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心乃得道”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忘心乃得道”出自哪首诗?

答案:忘心乃得道”出自: 宋代 王安石 《杂咏八首 其一》, 是一首五言诗, 诗句拼音为: wàng xīn nǎi dé dào ,诗句平仄: 仄平仄仄仄

问题2:“忘心乃得道”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忘心乃得道”的上一句是: 不知贫与赊 , 诗句拼音为: bù zhī pín yǔ shē ,诗句平仄: 仄平仄仄仄

问题3:“忘心乃得道”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忘心乃得道”的下一句是: 道不去纷华 , 诗句拼音为: dào bù qù fēn huá ,诗句平仄:仄仄仄平平

“忘心乃得道”全诗

杂咏八首 其一 (zá yǒng bā shǒu qí yī)

朝代:宋    作者: 王安石

万物余一体,九州余一家。
秋毫不为小,徼外不为遐。
不识寿与夭,不知贫与赊。
忘心乃得道,道不去纷华。
近迹以观之,尧舜亦泥沙。
庄周谓如此,而世以为夸。

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
平○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
仄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wàn wù yú yī tǐ , jiǔ zhōu yú yī jiā 。
qiū háo bù wèi xiǎo , jiǎo wài bù wèi xiá 。
bù shí shòu yǔ yāo , bù zhī pín yǔ shē 。
wàng xīn nǎi dé dào , dào bù qù fēn huá 。
jìn jì yǐ guān zhī , yáo shùn yì ní shā 。
zhuāng zhōu wèi rú cǐ , ér shì yǐ wéi kuā 。

“忘心乃得道”繁体原文

雜咏八首 其一

萬物余一體,九州余一家。
秋毫不爲小,徼外不爲遐。
不識壽與夭,不知貧與賒。
忘心乃得道,道不去紛華。
近迹以觀之,堯舜亦泥沙。
莊周謂如此,而世以爲夸。

“忘心乃得道”韵律对照

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
万物余一体,九州余一家。

平○仄平仄,○仄仄平平。
秋毫不为小,徼外不为遐。

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
不识寿与夭,不知贫与赊。

仄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忘心乃得道,道不去纷华。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近迹以观之,尧舜亦泥沙。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庄周谓如此,而世以为夸。

“忘心乃得道”全诗注音

wàn wù yú yī tǐ , jiǔ zhōu yú yī jiā 。

万物余一体,九州余一家。

qiū háo bù wèi xiǎo , jiǎo wài bù wèi xiá 。

秋毫不为小,徼外不为遐。

bù shí shòu yǔ yāo , bù zhī pín yǔ shē 。

不识寿与夭,不知贫与赊。

wàng xīn nǎi dé dào , dào bù qù fēn huá 。

忘心乃得道,道不去纷华。

jìn jì yǐ guān zhī , yáo shùn yì ní shā 。

近迹以观之,尧舜亦泥沙。

zhuāng zhōu wèi rú cǐ , ér shì yǐ wéi kuā 。

庄周谓如此,而世以为夸。

“忘心乃得道”全诗翻译

译文:
万物都归于一个整体,九州之内都属于一个大家庭。
秋天的细毛纤小无比,却无论到哪里都不算远。
它们不分辨寿命的长短,也不知道贫穷与富裕。
忘却俗心才能获得真正的道路,道路不会被繁华所动摇。
近距离观察可以看到,即使是尧舜这样的伟人也只是尘土。
庄子这样说,可世人却以为是夸夸其谈。



总结:

这首诗通过表达万物和人类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类追求道路的境界进行思考。万物虽然各有不同,但归根结底都属于一个整体。人们应该超越物质欲望,忘记俗世的心思,追寻真正的道路。即使是伟人也不能逃脱尘世的沉沙。庄子的观点被当时的人们误解为夸夸其谈。

“忘心乃得道”总结赏析

这首诗《杂咏八首 其一》是王安石的作品。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一种宏大的世界观和人生哲理。
诗中第一句"万物余一体,九州余一家"表达了一种万物共通、大家庭的观念,强调了世界的整体性和和谐性。这里的"一体"和"一家"都强调了统一性和共同性,突显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紧密联系。
接着诗人写到"秋毫不为小,徼外不为遐",意味着就算是微小的事物也有其重要性,就算是遥远的地方也不会感到陌生。这种思想表现了诗人的平等和包容之心。
诗中还提到"不识寿与夭,不知贫与赊",强调了生死和贫富都是相对的,人应当超越这些表面的差异,追求更高的道德境界。
"忘心乃得道,道不去纷华"表达了追求道德、真理和内心宁静的理念。只有忘却世俗的浮华,才能接近真正的道。
最后,诗人引用了庄子的思想,提到即使是伟大的帝王如尧舜也最终会归于尘土。这是在提醒人们世间的荣华富贵都是短暂的,真正的价值在于追求道德和内心的宁静。

“忘心乃得道”诗句作者王安石介绍: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历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爲群牧判官。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佑三年(一○五八),入爲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六年,知制诰。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寻召爲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复相。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十年,免府任,爲集禧观使,居江宁锺山。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後改封荆。哲宗元佑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谥文。着有《临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残)。另有《王氏日录》八十卷、《字说》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传》一卷、《论语解》十卷,与子雱合着《新经诗义》三十卷,均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荆公安石传》。《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安石诗,有全集本和诗集李壁注本两个系统。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其中诗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诗)爲底本。校以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简称龙舒本),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张氏以爲系元大德本,据今人考证,实明初刻本,简称张本),清缪氏小岯山房刊本(简称缪本),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朝鲜活字本(简称蓬左本)。校本多出底本的诗,以及从他书辑得的集外诗,分别编爲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与他人诗集互见或误收的诗,前人已多有指明。爲谨慎计,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诗,仍全部收入,在诗题下加注或加按说明;《瀛奎律髓》误收的他人诗,入存目。更多...

“忘心乃得道”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