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三揖壁奎星”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三年三揖壁奎星”出自哪首诗?

答案:三年三揖壁奎星”出自: 宋代 马廷鸾 《秘省和刘左司韵》, 是一首七言诗, 诗句拼音为: sān nián sān yī bì kuí xīng ,诗句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问题2:“三年三揖壁奎星”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 没有上一句,“三年三揖壁奎星”已经是第一句了。

问题3:“三年三揖壁奎星”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三年三揖壁奎星”的下一句是: 当日曾登著作庭 , 诗句拼音为: dāng rì céng dēng zhù zuò tíng ,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三年三揖壁奎星”全诗

秘省和刘左司韵 (mì shěng hé liú zuǒ sī yùn)

朝代:宋    作者: 马廷鸾

三年三揖壁奎星,当日曾登著作庭。
大雅重逢君子聚,斯文还属圣人兴。
倚天延阁缘云上,拔地方壶历级升。
自别青藜仙分隔,借书独对短檠灯。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sān nián sān yī bì kuí xīng , dāng rì céng dēng zhù zuò tíng 。
dà yǎ chóng féng jūn zǐ jù , sī wén huán shǔ shèng rén xīng 。
yǐ tiān yán gé yuán yún shàng , bá dì fāng hú lì jí shēng 。
zì bié qīng lí xiān fēn gé , jiè shū dú duì duǎn qíng dēng 。

“三年三揖壁奎星”繁体原文

秘省和劉左司韻

三年三揖壁奎星,當日曾登著作庭。
大雅重逢君子聚,斯文還屬聖人興。
倚天延閣緣雲上,拔地方壺歷級升。
自別青藜仙分隔,借書獨對短檠燈。

“三年三揖壁奎星”韵律对照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三年三揖壁奎星,当日曾登著作庭。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大雅重逢君子聚,斯文还属圣人兴。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倚天延阁缘云上,拔地方壶历级升。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自别青藜仙分隔,借书独对短檠灯。

“三年三揖壁奎星”全诗注音

sān nián sān yī bì kuí xīng , dāng rì céng dēng zhù zuò tíng 。

三年三揖壁奎星,当日曾登著作庭。

dà yǎ chóng féng jūn zǐ jù , sī wén huán shǔ shèng rén xīng 。

大雅重逢君子聚,斯文还属圣人兴。

yǐ tiān yán gé yuán yún shàng , bá dì fāng hú lì jí shēng 。

倚天延阁缘云上,拔地方壶历级升。

zì bié qīng lí xiān fēn gé , jiè shū dú duì duǎn qíng dēng 。

自别青藜仙分隔,借书独对短檠灯。

“三年三揖壁奎星”全诗翻译

译文:

三年来,我曾三次恭敬地向壁上的奎星行揖礼,当初的一天我曾登上著作的庭院。大雅之地,重逢君子聚集,其中的文化风采仍然属于圣人的兴盛。我倚天而立,延阁之上,仿佛触摸云端,拔地而起,高如方壶,历经阶梯的攀升。自从离别青藜仙境,那仙境与我隔绝,而今借书独自对着短檠灯思索。

总结:

诗人以三年三次向奎星行揖为线索,回忆自己曾在著作庭院登高,大雅之地聚会君子,感叹文化兴盛属于圣人。接着以倚天延阁、拔地方壶的景象,表达自己攀登学术高峰的追求。最后,通过自别仙境、借书对灯的对比,表现离散后的孤独思索。

“三年三揖壁奎星”诗句作者马廷鸾介绍:

马廷鸾(一二二二~一二八九)(生年据本集卷一八《老学道院记》“着雍困敦(戊子,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一二八八)之岁,余年六十有七”推算),字翔仲,晚年号玩芳病叟,饶州乐平(今属江西)人。端临父。理宗淳佑七年(一二四七)进士,调池州教授。开庆元年(一二五九)召爲校书郎。景定四年(一二六三)进中书舍人。五年,迁礼部侍郎。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进签书枢密院事。五年,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八年,因与贾似道不合,九疏乞罢。九年,爲浙东安抚使、知绍兴府。十年,辞免,奉祠(《宋史》卷四七《瀛国公本纪》)。至元二十六年卒。着有《玩芳集》、《木心集》(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成《碧梧玩芳集》二十四卷,今人续辑《碧梧玩芳诗余》一卷。《宋史》卷四一四有传。 马廷鸾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豫章丛书》本(简称豫章本)以及《永乐大典》、《诗渊》所收诗。另辑得集外诗编爲第四卷。更多...

“三年三揖壁奎星”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