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全宋诗 >诗词名句 > 读易 > 忽此爻彖异

“忽此爻彖异”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忽此爻彖异”出自哪首诗?

答案:忽此爻彖异”出自: 宋代 吕本中 《读易》, 是一首五言诗, 诗句拼音为: hū cǐ yáo tuàn yì ,诗句平仄: 仄仄平仄仄

问题2:“忽此爻彖异”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忽此爻彖异”的上一句是: 初看象数殊 , 诗句拼音为: chū kàn xiàng shù shū ,诗句平仄: 仄仄平仄仄

问题3:“忽此爻彖异”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忽此爻彖异”的下一句是: 纷纷者衆说 , 诗句拼音为: fēn fēn zhě zhòng shuō ,诗句平仄:平平仄仄仄

“忽此爻彖异”全诗

读易 (dú yì)

朝代:宋    作者: 吕本中

春温疮疥繁,衣敝虮蝨细。
颓然坐南轩,读易初有味。
初看象数殊,忽此爻彖异
纷纷者衆说,行各半途滞。
大言累千百,杂说记一二。
坐令天人分,复以小大计。
或强出枝叶,或自起旒赘。
孰能言语表,能使意独至。
空中本无华,眼病因有翳。
沈思忽有得,是则入精义。
吾生晚闻道,岁月今少憩。
遗经日在眼,似足了一世。
临流濯垢衣,尚勿惜余弃。

平平平仄平,○仄仄仄仄。
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
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仄。
仄平仄平仄,仄仄仄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
仄平仄平仄,仄仄仄平仄。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
○○仄仄仄,仄仄仄平仄。
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
○平仄仄仄,仄仄○仄仄。
○平仄仄○,仄仄仄平仄。

chūn wēn chuāng jiè fán , yī bì jǐ shī xì 。
tuí rán zuò nán xuān , dú yì chū yǒu wèi 。
chū kàn xiàng shù shū , hū cǐ yáo tuàn yì 。
fēn fēn zhě zhòng shuō , xíng gè bàn tú zhì 。
dà yán lèi qiān bǎi , zá shuō jì yī èr 。
zuò lìng tiān rén fēn , fù yǐ xiǎo dà jì 。
huò qiáng chū zhī yè , huò zì qǐ liú zhuì 。
shú néng yán yǔ biǎo , néng shǐ yì dú zhì 。
kōng zhōng běn wú huá , yǎn bìng yīn yǒu yì 。
shěn sī hū yǒu dé , shì zé rù jīng yì 。
wú shēng wǎn wén dào , suì yuè jīn shǎo qì 。
yí jīng rì zài yǎn , sì zú le yī shì 。
lín liú zhuó gòu yī , shàng wù xī yú qì 。

“忽此爻彖异”繁体原文

讀易

春温瘡疥繁,衣敝蟣蝨細。
頹然坐南軒,讀易初有味。
初看象數殊,忽此爻彖異。
紛紛者衆說,行各半途滯。
大言累千百,雜說記一二。
坐令天人分,復以小大計。
或強出枝葉,或自起旒贅。
孰能言語表,能使意獨至。
空中本無華,眼病因有翳。
沈思忽有得,是則入精義。
吾生晚聞道,歲月今少憩。
遺經日在眼,似足了一世。
臨流濯垢衣,尚勿惜餘棄。

“忽此爻彖异”韵律对照

平平平仄平,○仄仄仄仄。
春温疮疥繁,衣敝虮蝨细。

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
颓然坐南轩,读易初有味。

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
初看象数殊,忽此爻彖异。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仄。
纷纷者衆说,行各半途滞。

仄平仄平仄,仄仄仄仄仄。
大言累千百,杂说记一二。

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
坐令天人分,复以小大计。

仄平仄平仄,仄仄仄平仄。
或强出枝叶,或自起旒赘。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
孰能言语表,能使意独至。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
空中本无华,眼病因有翳。

