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才暂屈浚遒城”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高才暂屈浚遒城”出自哪首诗?

答案:高才暂屈浚遒城”出自: 宋代 郭祥正 《病中先寄慎宰阎公达承议》, 是一首七言诗, 诗句拼音为: gāo cái zàn qū jùn qiú chéng ,诗句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问题2:“高才暂屈浚遒城”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高才暂屈浚遒城”的上一句是: 松檟相望孰俊名 , 诗句拼音为:sōng jiǎ xiāng wàng shú jùn míng ,诗句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问题3:“高才暂屈浚遒城”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高才暂屈浚遒城”的下一句是: 公庭寂寂无留讼 , 诗句拼音为: gōng tíng jì jì wú liú sòng ,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高才暂屈浚遒城”全诗

病中先寄慎宰阎公达承议 (bìng zhōng xiān jì shèn zǎi yán gōng dá chéng yì)

朝代:宋    作者: 郭祥正

松檟相望孰俊名,高才暂屈浚遒城
公庭寂寂无留讼,四野熙熙有让耕。
未作盐梅调鼎鼐,且铿金玉直蓬瀛。
病骸尚阻趋东阁,怀抱思君为一倾。

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sōng jiǎ xiāng wàng shú jùn míng , gāo cái zàn qū jùn qiú chéng 。
gōng tíng jì jì wú liú sòng , sì yě xī xī yǒu ràng gēng 。
wèi zuò yán méi tiáo dǐng nài , qiě kēng jīn yù zhí péng yíng 。
bìng hái shàng zǔ qū dōng gé , huái bào sī jūn wèi yī qīng 。

“高才暂屈浚遒城”繁体原文

病中先寄慎宰閻公達承議

松檟相望孰俊名,高才暫屈浚遒城。
公庭寂寂無留訟,四野熙熙有讓耕。
未作鹽梅調鼎鼐,且鏗金玉直蓬瀛。
病骸尚阻趨東閣,懷抱思君爲一傾。

“高才暂屈浚遒城”韵律对照

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松檟相望孰俊名,高才暂屈浚遒城。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公庭寂寂无留讼,四野熙熙有让耕。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未作盐梅调鼎鼐,且铿金玉直蓬瀛。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病骸尚阻趋东阁,怀抱思君为一倾。

“高才暂屈浚遒城”全诗注音

sōng jiǎ xiāng wàng shú jùn míng , gāo cái zàn qū jùn qiú chéng 。

松檟相望孰俊名,高才暂屈浚遒城。

gōng tíng jì jì wú liú sòng , sì yě xī xī yǒu ràng gēng 。

公庭寂寂无留讼,四野熙熙有让耕。

wèi zuò yán méi tiáo dǐng nài , qiě kēng jīn yù zhí péng yíng 。

未作盐梅调鼎鼐,且铿金玉直蓬瀛。

bìng hái shàng zǔ qū dōng gé , huái bào sī jūn wèi yī qīng 。

病骸尚阻趋东阁,怀抱思君为一倾。

“高才暂屈浚遒城”全诗翻译

译文:
松树和檟树相互对望,谁更有崇高的声名?高才者暂时屈就于浚遒城。公庭平静而无留讼之事,四野繁荣而有人相让耕作。尚未做盐梅的配料熬制成器皿,且用铿锵的金玉之器直接涌向蓬瀛仙境。病体仍阻碍着前去东阁急行,怀中懷抱着思念君子,愿为之倾心一片。

总结:全文:这篇古文描述了松树和檟树对望,讨论谁更有崇高的声名。高才者暂时屈就于浚遒城,公庭平静无留讼,四野繁荣有人相让耕作。有关盐梅熬制和金玉蓬瀛的内容尚未完成。病体仍阻碍着前去东阁急行,怀中懷抱着思念君子,愿为之倾心一片。

“高才暂屈浚遒城”总结赏析

赏析:这首《病中先寄慎宰阎公达承议》是郭祥正的一首咏史诗。诗人借写宰相阎公达承议的事迹,表达了自己的抒怀之情。下面将按照标签的要求进行分析:
- 咏史:这首诗以咏史为主题,描述了宰相阎公达承议的高风亮节,以及他对政事的清明和对民生的关切。
诗中首句 "松檟相望孰俊名" 描写了松树和檟树相互竞秀,比喻阎公和其他才俊之间的较量,突出了阎公的才华和风采。接下来的几句 "公庭寂寂无留讼,四野熙熙有让耕" 则反映了阎公治理下的官场宁静和乡村安宁,展现了他的清廉政绩。
诗的中间部分 "未作盐梅调鼎鼐,且铿金玉直蓬瀛" 提到了阎公未曾谋取权势,而是专心致志于政务,象征着他的高洁品格。最后两句 "病骸尚阻趋东阁,怀抱思君为一倾" 表现了阎公在病中依然忧国忧民,忠诚无私,令人感慨。
这首诗通过咏史的手法,赞美了阎公达承议的高尚品德和为政务的奉献,展现了诗人对他的景仰之情。
标签:
- 咏史
- 抒怀
- 颂德

“高才暂屈浚遒城”诗句作者郭祥正介绍:

郭祥正(一○三五~一一一三)(生年据本集卷二○《癸酉除夜呈邻舍刘秀才》“六十明朝是”推算),字功父(甫),自号醉吟居士,谢公山人、漳南浪士,当涂(今属安徽)人。据本集推知,约举仁宗皇佑五年(一○五三)进士,爲德化尉。神宗熙宁五年(一○七二)权邵州防御判官。六年,爲太子中舍,与江东路家便差遣,爲桐城令。後任签书保信军节度判官,未几弃官隐姑孰青山。元丰四年(一○八一)前後,通判汀州。五年,摄守漳州。七年,因事勒停。哲宗元佑三年(一○八八),起知端州。四年,致仕。卒年七十九(明嘉靖《太平府志》卷六)。祥正诗格俊逸似李白,同时人梅尧臣誉之爲“真太白後身”。有《青山集》三十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郭祥正诗,以书目文献出版社一九九○年影印《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南宋初刊本爲底本。校以清道光刊本(简称道光本),参校清影印宋抄本(简称影宋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傅增湘校道光本(简称傅校本)等。《四库全书》尚有《青山续集》七卷,其中卷一、卷二诗均见《青山集》,卷三至卷七诗均见孔平仲《朝散集》,故不录。另从道光本及《无爲集》等书中辑得集外诗,编爲第三十一卷。更多...

“高才暂屈浚遒城”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