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余钟鼓更清新”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雨余钟鼓更清新”出自哪首诗?

答案:雨余钟鼓更清新”出自: 宋代 苏轼 《赠清凉寺和长老》, 是一首七言诗, 诗句拼音为: yǔ yú zhōng gǔ gèng qīng xīn ,诗句平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

问题2:“雨余钟鼓更清新”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雨余钟鼓更清新”的上一句是: 老去山林徒梦想 , 诗句拼音为: lǎo qù shān lín tú mèng xiǎng ,诗句平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

问题3:“雨余钟鼓更清新”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雨余钟鼓更清新”的下一句是: 会须一洗黄茅瘴 , 诗句拼音为: huì xū yī xǐ huáng máo zhàng ,诗句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雨余钟鼓更清新”全诗

赠清凉寺和长老 (zèng qīng liáng sì hé zhǎng lǎo)

朝代:宋    作者: 苏轼

代北初辞没马尘,江南来见卧云人。
问禅不契前三语,施佛空留丈六身。
老去山林徒梦想,雨余钟鼓更清新
会须一洗黄茅瘴,未用深藏白㲲巾。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

dài běi chū cí méi mǎ chén , jiāng nán lái jiàn wò yún rén 。
wèn chán bù qì qián sān yǔ , shī fó kōng liú zhàng liù shēn 。
lǎo qù shān lín tú mèng xiǎng , yǔ yú zhōng gǔ gèng qīng xīn 。
huì xū yī xǐ huáng máo zhàng , wèi yòng shēn cáng bái 㲲 jīn 。

“雨余钟鼓更清新”繁体原文

贈清凉寺和長老

代北初辭沒馬塵,江南來見卧雲人。
問禪不契前三語,施佛空留丈六身。
老去山林徒夢想,雨餘鐘鼓更清新。
會須一洗黄茅瘴,未用深藏白㲲巾。

“雨余钟鼓更清新”韵律对照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
代北初辞没马尘,江南来见卧云人。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问禅不契前三语,施佛空留丈六身。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老去山林徒梦想,雨余钟鼓更清新。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
会须一洗黄茅瘴,未用深藏白㲲巾。

“雨余钟鼓更清新”全诗注音

dài běi chū cí méi mǎ chén , jiāng nán lái jiàn wò yún rén 。

代北初辞没马尘,江南来见卧云人。

wèn chán bù qì qián sān yǔ , shī fó kōng liú zhàng liù shēn 。

问禅不契前三语,施佛空留丈六身。

lǎo qù shān lín tú mèng xiǎng , yǔ yú zhōng gǔ gèng qīng xīn 。

老去山林徒梦想,雨余钟鼓更清新。

huì xū yī xǐ huáng máo zhàng , wèi yòng shēn cáng bái 㲲 jīn 。

会须一洗黄茅瘴,未用深藏白㲲巾。

“雨余钟鼓更清新”全诗翻译

译文:
代北初辞没马尘,江南来见卧云人。
问禅不契前三语,施佛空留丈六身。
老去山林徒梦想,雨余钟鼓更清新。
会须一洗黄茅瘴,未用深藏白㲲巾。

翻译及

总结:


北方的离别还未掀起尘土,我远走南方来拜访居住在山中的隐士。
请教禅宗,但是不领悟前三句禅语,只看到佛陀的身形无处可寻。
年老时仍然只是幻想着山林生活,雨过后,寺庙的钟声和鼓声更加悠扬清新。
若要心灵澄净,须要洗去内心的疾病,还未使用过深藏的白色丝巾来擦拭。

全文表达了诗人对山林隐居生活的向往,但他似乎在禅修和佛法领悟上有所困惑,无法领会深奥的禅宗思想。尽管如此,他依然坚持梦想着过上宁静清新的生活,希望心灵能得到洗涤。诗中流露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雨余钟鼓更清新”总结赏析

赏析:这首诗《赠清凉寺和长老》是苏轼的作品,表现了诗人对佛寺的访问以及与长老的交流。诗中使用了清新的语言,抒发了作者内心的虔诚和向往。
首先,诗人描述了自己的行程,从代北来到了清凉寺,道出了漫长的旅途,以及寺庙的宁静。接着,诗人提到了与长老的问禅,表现了他对佛教教义的兴趣,但却感到不太理解,前三语不契。然而,诗人还是对佛法表示尊敬,施佛空留丈六身,表现了对佛教的尊崇之情。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对山林生活的向往,老去后仍梦想着山林的宁静。雨后的山林更显清新,表现了大自然的美好。最后两句表示了对自身的要求,需要洗去世俗的烦恼,保持清净的内心,才能真正领悟佛法的深层含义。

“雨余钟鼓更清新”诗句作者苏轼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佑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历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台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佑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历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於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於仁宗景佑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谥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後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乾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後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後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後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乾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采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佑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更多...

“雨余钟鼓更清新”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