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径通幽人不来”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竹径通幽人不来”出自哪首诗?

答案:竹径通幽人不来”出自: 宋代 王十朋 《秋日山林即事次叔父宝印师韵 其一》, 是一首七言诗, 诗句拼音为: zhú jìng tōng yōu rén bù lái ,诗句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平

问题2:“竹径通幽人不来”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竹径通幽人不来”的上一句是: 白云满袖眠禅窟 , 诗句拼音为: bái yún mǎn xiù mián chán kū ,诗句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平

问题3:“竹径通幽人不来”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竹径通幽人不来”的下一句是: 鸟鸣山静独徘徊 , 诗句拼音为: niǎo míng shān jìng dú pái huái ,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竹径通幽人不来”全诗

秋日山林即事次叔父宝印师韵 其一 (qiū rì shān lín jí shì cì shū fù bǎo yìn shī yùn qí yī)

朝代:宋    作者: 王十朋

萧萧苹末生秋声,登临遐想兰台英。
天高气清水碧色,明月相映光如琼。
脱叶翩翻下深樾,莲社高人诗兴发。
讲外吟余心更闲,白云满袖眠禅窟。
竹径通幽人不来,鸟鸣山静独徘徊。
应笑世间名利客,一生扰扰徒悲哀。

平平平仄平平平,平○平仄平平平。
平平仄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平。

xiāo xiāo píng mò shēng qiū shēng , dēng lín xiá xiǎng lán tái yīng 。
tiān gāo qì qīng shuǐ bì sè , míng yuè xiàng yìng guāng rú qióng 。
tuō yè piān fān xià shēn yuè , lián shè gāo rén shī xìng fā 。
jiǎng wài yín yú xīn gèng xián , bái yún mǎn xiù mián chán kū 。
zhú jìng tōng yōu rén bù lái , niǎo míng shān jìng dú pái huái 。
yìng xiào shì jiān míng lì kè , yī shēng rǎo rǎo tú bēi āi 。

“竹径通幽人不来”繁体原文

秋日山林即事次叔父寶印師韻 其一

蕭蕭蘋末生秋聲,登臨遐想蘭臺英。
天高氣清水碧色,明月相映光如瓊。
脫葉翩翻下深樾,蓮社高人詩興發。
講外吟餘心更閑,白雲滿袖眠禪窟。
竹徑通幽人不來,鳥鳴山靜獨徘徊。
應笑世間名利客,一生擾擾徒悲哀。

“竹径通幽人不来”韵律对照

平平平仄平平平,平○平仄平平平。
萧萧苹末生秋声,登临遐想兰台英。

平平仄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天高气清水碧色,明月相映光如琼。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
脱叶翩翻下深樾,莲社高人诗兴发。

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仄。
讲外吟余心更闲,白云满袖眠禅窟。

仄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竹径通幽人不来,鸟鸣山静独徘徊。

○仄仄○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平。
应笑世间名利客,一生扰扰徒悲哀。

“竹径通幽人不来”全诗注音

xiāo xiāo píng mò shēng qiū shēng , dēng lín xiá xiǎng lán tái yīng 。

萧萧苹末生秋声,登临遐想兰台英。

tiān gāo qì qīng shuǐ bì sè , míng yuè xiàng yìng guāng rú qióng 。

天高气清水碧色,明月相映光如琼。

tuō yè piān fān xià shēn yuè , lián shè gāo rén shī xìng fā 。

脱叶翩翻下深樾,莲社高人诗兴发。

jiǎng wài yín yú xīn gèng xián , bái yún mǎn xiù mián chán kū 。

讲外吟余心更闲,白云满袖眠禅窟。

zhú jìng tōng yōu rén bù lái , niǎo míng shān jìng dú pái huái 。

竹径通幽人不来,鸟鸣山静独徘徊。

yìng xiào shì jiān míng lì kè , yī shēng rǎo rǎo tú bēi āi 。

应笑世间名利客,一生扰扰徒悲哀。

“竹径通幽人不来”全诗翻译

译文:

