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者唐夫子”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近者唐夫子”出自哪首诗?

答案:近者唐夫子”出自: 宋代 苏轼 《孙莘老寄墨四首 其三》, 是一首五言诗, 诗句拼音为: jìn zhě táng fū zǐ ,诗句平仄: 仄仄平平仄

问题2:“近者唐夫子”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近者唐夫子”的上一句是: 苇管书柿叶 , 诗句拼音为: wěi guǎn shū shì yè ,诗句平仄: 仄仄平平仄

问题3:“近者唐夫子”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近者唐夫子”的下一句是: 远致乌玉玦 , 诗句拼音为: yuǎn zhì wū yù jué ,诗句平仄:仄仄平仄仄

“近者唐夫子”全诗

孙莘老寄墨四首 其三 (sūn shēn lǎo jì mò sì shǒu qí sān)

朝代:宋    作者: 苏轼

我贫如饥鼠,长夜空齩啮。
瓦池研竈煤,苇管书柿叶。
近者唐夫子,远致乌玉玦。
先生又继之,圭璧烂箱箧。
晴窗洗砚坐,蛇蚓稍蟠结。
便有好事人,敲门求醉帖。

仄平○平仄,○仄○仄仄。
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仄。
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wǒ pín rú jī shǔ , cháng yè kōng yǎo niè 。
wǎ chí yán zào méi , wěi guǎn shū shì yè 。
jìn zhě táng fū zǐ , yuǎn zhì wū yù jué 。
xiān shēng yòu jì zhī , guī bì làn xiāng qiè 。
qíng chuāng xǐ yàn zuò , shé yǐn shāo pán jié 。
biàn yǒu hǎo shì rén , qiāo mén qiú zuì tiē 。

“近者唐夫子”繁体原文

孫莘老寄墨四首 其三

我貧如饑鼠,長夜空齩齧。
瓦池研竈煤,葦管書柿葉。
近者唐夫子,遠致烏玉玦。
先生又繼之,圭璧爛箱篋。
晴窗洗硯坐,蛇蚓稍蟠結。
便有好事人,敲門求醉帖。

“近者唐夫子”韵律对照

仄平○平仄,○仄○仄仄。
我贫如饥鼠,长夜空齩啮。

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仄。
瓦池研竈煤,苇管书柿叶。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
近者唐夫子,远致乌玉玦。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
先生又继之,圭璧烂箱箧。

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仄。
晴窗洗砚坐,蛇蚓稍蟠结。

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便有好事人,敲门求醉帖。

“近者唐夫子”全诗注音

wǒ pín rú jī shǔ , cháng yè kōng yǎo niè 。

我贫如饥鼠,长夜空齩啮。

wǎ chí yán zào méi , wěi guǎn shū shì yè 。

瓦池研竈煤,苇管书柿叶。

jìn zhě táng fū zǐ , yuǎn zhì wū yù jué 。

近者唐夫子,远致乌玉玦。

xiān shēng yòu jì zhī , guī bì làn xiāng qiè 。

先生又继之,圭璧烂箱箧。

qíng chuāng xǐ yàn zuò , shé yǐn shāo pán jié 。

晴窗洗砚坐,蛇蚓稍蟠结。

biàn yǒu hǎo shì rén , qiāo mén qiú zuì tiē 。

便有好事人,敲门求醉帖。

“近者唐夫子”全诗翻译

译文:
我像一只饥饿的老鼠,整夜空着肚子咬啮。
瓦池里研磨着煤,苇管里放着书和柿叶。
近处是唐夫子的居所,远处则有乌玉玦。
先生又继之,圭璧堆满箱笼。
晴天时坐在窗边洗着砚台,蛇和蚯蚓缠绕交织。
这时有位好事者,敲门来要醉酒的帖子。

全文概括:这段古文描写了作者贫困的生活,生活艰辛如同饥饿的老鼠,整夜辗转难眠。他的住所简陋,用瓦池研磨煤,用苇管放置书籍和柿叶。虽然生活清贫,但他向往近处的唐夫子家和遥远的乌玉玦。即使困难重重,他依然不放弃学习,堆满箱笼的书籍成为他的伴侣。他在晴天时坐在窗前洗砚台,感慨着生活的曲折。即使如此,好心的人还是会前来寻求他的帮助,敲门求醉酒的帖子。这段文字表现了作者的坚持和对学问的热爱,同时也描绘了贫困生活中的一些琐碎情节。

“近者唐夫子”总结赏析

赏析:: 诗《孙莘老寄墨四首 其三》描绘了作者苏轼贫困潦倒、生活拮据的境况,以及他对文人雅士的向往和对学问的热爱。作者以简洁的文字展示了贫困者的生活环境,通过瓦池、煤炉、苇管等日常物品,表现出他艰苦的生活。然而,尽管生活贫困,苏轼对学问和追求仍然坚定不移,他以"近者唐夫子,远致乌玉玦"来形容对古人学识的向往,并表达了继续努力追求的决心。整首诗真挚、朴实,反映了作者的坚韧和不屈精神。
标签: 抒情,生活,志向,苦旅

“近者唐夫子”诗句作者苏轼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佑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历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台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佑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历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於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於仁宗景佑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谥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後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乾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後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後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後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乾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采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佑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更多...

“近者唐夫子”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