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看秋艳已经霜”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且看秋艳已经霜”出自哪首诗?

答案:且看秋艳已经霜”出自: 宋代 陈瓘 《和刘太守十洲诗 芙蓉洲》, 是一首七言诗, 诗句拼音为: qiě kàn qiū yàn yǐ jīng shuāng ,诗句平仄: 平平平仄仄平平

问题2:“且看秋艳已经霜”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且看秋艳已经霜”的上一句是: 未必孤根能耐雪 , 诗句拼音为: wèi bì gū gēn néng nai xuě ,诗句平仄: 平平平仄仄平平

问题3:“且看秋艳已经霜”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 没有下一句,“且看秋艳已经霜”已经是最后一句了。

“且看秋艳已经霜”全诗

和刘太守十洲诗 芙蓉洲 (hé liú tài shǒu shí zhōu shī fú róng zhōu)

朝代:宋    作者: 陈瓘

红云可觅无蜂去,渺渺寒波映晚芳。
未必孤根能耐雪,且看秋艳已经霜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hóng yún kě mì wú fēng qù , miǎo miǎo hán bō yìng wǎn fāng 。
wèi bì gū gēn néng nai xuě , qiě kàn qiū yàn yǐ jīng shuāng 。

“且看秋艳已经霜”繁体原文

和劉太守十洲詩 芙蓉洲

紅雲可覓無蜂去,渺渺寒波映晚芳。
未必孤根能耐雪,且看秋艷已經霜。

“且看秋艳已经霜”韵律对照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红云可觅无蜂去,渺渺寒波映晚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未必孤根能耐雪,且看秋艳已经霜。

“且看秋艳已经霜”全诗注音

hóng yún kě mì wú fēng qù , miǎo miǎo hán bō yìng wǎn fāng 。

红云可觅无蜂去,渺渺寒波映晚芳。

wèi bì gū gēn néng nai xuě , qiě kàn qiū yàn yǐ jīng shuāng 。

未必孤根能耐雪,且看秋艳已经霜。

“且看秋艳已经霜”全诗翻译

译文:
红云可寻觅,蜜蜂不再飞舞;渺渺寒波映照着晚霞美景。
也许并非孤立的根能经得住严寒的雪,让我们看着秋色的美丽已被霜覆盖。
总结:
这两句诗描述了两幅不同的景象。第一句描绘了红云美景,但却无蜜蜂飞舞。第二句则意味着即使根基再坚固,也难以经受严寒的考验,就如同秋色的美丽最终会被霜覆盖一样。这两句诗反映了自然界中变幻莫测的景象,寄托了生命与自然间的相互关联和无常的现实。

“且看秋艳已经霜”总结赏析

赏析:诗人陈瓘以芙蓉洲为背景,描绘了芙蓉洲上的壮丽景色。诗中红云飘渺,映照晚花,寒波渺渺,给人一种幽远、空灵的感觉。诗句"未必孤根能耐雪"表现了芙蓉花虽然娇艳,却也能够经受寒冷的考验,显露出坚韧的品质。而"且看秋艳已经霜"则表达了秋天的花朵已经经历了霜打,仍然保持着妖娆的美丽,既有娇弱,又有坚强,具有一种生命的顽强与美丽。

“且看秋艳已经霜”诗句作者陈瓘介绍:

陈瓘(一○五七~一一二四),字莹中,号了翁,南剑州沙县(今属福建)人。神宗元丰二年(一○七九)进士,调招庆军掌书记,湖州州学教授。七年,知濠州定远县。哲宗元佑四年(一○八九),签书越州判官,通判明州。绍圣元年(一○九四),召爲太学博士,迁秘书省校书郎。四年,出通判沧州。元符二年(一○九九),知卫州。徽宗继位,召拜右正言,迁左司谏。以弹劾蔡京,罢监扬州粮料院,寻改知无爲军。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召爲右司员外郎,兼权给事中。以忤曾布,出知泰州。崇宁中,坐党籍除名勒停送袁州、廉州编管,以赦移郴州。政和元年(一一一一),又因上《尊尧集》事,再徙台州。居台五年,由於被蔡京、蔡卞等忌恨,获自便後仍不断流徙。宣和六年卒於楚州,年六十八。着有《了斋集》四十二卷、《约论》十七卷等(《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大多已佚。《两宋名贤小集》收有《了斋诗集》一卷。事见《永乐大典》卷三一四三《陈了翁年谱》、《闽中理学渊源考》七,《宋史》卷三四五有传。陈瓘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爲底本,与从他书辑得瓘诗若干,合编爲一卷。更多...

“且看秋艳已经霜”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