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独循良追汉吏”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不独循良追汉吏”出自哪首诗?

答案:不独循良追汉吏”出自: 宋代 李光 《送知府提举出守虢略》, 是一首七言诗, 诗句拼音为: bù dú xún liáng zhuī hàn lì ,诗句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

问题2:“不独循良追汉吏”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不独循良追汉吏”的上一句是: 扶路争看五马迎 , 诗句拼音为: fú lù zhēng kàn wǔ mǎ yíng ,诗句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

问题3:“不独循良追汉吏”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不独循良追汉吏”的下一句是: 便应清切振家声 , 诗句拼音为: biàn yìng qīng qiè zhèn jiā shēng ,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不独循良追汉吏”全诗

送知府提举出守虢略 (sòng zhī fǔ tí jǔ chū shǒu guó lüè)

朝代:宋    作者: 李光

绣斧当年旧使星,却分符竹往専城。
流风远继三堂咏,扶路争看五马迎。
不独循良追汉吏,便应清切振家声。
都门祖帐人多羡,嫋嫋春风动斾旌。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xiù fǔ dāng nián jiù shǐ xīng , què fēn fú zhú wǎng zhuān chéng 。
liú fēng yuǎn jì sān táng yǒng , fú lù zhēng kàn wǔ mǎ yíng 。
bù dú xún liáng zhuī hàn lì , biàn yìng qīng qiè zhèn jiā shēng 。
dōu mén zǔ zhàng rén duō xiàn , niǎo niǎo chūn fēng dòng pèi jīng 。

“不独循良追汉吏”繁体原文

送知府提舉出守虢略

繡斧當年舊使星,却分符竹往専城。
流風遠繼三堂詠,扶路爭看五馬迎。
不獨循良追漢吏,便應清切振家聲。
都門祖帳人多羡,嫋嫋春風動斾旌。

“不独循良追汉吏”韵律对照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绣斧当年旧使星,却分符竹往専城。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流风远继三堂咏,扶路争看五马迎。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不独循良追汉吏,便应清切振家声。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都门祖帐人多羡,嫋嫋春风动斾旌。

“不独循良追汉吏”全诗注音

xiù fǔ dāng nián jiù shǐ xīng , què fēn fú zhú wǎng zhuān chéng 。

绣斧当年旧使星,却分符竹往専城。

liú fēng yuǎn jì sān táng yǒng , fú lù zhēng kàn wǔ mǎ yíng 。

流风远继三堂咏,扶路争看五马迎。

bù dú xún liáng zhuī hàn lì , biàn yìng qīng qiè zhèn jiā shēng 。

不独循良追汉吏,便应清切振家声。

dōu mén zǔ zhàng rén duō xiàn , niǎo niǎo chūn fēng dòng pèi jīng 。

都门祖帐人多羡,嫋嫋春风动斾旌。

“不独循良追汉吏”全诗翻译

译文:
绣斧当年曾作使星,如今却离开朝廷,奉命前往专责边城事务。
风流才子们传颂了三堂的美名,而我却愿意扶持幽静之路,争相一睹盛况,迎接那五匹奔马的英姿。
我不仅要踏着循良追随汉朝优秀官吏的足迹,更要以清正廉洁的品德振兴家族的声名。
在都城中,祖先的帐篷备受人们羡慕,如今春风吹拂,旌旗翻飞,展现着威严气势。
总结:这篇古文描述了一个官员的历程和家族的荣耀。他曾经是朝廷的使臣,但如今却前往边城从事管理工作。尽管身份转变,他依然秉持着循良和追求清正的品德。家族在都城中有着显赫的地位,如今在春风中旌旗翻飞,仍彰显着其威严和辉煌。

“不独循良追汉吏”总结赏析

《送知府提举出守虢略》这首诗是李光创作的,它表达了送别知府提举出守虢略的情感和景象。这首诗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标签:
1. 抒情:诗中表现了诗人对知府的送别情感,包括对他前程的祝愿和对他的赞美。
2. 咏物:诗中提到了一些物象,如绣斧、符竹、五马等,这些物象用来丰富诗意和描绘送别的场景。
3. 写景:诗人通过描写流风、清切、春风等景物,使整首诗充满了生动的画面感。
赏析:这首诗以抒情的笔调送别知府,表现出诗人对知府的敬重和祝福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咏物和写景手法,通过描述绣斧、符竹、五马等物象以及流风、清切、春风等景物,将送别的场景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诗人对知府的赞美和对他前程的祝愿都融入到了诗中,使整首诗充满了深情和温暖。
标签:抒情、咏物、写景

“不独循良追汉吏”诗句作者李光介绍:

李光(一○七八~一一五九),字泰发,一作字泰定,号转物老人(《舆地纪胜》卷二四、一二五)越州上虞(今浙江虞东南)人。徽宗崇宁五年(一一○六)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入爲符宝郎,以言事贬监汀州酒税。钦宗即位,擢右司谏,迁侍御史。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擢秘书少监。三年,知宣州。改知临安府。绍兴元年(一一三一),除知婺州,甫至郡,擢吏部侍郎。二年,授淮西招抚使,改江东安抚大使、知建康府兼寿春府,落职提举台州崇道观(《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五一、五二、五八)。寻知湖州,历知平江府、台州、温州。七年,爲江南西路安抚制置大使兼知洪州(同上书卷一一七)。八年,拜参知政事。九年,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同上书卷一二四、一三三)。十一年,贬藤州安置;十四年,移琼州;二十年,移昌化军;二十五年秦桧死,内迁郴州;二十八年,复左朝奉大夫,任便居住(同上书卷一五二、一六一、一七○、一八○)。二十九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同上书卷一八二)。孝宗即位,赐谥庄简。有前後集三十卷(《宋史·艺文志》),已佚。《两宋名贤小集》卷一五八存《椒亭小集》一卷,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有《庄简集》十八卷。《宋史》卷三六三有传。 李光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庄简集》爲底本,参校清乾隆翰林院抄本(简称院本,藏北京图书馆)、《椒亭小集》简称小集》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八卷。更多...

“不独循良追汉吏”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