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木夕阳微”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云木夕阳微”出自哪首诗?

答案:云木夕阳微”出自: 唐代 刘长卿 《送舍弟之鄱阳居》, 是一首五言诗, 诗句拼音为: yún mù xī yáng wēi ,诗句平仄: 平仄仄平平

问题2:“云木夕阳微”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云木夕阳微”的上一句是: 湖山春草遍 , 诗句拼音为: hú shān chūn cǎo biàn ,诗句平仄: 平仄仄平平

问题3:“云木夕阳微”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云木夕阳微”的下一句是: 南去逢回鴈 , 诗句拼音为: nán qù féng huí yàn ,诗句平仄:平仄平平仄

“云木夕阳微”全诗

送舍弟之鄱阳居 (sòng shè dì zhī pó yáng jū)

朝代:唐    作者: 刘长卿

鄱阳寄家处,自别掩柴扉。
故里人何在,沧波孤客稀。
湖山春草遍,云木夕阳微
南去逢回鴈,应怜相背飞。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pó yáng jì jiā chù , zì bié yǎn chái fēi 。
gù lǐ rén hé zài , cāng bō gū kè xī 。
hú shān chūn cǎo biàn , yún mù xī yáng wēi 。
nán qù féng huí yàn , yìng lián xiāng bèi fēi 。

“云木夕阳微”繁体原文

送舍弟之鄱陽居

鄱陽寄家處,自別掩柴扉。
故里人何在,滄波孤客稀。
湖山春草遍,雲木夕陽微。
南去逢迴鴈,應憐相背飛。

“云木夕阳微”韵律对照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鄱阳寄家处,自别掩柴扉。

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
故里人何在,沧波孤客稀。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湖山春草遍,云木夕阳微。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南去逢回鴈,应怜相背飞。

“云木夕阳微”全诗注音

pó yáng jì jiā chù , zì bié yǎn chái fēi 。

鄱阳寄家处,自别掩柴扉。

gù lǐ rén hé zài , cāng bō gū kè xī 。

故里人何在,沧波孤客稀。

hú shān chūn cǎo biàn , yún mù xī yáng wēi 。

湖山春草遍,云木夕阳微。

nán qù féng huí yàn , yìng lián xiāng bèi fēi 。

南去逢回鴈,应怜相背飞。

“云木夕阳微”全诗翻译

译文:
鄱阳寄家的地方,自别时关上了柴木门。
故乡的人在哪里,波涛中孤独的客人稀少。
湖山间春草遍布,云雾中夕阳微弱。
向南去会遇到回飞的雁,应当怜惜它们相背而飞。

“云木夕阳微”总结赏析

赏析::
刘长卿的《送舍弟之鄱阳居》表达了离乡别土、游子思乡的情感。诗人以深沉的离愁别绪,描绘了自别故乡、寄居他乡的心境和景象。
首句“鄱阳寄家处,自别掩柴扉。”以鄱阳为离别的地点,由“寄家处”展现了诗人离别故乡的情景,用“掩柴扉”来象征离别之门。此句流露了诗人别离乡土的无奈与悲伤。
第二句“故里人何在,沧波孤客稀。”表现了诗人离乡后思念故土和亲人的心情,借“沧波孤客稀”表达了自己在异乡的孤独与落寞。
第三句“湖山春草遍,云木夕阳微。”以婉约、含蓄的语言描绘了离故乡的美景,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在异地的适应与感受。
末句“南去逢回鴈,应怜相背飞。”以南飞的候鸟为象征,寄托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期盼,展现了离愁别绪之情。
标签: 送别、思乡、写景

“云木夕阳微”诗句作者刘长卿介绍:

刘长卿,字文房,河间人。开元二十一年进士,至德中,爲监察御史,以检校祠部员外郎爲转运使判官,知淮南鄂岳转运留後。鄂岳观察使吴仲孺诬奏,贬潘州南邑尉,会有爲之辩者,除睦州司马,终随州刺史。以诗驰声上元、宝应间,权德舆[尝]常谓爲五言长城。皇甫湜亦云:“诗未有刘长卿一句,已呼宋玉爲老兵。”其见重如此。集十卷,内诗九卷,今编诗五卷。 刘长卿,字文房,河间人。开元二十一年进士。至德中,爲监察御史,以检校祠部员外郎爲转运使判官。知淮南鄂岳转运留後。鄂岳观察使吴仲孺诬奏,贬潘州南邑尉,会有爲之辩者,除睦州司马。终随州刺史。以诗驰声上元、宝应间。权德舆[尝]常谓爲五言长城。皇甫湜亦云:诗未有刘长卿一句,已呼宋玉爲老兵。其见重如此。集十卷,内诗九卷,今编诗五卷。 刘长卿,字文房,河间人。开元二十一年进士。至德中,爲监察御史,以检校祠部员外郎爲转运使判官。知淮南鄂岳转运留後。鄂岳观察使吴仲孺诬奏,贬潘州南邑尉,会有爲之辩者,除睦州司马。终随州刺史。以诗驰声上元、宝应间。权德舆[尝]常谓爲五言长城。皇甫湜亦云:诗未有刘长卿一句,已呼宋玉爲老兵。其见重如此。集十卷,内诗九卷,今编诗五卷。更多...

“云木夕阳微”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