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通万法路”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方通万法路”出自哪首诗?

答案:方通万法路”出自: 宋代 释义青 《第九十四多子塔前颂》, 是一首五言诗, 诗句拼音为: fāng tōng wàn fǎ lù ,诗句平仄: 平平仄仄仄

问题2:“方通万法路”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方通万法路”的上一句是: 於道无所证 , 诗句拼音为:wū dào wú suǒ zhèng ,诗句平仄: 平平仄仄仄

问题3:“方通万法路”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方通万法路”的下一句是: 或明或暗行 , 诗句拼音为: huò míng huò àn xíng ,诗句平仄:仄平仄仄○

“方通万法路”全诗

第九十四多子塔前颂 (dì jiǔ shí sì duō zǐ tǎ qián sòng)

朝代:宋    作者: 释义青

於道无所证,方通万法路
或明或暗行,不慎亦不护。
月来松色寒,云去青山露。
今古天台桥,几人能得度。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仄平仄仄○,仄仄仄仄仄。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

wū dào wú suǒ zhèng , fāng tōng wàn fǎ lù 。
huò míng huò àn xíng , bù shèn yì bù hù 。
yuè lái sōng sè hán , yún qù qīng shān lù 。
jīn gǔ tiān tāi qiáo , jǐ rén néng dé dù 。

“方通万法路”繁体原文

第九十四多子塔前頌

於道無所證,方通萬法路。
或明或暗行,不慎亦不護。
月來松色寒,雲去青山露。
今古天台橋,幾人能得度。

“方通万法路”韵律对照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於道无所证,方通万法路。

仄平仄仄○,仄仄仄仄仄。
或明或暗行,不慎亦不护。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
月来松色寒,云去青山露。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
今古天台桥,几人能得度。

“方通万法路”全诗注音

wū dào wú suǒ zhèng , fāng tōng wàn fǎ lù 。

於道无所证,方通万法路。

huò míng huò àn xíng , bù shèn yì bù hù 。

或明或暗行,不慎亦不护。

yuè lái sōng sè hán , yún qù qīng shān lù 。

月来松色寒,云去青山露。

jīn gǔ tiān tāi qiáo , jǐ rén néng dé dù 。

今古天台桥,几人能得度。

“方通万法路”全诗翻译

译文:
在道理上无法确凿地证明,但可以通往无数法则的途径。有时候行动明晰,有时候行动隐晦,若不谨慎行事,也无法受到保护。就像月亮升起时,松树呈现出寒意,云彩消散后,青山显露出露水的痕迹。古往今来,有许多人渴望超越天台桥,但能够成功通行的人又有几人呢?



总结:

这段古文表达了在道理上无法百分百证明事物,但可以通达万法的道理。人们的行动有时明晰,有时隐晦,需要谨慎对待,否则将不受保护。隐含着对人生道路的思考和探索,强调了通往天台桥的困难和罕见。

“方通万法路”总结赏析

赏析:这首诗《第九十四多子塔前颂》出自释义青之手,表达了对佛道的思考和对修行的精进之情。诗中通过对自己修行的境遇和感悟进行了深刻的描写。
首先,诗人提到“於道无所证,方通万法路”,表现出修行者对佛法的虚无感。这里的“於道无所证”意味着修行者尚未达到对佛道的深刻理解和领悟,但却在不断地追求,探索“万法路”。这种不懈的探索精神是修行的核心。
其次,诗人写到“或明或暗行,不慎亦不护”,强调修行之路充满了艰辛和不确定性。修行者可能会面临迷茫,也可能会在不经意间获得启发。这种对修行的态度,既要明智谨慎,又要有开放的心态,不断修正自己的方向。
然后,诗中以自然景物的描绘来增强诗意,月下松色寒,云去青山露,展现出了佛法中的禅宗意境,与自然相融合,修行者在自然中汲取智慧。
最后,诗末提到“今古天台桥,几人能得度”,表达了修行之路的不易和稀缺性,也在一定程度上点明了修行者的孤独。天台桥是禅宗中的一种修行方式,这里用来象征修行之路的难度,只有少数人能够真正领悟佛法。

“方通万法路”诗句作者释义青介绍:

释义青(一○三二~一○八三),俗姓李,齐地人。青原下十世。七岁去妙相寺出家,十五试《法华经》,得度爲大僧。入洛听《华严》五年,弃去。游至浮山,从圆监远禅师悟旨,得续太阳正脉。初住白云山海会寺,後移住投子山。神宗元丰六年卒,年五十二。有《空谷集》。事见《禅林僧宝传》卷一七。 释义青诗,据日本弘教书院刊《大藏经》所收《林泉老人评唱投子青和尚颂古空谷集》爲底,原书爲六卷。另辑得《五位颂》一首,附於卷末。更多...

“方通万法路”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