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材何处不逢知”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通材何处不逢知”出自哪首诗?

答案:通材何处不逢知”出自: 唐代 韩偓 《余寓汀州沙县病中闻前郑左丞璘随外镇举荐赴洛兼云继有急徵旋见脂辖因作七言四韵戏以赠之或冀其感悟也》, 是一首七言诗, 诗句拼音为: tōng cái hé chù bù féng zhī ,诗句平仄: 平平平仄仄平平

问题2:“通材何处不逢知”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通材何处不逢知”的上一句是: 莫恨当年入用迟 , 诗句拼音为:mò hèn dāng nián rù yòng chí ,诗句平仄: 平平平仄仄平平

问题3:“通材何处不逢知”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通材何处不逢知”的下一句是: 桑田变後新舟檝 , 诗句拼音为: sāng tián biàn hòu xīn zhōu jí ,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通材何处不逢知”全诗

余寓汀州沙县病中闻前郑左丞璘随外镇举荐赴洛兼云继有急徵旋见脂辖因作七言四韵戏以赠之或冀其感悟也 (yú yù tīng zhōu shā xiàn bìng zhōng wén qián zhèng zuǒ chéng lín suí wài zhèn jǔ jiàn fù luò jiān yún jì yǒu jí zhǐ xuán jiàn zhī xiá yīn zuò qī yán sì yùn xì yǐ zèng zhī huò jì qí gǎn wù yě)

朝代:唐    作者: 韩偓

莫恨当年入用迟,通材何处不逢知
桑田变後新舟檝,华表归来旧路岐。
公干寂寥甘坐废,子牟欢拚促行期。
移都已改侯王第,惆怅沙堤别筑基。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mò hèn dāng nián rù yòng chí , tōng cái hé chù bù féng zhī 。
sāng tián biàn hòu xīn zhōu jí , huá biǎo guī lái jiù lù qí 。
gōng gàn jì liáo gān zuò fèi , zǐ mù huān pīn cù xíng qī 。
yí dōu yǐ gǎi hóu wáng dì , chóu chàng shā dī bié zhù jī 。

“通材何处不逢知”繁体原文

余寓汀州沙縣病中聞前鄭左丞璘隨外鎮舉薦赴洛兼云繼有急徵旋見脂轄因作七言四韻戲以贈之或冀其感悟也

莫恨當年入用遲,通材何處不逢知。
桑田變後新舟檝,華表歸來舊路岐。
公干寂寥甘坐廢,子牟歡抃促行期。
移都已改侯王第,惆悵沙堤別築基。

“通材何处不逢知”韵律对照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
莫恨当年入用迟,通材何处不逢知。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桑田变後新舟檝,华表归来旧路岐。

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公干寂寥甘坐废,子牟欢拚促行期。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移都已改侯王第,惆怅沙堤别筑基。

“通材何处不逢知”全诗注音

mò hèn dāng nián rù yòng chí , tōng cái hé chù bù féng zhī 。

莫恨当年入用迟,通材何处不逢知。

sāng tián biàn hòu xīn zhōu jí , huá biǎo guī lái jiù lù qí 。

桑田变後新舟檝,华表归来旧路岐。

gōng gàn jì liáo gān zuò fèi , zǐ mù huān pīn cù xíng qī 。

公干寂寥甘坐废,子牟欢拚促行期。

yí dōu yǐ gǎi hóu wáng dì , chóu chàng shā dī bié zhù jī 。

移都已改侯王第,惆怅沙堤别筑基。

“通材何处不逢知”全诗翻译

译文:
莫恨当年入用迟,通材何处不逢知。
不要懊悔当初被使用得晚,卓越的才华在哪里不会被人所知悉。

桑田变后新舟檝,华表归来旧路岐。
大地经历沧海变迁,新的船只在河流中航行,归来的华表又在旧路口分岔。

公干寂寥甘坐废,子牟欢拚促行期。
公务事务冷冷清清,宁愿坐而不作,虽然荣华富贵,但子牟却欢喜地奋发向前。

移都已改侯王第,惆怅沙堤别筑基。
迁都已经改变侯王的府邸,令人忧伤的是在离别的时候沙堤仍需重建。



总结:

诗中表达了人们在历经沧桑变迁之后,有些事情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变化。不要为自己当初被使用得晚而懊悔,因为无论在哪里,优秀的才华都会得到认可。诗人通过描述桑田沧海的变迁,暗喻了社会的变动。公务事务的冷清使人心生寂寞,然而子牟却乐于迎接忙碌的行程。诗的结尾提到迁都和沙堤重建,暗示着离别和改变,令人感到惆怅。整首诗以平实的语言表达了人生的起伏和遭遇,反映了人们对命运的思考和感慨。

“通材何处不逢知”总结赏析

赏析:这首诗《余寓汀州沙县病中闻前郑左丞璘随外镇举荐赴洛兼云继有急徵旋见脂辖因作七言四韵戏以赠之或冀其感悟也》是韩偓创作的一首七言四韵诗,表达了作者在病中闻知友人郑左丞璘受举荐赴洛阳任官的消息后,借诗寄予的情感和期望。
首节以“莫恨当年入用迟”开篇,表现了作者对友人进官之晚感到遗憾,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认可。诗中提到“通材何处不逢知”,强调了友人才情出众,无论在哪里都会受到重用。
第二节描述了友人的仕途发展,以“桑田变後新舟檝,华表归来旧路岐”表现了他在政治上的辉煌成就,成功地走上了政治的新高峰,回到了曾经走过的路。这部分反映了友人的政治智慧和坚韧不拔的品质。
第三节中,作者表达了自己的孤独和寂寞,暗示了友人的升迁使得友情变得疏远。但他也表示“子牟欢拚促行期”,即便友情有所变迁,也希望友人能够快速取得更大的成就。
最后一节,作者提到友人已经迁移都城,但仍然怀念当初一起建筑基业的沙堤时光,表达了深深的离别之情。

“通材何处不逢知”诗句作者韩偓介绍:

韩偓,字致光一作尧,京兆万年人。龙纪元年,擢进士第,佐河中幕府,召拜左拾遗,累迁谏议大夫,历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兵部侍郎。以不附朱全忠,贬濮州司马,再贬荣懿尉,徙邓州司马。天佑二年,复原官,偓不赴召,南依王审知而卒。《翰林集》一卷,《香籢集》三卷,今合编四卷。 韩偓,字致光一作尧,京兆万年人。龙纪元年,擢进士第,佐河中幕府,召拜左拾遗,累迁谏议大夫,历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兵部侍郎,以不附朱全忠,贬濮州司马,再贬荣懿尉,徙邓州司马。天佑二年,复原官,偓不赴召,南依王审知而卒。翰林集一卷,香籢集三卷,今合编四卷。更多...

“通材何处不逢知”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