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冠岂有因”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弹冠岂有因”出自哪首诗?

答案:弹冠岂有因”出自: 唐代 韦应物 《路逢崔元二侍御避马见招以诗见赠》, 是一首五言诗, 诗句拼音为: tán guān qǐ yǒu yīn ,诗句平仄: 平平仄仄平

问题2:“弹冠岂有因”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弹冠岂有因”的上一句是: 日日吟趋府 , 诗句拼音为: rì rì yín qū fǔ ,诗句平仄: 平平仄仄平

问题3:“弹冠岂有因”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 没有下一句,“弹冠岂有因”已经是最后一句了。

“弹冠岂有因”全诗

路逢崔元二侍御避马见招以诗见赠 (lù féng cuī yuán èr shì yù bì mǎ jiàn zhāo yǐ shī jiàn zèng)

朝代:唐    作者: 韦应物

一台称二妙,归路望行尘。
俱是攀龙客,空为避马人。
见招翻局蹐,相问良殷勤。
日日吟趋府,弹冠岂有因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yī tái chēng èr miào , guī lù wàng xíng chén 。
jù shì pān lóng kè , kōng wèi bì mǎ rén 。
jiàn zhāo fān jú jí , xiāng wèn liáng yīn qín 。
rì rì yín qū fǔ , tán guān qǐ yǒu yīn 。

“弹冠岂有因”繁体原文

路逢崔元二侍御避馬見招以詩見贈

一臺稱二妙,歸路望行塵。
俱是攀龍客,空爲避馬人。
見招翻跼蹐,相問良殷勤。
日日吟趨府,彈冠豈有因。

“弹冠岂有因”韵律对照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一台称二妙,归路望行尘。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俱是攀龙客,空为避马人。

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
见招翻局蹐,相问良殷勤。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日日吟趋府,弹冠岂有因。

“弹冠岂有因”全诗注音

yī tái chēng èr miào , guī lù wàng xíng chén 。

一台称二妙,归路望行尘。

jù shì pān lóng kè , kōng wèi bì mǎ rén 。

俱是攀龙客,空为避马人。

jiàn zhāo fān jú jí , xiāng wèn liáng yīn qín 。

见招翻局蹐,相问良殷勤。

rì rì yín qū fǔ , tán guān qǐ yǒu yīn 。

日日吟趋府,弹冠岂有因。

“弹冠岂有因”全诗翻译

译文:
有一辆称为二妙的车,回程时望着前方的尘埃。
均是追求卓越的旅客,却空为了躲避马车的行人。
遇到机会立即改变局势,互相询问充满关切。
每天都急急忙忙地奔赴府邸,脱下官帽又有何原因呢。

“弹冠岂有因”总结赏析

赏析:这是韦应物的《路逢崔元二侍御避马见招以诗见赠》。诗人在路上偶遇了崔元二侍御,彼此都是诗人,于是展开了一段短暂而深刻的诗意交流。整首诗表现了两位文人相遇的情景和情感。
首节“一台称二妙,归路望行尘。”写诗人遇到崔元二,称他为“二妙”,可能指崔元二的诗才出众。诗人望着归家的路上扬起的尘土,暗示了他们都是在外面奔波的人,有着共通的经历。
第二节“俱是攀龙客,空为避马人。”表现了他们都是朝廷中的文官,但现在却在路上相遇。他们之所以出现在这里,可能是为了避开喧嚣的官场,寻找一片宁静,因此被称为“避马人”。
第三节“见招翻局蹐,相问良殷勤。”写诗人和崔元二相见,立刻展开了文学交流,互相应和,情感热烈。他们之间的对话充满了殷切的问候和热情。
最后一节“日日吟趋府,弹冠岂有因。”诗人提到自己每天都在府中吟咏,但似乎并没有得到什么机会或回报,因此感叹自己弹冠而起,却没有机会施展才华。

“弹冠岂有因”诗句作者韦应物介绍:

韦应物,京兆长安人。少以三卫郎事明皇,晚更折节读书。永泰中,授京兆功曹,迁洛阳丞。大历十四年,自鄠令制除栎阳令,以疾辞不就。建中三年,拜比部员外郎,出爲滁州刺史。久之,调江州,追赴阙,改左司郎中,复出爲苏州刺史。应物性高洁,所在焚香扫地而坐,唯顾况、刘长卿、丘丹、秦系、皎然之俦,得厕宾客,与之酬倡。其诗闲澹简远,人比之陶潜,称陶韦云。集十卷,今编诗十卷。

韦应物,京兆长安人。生开元二十五年。少以三卫郎事明皇。乾元间爲太学生,始折节读书。永泰中爲洛阳丞。大历间历仕京兆府功曹参军。十四年,自鄠县令制除栎阳令,公疾辞不就。建中中拜尚书比部员外郎,出爲滁州刺史。调江州。追赴阙,改左司郎中。复出爲苏州刺史。约卒於贞元九年。其诗闲澹简远,人比之陶潜,称陶韦云。补诗一首。更多...

“弹冠岂有因”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