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子卿持汉节”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又见子卿持汉节”出自哪首诗?

答案:又见子卿持汉节”出自: 宋代 苏轼 《次韵子由使契丹至涿州见寄四首 其二》, 是一首七言诗, 诗句拼音为: yòu jiàn zǐ qīng chí hàn jié ,诗句平仄: 仄仄仄平平仄仄

问题2:“又见子卿持汉节”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又见子卿持汉节”的上一句是: 穷发之南共一天 , 诗句拼音为: qióng fā zhī nán gòng yī tiān ,诗句平仄: 仄仄仄平平仄仄

问题3:“又见子卿持汉节”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又见子卿持汉节”的下一句是: 遥知遗老泣山前 , 诗句拼音为: yáo zhī yí lǎo qì shān qián ,诗句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又见子卿持汉节”全诗

次韵子由使契丹至涿州见寄四首 其二 (cì yùn zǐ yóu shǐ qì dān zhì zhuō zhōu jiàn jì sì shǒu qí èr)

朝代:宋    作者: 苏轼

胡羊代马得安眠,穷发之南共一天。
又见子卿持汉节,遥知遗老泣山前。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hú yáng dài mǎ dé ān mián , qióng fā zhī nán gòng yī tiān 。
yòu jiàn zǐ qīng chí hàn jié , yáo zhī yí lǎo qì shān qián 。

“又见子卿持汉节”繁体原文

次韵子由使契丹至涿州見寄四首 其二

胡羊代馬得安眠,窮髮之南共一天。
又見子卿持漢節,遥知遺老泣山前。

“又见子卿持汉节”韵律对照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胡羊代马得安眠,穷发之南共一天。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又见子卿持汉节,遥知遗老泣山前。

“又见子卿持汉节”全诗注音

hú yáng dài mǎ dé ān mián , qióng fā zhī nán gòng yī tiān 。

胡羊代马得安眠,穷发之南共一天。

yòu jiàn zǐ qīng chí hàn jié , yáo zhī yí lǎo qì shān qián 。

又见子卿持汉节,遥知遗老泣山前。

“又见子卿持汉节”全诗翻译

译文:
胡羊替代马获得宁静的安眠,贫穷发型的人在南方只能共享一天。
再次见到子卿手持汉节,遥远地知道老人留泪于山前。



总结: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社会贫困现象的思考和对传统美德的赞颂。第一句中,胡羊代替马体现了贫困人民艰辛生活的意象,他们只能依靠非常有限的资源维持生活。第二句中,子卿持汉节象征着廉洁的精神,他的行为引发了作者对遗老泪湿山前的思考,这可能是因为子卿的节操和传统美德的缺失所引发的悲伤。整首诗既揭示了社会的不公与贫困现象,也表达了对高尚品德的敬仰和对社会现象的担忧。

“又见子卿持汉节”总结赏析

赏析:这首诗是苏轼创作的,表达了对友人子由的赞美之情。诗中描述了子由为国家效力、远行契丹和涿州的情景。首句“胡羊代马得安眠,穷发之南共一天。”描绘了子由在边疆守卫时,牺牲了个人舒适,代替马匹承受辛苦,表现了他的忠诚和牺牲精神。接着,“又见子卿持汉节,遥知遗老泣山前。”这句赞美了子由的忠诚和勇敢,他手持汉节,代表着国家的权力和尊严,遥知故人泪流满面,形象鲜明地表现了他的忠诚和担当。

“又见子卿持汉节”诗句作者苏轼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佑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历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台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佑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历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於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於仁宗景佑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谥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後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乾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後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後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後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乾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采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佑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更多...

“又见子卿持汉节”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