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前山子若存”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面前山子若存”出自哪首诗?

答案:面前山子若存”出自: 宋代 释守卓 《偈十九首 其一五》, 诗句拼音为: miàn qián shān zǐ ruò cún

问题2:“面前山子若存”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面前山子若存”的上一句是: 求他不妨求己 , 诗句拼音为: qiú tā bù fáng qiú jǐ

问题3:“面前山子若存”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面前山子若存”的下一句是: 处处无风浪起 , 诗句拼音为: chù chù wú fēng làng qǐ ,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

“面前山子若存”全诗

偈十九首 其一五 (jì shí jiǔ shǒu qí yī wǔ)

朝代:宋    作者: 释守卓

因行不妨掉臂,求他不妨求己。
面前山子若存,处处无风浪起。
一声鸿雁忽闻时,尽在愁人窠窟里。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yīn xíng bù fáng diào bì , qiú tā bù fáng qiú jǐ 。
miàn qián shān zǐ ruò cún , chù chù wú fēng làng qǐ 。
yī shēng hóng yàn hū wén shí , jìn zài chóu rén kē kū lǐ 。

“面前山子若存”繁体原文

偈十九首 其一五

因行不妨掉臂,求他不妨求己。
面前山子若存,處處無風浪起。
一聲鴻雁忽聞時,盡在愁人窠窟裏。

“面前山子若存”全诗注音

yīn xíng bù fáng diào bì , qiú tā bù fáng qiú jǐ 。

因行不妨掉臂,求他不妨求己。

miàn qián shān zǐ ruò cún , chù chù wú fēng làng qǐ 。

面前山子若存,处处无风浪起。

yī shēng hóng yàn hū wén shí , jìn zài chóu rén kē kū lǐ 。

一声鸿雁忽闻时,尽在愁人窠窟里。

“面前山子若存”全诗翻译

译文:
因为顺从而放弃行动,请求别人也许得不到,但请求自己却未必实现。
如果能在眼前的山岭仍然存在,那么到处都不会有风浪的涌起。
一声鸿雁的叫声突然听到的时候,所有的忧愁都困在苦恼的人心中。
总结:诗中表达了一种放弃行动而求取他人帮助的心态,但往往徒劳无功。若能保持坚持和勇气,就能平稳度过艰难险阻。诗人通过鸿雁的叫声,抒发出内心的忧愁与苦恼。

“面前山子若存”总结赏析

这首诗是释守卓的《偈十九首》中的第十五首。它表达了一种内心的平静和超脱世俗的境界。让我们来深入赏析:这首诗:
这首诗首先强调了行为的自由,即不受外界干扰的限制。诗中提到的"因行不妨掉臂"意味着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受外界的制约,可以随心所欲。这种自由的态度反映了修行者对物质和世俗的超越。
接下来,诗中提到了"求他不妨求己",强调了自我反省和内在修行的重要性。与外在的追求相比,内心的自我提升更为重要,因为它能帮助人们获得真正的内心平静。
诗中的"面前山子若存,处处无风浪起"表达了在内心平静的状态下,即使外部环境发生变化,也能保持坚定和平静。这里的山子可能是比喻一种坚定的信仰或内在的力量。
最后两句"一声鸿雁忽闻时,尽在愁人窠窟里"表达了诗人对于外界的噪音和纷扰的淡然态度。即使周围充满了烦恼和困扰,修行者仍然可以在内心找到平静和安宁。

“面前山子若存”诗句作者释守卓介绍:

释守卓(一○六五~一一二四),俗姓庄,泉南(今福建泉州)人。弱冠游京师,肄业天清寺,试大经得度。游学至三衢,见南禅清雅禅师。舍去,抵姑苏定慧寺,从遵式禅师,通《华严》。时灵源清禅师住龙舒太平寺,道鸣四方,遂前往依从。清禅师迁住黄龙寺,守卓随侍十载。既而又至太平寺,佛监懃禅师请居第一座。後主舒州甘露寺,又迁庐州能仁资福寺,终住东京天宁万寿寺。称长灵守卓禅师,爲南岳下十四世,黄龙清禅师法嗣。徽宗宣和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卒,年五十九。有《长灵守卓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所附介谌撰《行状》,《嘉泰普灯录》卷一○、《五灯会元》卷一八有传。 守卓诗,以《语录》中《偈颂》部分编爲第一卷,散见书中者辑爲第二卷。更多...

“面前山子若存”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