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史安敢望”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柱史安敢望”出自哪首诗?

答案:柱史安敢望”出自: 宋代 苏轼 《叶涛致远见和二诗复次其韵 其二》, 是一首五言诗, 诗句拼音为: zhù shǐ ān gǎn wàng ,诗句平仄: 仄仄平仄仄

问题2:“柱史安敢望”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柱史安敢望”的上一句是: 庶几东门子 , 诗句拼音为: shù jī dōng mén zǐ ,诗句平仄: 仄仄平仄仄

问题3:“柱史安敢望”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柱史安敢望”的下一句是: 嗜毒戏猛兽 , 诗句拼音为: shì dú xì měng shòu ,诗句平仄:仄仄仄仄仄

“柱史安敢望”全诗

叶涛致远见和二诗复次其韵 其二 (yè tāo zhì yuǎn jiàn hé èr shī fù cì qí yùn qí èr)

朝代:宋    作者: 苏轼

闻公少已悟,拄杖久倚牀。
笑我老而痴,负鼓欲求亡。
庶几东门子,柱史安敢望
嗜毒戏猛兽,虑患先不详。
囊破蛇已走,尚未省啮伤。
妙哉两篇诗,洗我千结肠。
黠蚕不作茧,未老辄自僵。
永谢汤火厄,泠然超无方。

○平仄仄仄,仄仄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
仄仄仄仄仄,○○平仄平。
平仄平仄仄,仄仄仄仄平。
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
仄平仄仄仄,仄仄仄仄平。
仄仄○仄仄,平平平平平。

wén gōng shǎo yǐ wù , zhǔ zhàng jiǔ yǐ chuáng 。
xiào wǒ lǎo ér chī , fù gǔ yù qiú wáng 。
shù jī dōng mén zǐ , zhù shǐ ān gǎn wàng 。
shì dú xì měng shòu , lǜ huàn xiān bù xiáng 。
náng pò shé yǐ zǒu , shàng wèi shěng niè shāng 。
miào zāi liǎng piān shī , xǐ wǒ qiān jié cháng 。
xiá cán bù zuò jiǎn , wèi lǎo zhé zì jiāng 。
yǒng xiè tāng huǒ è , líng rán chāo wú fāng 。

“柱史安敢望”繁体原文

葉濤致遠見和二詩復次其韵 其二

聞公少已悟,拄杖久倚牀。
笑我老而癡,負鼓欲求亡。
庶幾東門子,柱史安敢望。
嗜毒戲猛獸,慮患先不詳。
囊破蛇已走,尚未省齧傷。
妙哉兩篇詩,洗我千結腸。
黠蠶不作繭,未老輒自僵。
永謝湯火厄,泠然超無方。

“柱史安敢望”韵律对照

○平仄仄仄,仄仄仄仄平。
闻公少已悟,拄杖久倚牀。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笑我老而痴,负鼓欲求亡。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
庶几东门子,柱史安敢望。

仄仄仄仄仄,○○平仄平。
嗜毒戏猛兽,虑患先不详。

平仄平仄仄,仄仄仄仄平。
囊破蛇已走,尚未省啮伤。

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
妙哉两篇诗,洗我千结肠。

仄平仄仄仄,仄仄仄仄平。
黠蚕不作茧,未老辄自僵。

仄仄○仄仄,平平平平平。
永谢汤火厄,泠然超无方。

“柱史安敢望”全诗注音

wén gōng shǎo yǐ wù , zhǔ zhàng jiǔ yǐ chuáng 。

闻公少已悟,拄杖久倚牀。

xiào wǒ lǎo ér chī , fù gǔ yù qiú wáng 。

笑我老而痴,负鼓欲求亡。

shù jī dōng mén zǐ , zhù shǐ ān gǎn wàng 。

庶几东门子,柱史安敢望。

shì dú xì měng shòu , lǜ huàn xiān bù xiáng 。

嗜毒戏猛兽,虑患先不详。

náng pò shé yǐ zǒu , shàng wèi shěng niè shāng 。

囊破蛇已走,尚未省啮伤。

miào zāi liǎng piān shī , xǐ wǒ qiān jié cháng 。

妙哉两篇诗,洗我千结肠。

xiá cán bù zuò jiǎn , wèi lǎo zhé zì jiāng 。

黠蚕不作茧,未老辄自僵。

yǒng xiè tāng huǒ è , líng rán chāo wú fāng 。

永谢汤火厄,泠然超无方。

“柱史安敢望”全诗翻译

译文:
闻公年纪渐少,却早已领悟世事,常拿着拐杖久倚着床。有人笑我老了却还愚昧,我却不顾他们,要抱着鼓欲求自我救脱。

或许,我像东门子一样,也是个无望之人,只能安心当个柱史而已。虽然有些人喜好戏弄凶猛的野兽,但我却深思疑虑未来可能带来的不详之事。就像囊中的蛇早已破了口而逃,却还未能意识到自己被咬伤。

两篇诗歌真是妙极了,它们洗涤了我的千结心肠,让我心情舒畅。有人像黠蚕一样,不肯自作茧以便能保持青春,可惜老去后却不得不面对僵化的现实。但我将永远感激汤火之恩,因为那经历使我冷静超然,超脱尘世。

全文

总结:

这段古文描述了一个老者的心境,他虽年纪已大,但却早已洞悉人生的百态。面对他人的讥笑,他不以为意,而是积极追求自我拯救。他深思疑虑未来的可能不幸,并感慨于时光的无情。然而,他也在诗歌的醍醐灌顶下,体悟到了心灵的宁静超然,感激过往的历练。全文表达了对生活经验的领悟和对命运的超然心态。

“柱史安敢望”总结赏析

赏析:这首《叶涛致远见和二诗复次其韵 其二》是苏轼创作的一篇诗歌。诗中作者以叶涛的名义写下,表达了对于世事的洞察和对于人生的深思。诗中描绘了一个老者拄着拐杖长时间倚在床边,面对别人的嘲笑,他依然坚持自己的信念,负着鼓欲求仙逝。诗中作者以叶涛的身份,通过对庶几东门子、柱史等人的讽刺,表现了对时局的不满和对人性的深刻触动。诗人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人性的扭曲和欲望的膨胀,以及对于生命意义的思索。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叶涛这两篇诗的赞美之情,认为这两篇诗深入人心,触动了作者的内心。

“柱史安敢望”诗句作者苏轼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佑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历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台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佑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历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於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於仁宗景佑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谥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後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乾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後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後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後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乾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采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佑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更多...

“柱史安敢望”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