定了悲壮的基调。
其次,诗中表现出作者对家园和国家的忧虑和愤怒。他携家遭遇困顿,但更多的是关心国家的兴衰,对国家的命运感到忧心忡忡。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感贯穿全诗,突显了诗人的家国情怀。
然后,诗人通过“不省岁月换,徒惊花草鲜”表达了他在流离途中对时间的无情感叹,岁月匆匆而过,身处逆境中的他只能看到四季更迭,但对自己的生活没有太多改变。这种对时间的无奈也增添了诗的沉痛感。
最后,诗末表现出了诗人的苏息之愿,他洒泪仰望苍天,希望最终能够找到一个安身之地,安享晚年。这种对未来的期许与对过去的感慨相互呼应,形成了情感的高潮。

“胡虏凭陵甚”诗句作者吴说介绍:

吴说,字傅朋,号练塘,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高宗建炎三年(一一二九)爲两浙路提举市舶公事,四年改福建路转运判官(《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二、三四)。绍兴九年(一一三九)知台州,历知信州、安丰军、盱眙军(同上书卷一二九、一五四、一六八)。善游丝书,爲时人称道。曾编《古今绝句》三卷(《宋史·艺文志》),已佚。《书史会要》卷六有传。今录诗十三首。更多...

“胡虏凭陵甚”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