萧萧苹末发出秋天的声音,我登上高处,遐想着兰台的杰出人物。天空高远,空气清新,水面呈现出湛蓝的色彩,明月在其中相互辉映,犹如美玉般闪耀。
枯叶轻飘,飘落到深樾之中,高人在莲社陶冶诗情,激发诗兴。我离开尘嚣,走出社交的喧嚣,独自吟咏,心境更为宁静,如同将白云装满袖中,在禅窟中安静地沉睡。
竹径通往幽静的地方,却少有人来,只有鸟儿的歌声回荡在静谧的山间,我孤独地徘徊。也许应该嘲笑那些纷扰于世俗名利的人,他们一生都在忙碌,却只换来空虚和悲哀。
全诗表达了登高远望、寻幽访胜的闲适情怀,借景抒发了对清净淡泊生活的向往,同时对纷繁世事的嘲讽。

“竹径通幽人不来”诗句作者王十朋介绍:

王十朋(一一一二~一一七一),字龟龄,号梅溪,温州乐清(今属浙江)人。高宗绍兴二十七年(一一五七)进士。初添差绍兴府佥判,三十年,除秘书省校书郎,寻兼建王府小学教授。三十一年,迁着作佐郎、大宗正丞,得请主管台州崇道观。孝宗即位,除司封员外郎兼国史院编修官,累迁国子司业、起居舍人,改兼侍讲、侍御史。隆兴二年(一一六四),知饶州。乾道元年(一一六五),知夔州。三年,知湖州。四年,知泉州。七年,除太子詹事,以龙图阁学士致仕。七月卒,年六十。谥忠文。有《梅溪前後集》及奏议等五十四卷。事见本集附录《龙图阁学士王公墓志铭》,《宋史》卷三八七有传。 王十朋诗,以明正统刘谦刊《梅溪先生文集》(即《四部丛刊》影印本)爲底本,此本刊印粗陋,但後来各刊本均出此本。校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并参校清雍正唐传鉎重编《宋王忠文公全集》五十卷本(简称雍正本)和光绪重刊本(简称光绪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更多...

“竹径通幽人不来”相关诗句:

  • 竹径通幽人不来 出自 [宋] 王十朋 ·《秋日山林即事次叔父宝印师韵 其一 》
  • 竹径通幽处 出自 [宋] 杨冠卿 ·《癸卯春杂用古语继吴监簿水月即事 》
  • 竹径通幽水石清 出自 [宋] 李纲 ·《黄道夫约游南山无名庵谒包法师 》
  • 何妨竹里通幽径 出自 [宋] 虞俦 ·《昨日於竹堂後开一迳通南坡甚近从此便於往还遂成日涉之趣矣 》
  • 竹间幽径喜相通 出自 [宋] 吴芾 ·《六月二十一日早行十六首 其一三 》
  • 芟夷丛竹通幽径 出自 [宋] 蔡戡 ·《新居偶成二诗示邻人李子真 其二 》
  • 賸栽修竹径通幽 出自 [宋] 李光 ·《唐常建作破山寺诗云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欧阳永叔毎叹赏此句以爲不可及温陵康元寿守琼踰年乐其地僻而事简以清静治之於郡圃植竹数百竿中有小亭因榜曰通幽偶成拙句 》
  • 时开竹户通幽径 出自 [宋] 李光 ·《己巳二月已发书殊不尽意偶成长句寄诸子侄并示元发商叟德举资万里一笑 》
  • 竹径通往来 出自 [宋] 刘敞 ·《蜀冈南麓 》
  • 萧萧竹径细通幽 出自 [宋] 喻良能 ·《次韵杨廷秀郎中游西湖十绝 其二 》
  • 小径幽幽竹遶门 出自 [宋] 林亦之 ·《卢氏母挽词二首 其二 》
  • 曲岸通幽径 出自 [宋] 杨时 ·《汉坂舟行 》
  • 小彴通幽径 出自 [宋] 方岳 ·《意行 》
  • 跻攀通幽径 出自 [宋] 程俱 ·《山居 通幽径 》
  • 石径通深幽 出自 [宋] 丘岳 ·《自淮梱代归领累偕亲友游虎丘偶成数语以纪岁月时淳佑庚戌七月廿五日 》
  • 幽径通翠筱 出自 [宋] 李纲 ·《次韵王尧明游北寺 》
  • 径幽通鸟雀 出自 [宋] 徐元杰 ·《题方氏绿野园三首 其一 》
  • 幽径密相通 出自 [宋] 郭印 ·《无尽桥 》
  • 幽径与山通 出自 [唐] 姚合 ·《秋日闲居二首 一 》
  • 通幽径路长 出自 [宋] 郭印 ·《云溪杂咏 其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