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室多异书”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藏室多异书”出自哪首诗?

答案:藏室多异书”出自: 宋代 陈师道 《送李奉议亳州判官四首 其二》, 是一首五言诗, 诗句拼音为: cáng shì duō yì shū ,诗句平仄: ○仄平仄平

问题2:“藏室多异书”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藏室多异书”的上一句是: 祁氏号外府 , 诗句拼音为:qí shì hào wài fǔ ,诗句平仄: ○仄平仄平

问题3:“藏室多异书”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藏室多异书”的下一句是: 自公有余力 , 诗句拼音为: zì gōng yǒu yú lì ,诗句平仄:仄平仄平仄

“藏室多异书”全诗

送李奉议亳州判官四首 其二 (sòng lǐ fèng yì bó zhōu pàn guān sì shǒu qí èr)

朝代:宋    作者: 陈师道

祁氏号外府,藏室多异书
自公有余力,一览意何如。
为学虽日益,受益不受诬。
正须高着眼,濠梁有游鱼。

平仄○仄仄,○仄平仄平。
仄平仄平仄,仄仄仄平○。
平仄平仄仄,仄仄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

qí shì hào wài fǔ , cáng shì duō yì shū 。
zì gōng yǒu yú lì , yī lǎn yì hé rú 。
wèi xué suī rì yì , shòu yì bù shòu wū 。
zhèng xū gāo zhuó yǎn , háo liáng yǒu yóu yú 。

“藏室多异书”繁体原文

送李奉議亳州判官四首 其二

祁氏號外府,藏室多異書。
自公有餘力,一覽意何如。
爲學雖日益,受益不受誣。
正須高著眼,濠梁有游魚。

“藏室多异书”韵律对照

平仄○仄仄,○仄平仄平。
祁氏号外府,藏室多异书。

仄平仄平仄,仄仄仄平○。
自公有余力,一览意何如。

平仄平仄仄,仄仄仄仄平。
为学虽日益,受益不受诬。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
正须高着眼,濠梁有游鱼。

“藏室多异书”全诗注音

qí shì hào wài fǔ , cáng shì duō yì shū 。

祁氏号外府,藏室多异书。

zì gōng yǒu yú lì , yī lǎn yì hé rú 。

自公有余力,一览意何如。

wèi xué suī rì yì , shòu yì bù shòu wū 。

为学虽日益,受益不受诬。

zhèng xū gāo zhuó yǎn , háo liáng yǒu yóu yú 。

正须高着眼,濠梁有游鱼。

“藏室多异书”全诗翻译

译文:
祁氏是一个号外的府邸,内藏有许多珍奇异书。我有些余力,决定一探究竟,看看其中蕴含的意义如何。虽然学习虽然日渐进步,但我并未因此受到冤枉指责。现在我正需要提高眼界,像高高在上的鱼在濠塘中游动一样,去探寻更广阔的知识世界。
总结:文章表达了主人公祁氏去探寻藏书中珍奇异书的决心,并强调自己在学习中不断进步,不受诬陷,但仍需提高眼界,追求更广阔的知识。

“藏室多异书”总结赏析

这首《送李奉议亳州判官其二》是陈师道的作品,它表达了对李奉议前往亳州担任判官的送别之情。以下是赏析:和标签:
赏析:
这首诗以写信人对李奉议的祝愿和鼓励为主题。诗人陈师道通过诗意的语言,表达了对李奉议在新职务中的期望和祝愿。诗中提到祁氏号外府,意味着李奉议的学识渊博,有着丰富的藏书。诗人鼓励李奉议要不断学习,不受污蔑,保持对事业的热情。最后两句以濠梁有游鱼作结,意味着不论在何地,都要保持清静和宁静的心境。
标签:
赞美友人、鼓励、祝愿、清静

“藏室多异书”诗句作者陈师道介绍:

陈师道(一○五三~一一○二),字履常,一字无己,自号後山居士,学者称後山先生,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家贫,苦志好学。年十六,以文谒曾巩,遂留受业。神宗熙宁中,王安石经学盛行,师道心非其说,绝意仕进。元丰四年(一○八一),曾巩奉诏修史,荐入史馆,以布衣未果。哲宗元佑二年(一○八七)四月,以苏轼等荐(《苏轼文集》卷二七《荐布衣陈师道状》),起爲亳州司户参军,充徐州教授(本集《谢徐州教授启》)。七月,除太学博士(《续资治通监长编》卷四三○),因五月间曾托疾乞假到南京见苏轼,仍罢爲徐州教授(本集《谢再授徐州教授启》)。五年,移颍州教授(任渊《後山年谱》)。绍圣元年(一○九四),坐苏轼余党,谪监海陵酒税(本集《与鲁直书》)。二年,调彭泽令,以母丧未行,家居六年。元符三年(一一○○),除棣州教授,未赴,召爲秘书省正字(《後山年谱》)。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扈从南郊,天寒无绵衣,以寒疾卒於十二月二十九日,年四十九。遗着由门人魏衍编爲《彭城陈先生集》二十卷,其中诗六卷,四百五十六篇(魏衍《彭城陈先生集记》),已佚。有《後山居士文集》(二十卷,收诗多于魏本)、《後山先生集》(二十卷)及任渊《後山诗注》传世。《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陈师道诗,以宋蜀刻大字本《後山居士文集》(有绍兴二年谢克家序)爲底本(卷六原缺第二十二页,据目录以宋刻《後山诗注》本补足)。校以宋刻《後山诗注》(残存卷三下至六,藏北京图书馆,简称宋注本)、高丽活字本《後山诗注》十二卷(出明弘治十年袁宏刻本,《四部丛刊》据此影印,简称高丽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後山诗注》十二卷(简称库注本),清雍正八年(一七三○)赵骏烈刻本《後山先生集》二十四卷(据明弘治十二年马暾刻本《後山先生集》三十卷重编,简称赵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後山集》二十四卷(简称四库本)、张钧衡《适园丛书》本《陈後山集》三十卷(一九一四年据旧钞本翻刻,简称张本)。除宋刻残本外,五本共同的异文校语简作各本。凡底本失收而见於校本诸诗,编爲第七卷,新辑集外诗附後。更多...

“藏室多异书”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