○○仄仄仄,仄仄仄平仄。
沈思忽有得,是则入精义。

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
吾生晚闻道,岁月今少憩。

○平仄仄仄,仄仄○仄仄。
遗经日在眼,似足了一世。

○平仄仄○,仄仄仄平仄。
临流濯垢衣,尚勿惜余弃。

“忽此爻彖异”全诗注音

chūn wēn chuāng jiè fán , yī bì jǐ shī xì 。

春温疮疥繁,衣敝虮蝨细。

tuí rán zuò nán xuān , dú yì chū yǒu wèi 。

颓然坐南轩,读易初有味。

chū kàn xiàng shù shū , hū cǐ yáo tuàn yì 。

初看象数殊,忽此爻彖异。

fēn fēn zhě zhòng shuō , xíng gè bàn tú zhì 。

纷纷者衆说,行各半途滞。

dà yán lèi qiān bǎi , zá shuō jì yī èr 。

大言累千百,杂说记一二。

zuò lìng tiān rén fēn , fù yǐ xiǎo dà jì 。

坐令天人分,复以小大计。

huò qiáng chū zhī yè , huò zì qǐ liú zhuì 。

或强出枝叶,或自起旒赘。

shú néng yán yǔ biǎo , néng shǐ yì dú zhì 。

孰能言语表,能使意独至。

kōng zhōng běn wú huá , yǎn bìng yīn yǒu yì 。

空中本无华,眼病因有翳。

shěn sī hū yǒu dé , shì zé rù jīng yì 。

沈思忽有得,是则入精义。

wú shēng wǎn wén dào , suì yuè jīn shǎo qì 。

吾生晚闻道,岁月今少憩。

yí jīng rì zài yǎn , sì zú le yī shì 。

遗经日在眼,似足了一世。

lín liú zhuó gòu yī , shàng wù xī yú qì 。

临流濯垢衣,尚勿惜余弃。

“忽此爻彖异”全诗翻译

译文:
春天暖和了,温疮和疥疮也变得频繁起来,衣服破烂不堪,虱子和跳蚤滋生繁多。
我颓然地坐在南轩,开始阅读《易经》,初次接触它,感觉象数的卦象和爻辞都很特别,但突然发现其中的爻辞和卦象又产生了异变。
各种不同的解释纷纷涌现,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说法,却各自在研究中陷入了死胡同。
众多人大谈特谈,言辞绵长,说法各异,杂乱无章。
我让自己静心思考,再次用小的理解大的道理,有的人强调枝节,有的人则自行增加繁杂的补充。
究竟谁能用言语表达出真正的意义,让人领悟其中的独到之处呢?
世间的华华丽丽本无本质上的实质,眼病产生因为有了遮掩物。
沉思之中突然有所得悟,便开始逐渐领悟《易经》的精义。
我生命晚来才听闻这种道理,岁月不多,现在也不再停息。
遗留的经典日日在眼前,仿佛足够了一世。
站在水边洗去身上的污垢,仍然不舍得丢弃这些遗存之物。
全文

总结:

文中表达了作者在春天感受到温疮和疥疮繁多,穿着破烂,思索的时候,坐在南轩开始阅读《易经》。初次接触时觉得象数和爻辞很特别,但不同学者有不同解释,导致研究陷入僵局。众说纷纭,杂乱无章。作者希望能够领悟其中精义,但感觉眼中有翳遮挡。沉思后,逐渐领悟《易经》的真谛。作者晚年才接触这种道理,但现在也不停止学习。最后,用洗衣比喻不舍得抛弃遗留之物。

“忽此爻彖异”诗句作者吕本中介绍:

吕本中(一○八四~一一四五,据曾几《东莱先生诗集跋》、《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四),字居仁,学者称东莱先生,开封(今属河南)人。幼以荫授承务郎。徽宗政和、宣和间,官济阴主簿、泰州士曹掾。宣和六年(一一二四),除枢密院编修。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迁职方员外郎。高宗绍兴六年(一一三六),召爲起居舍人,赐进士出身。八年,擢中书舍人,兼侍读,权直学士院。同年十月,因反对和议,罢职,提兴太平观。卒,谥文清。曾作《江西诗社宗派图》,後人亦将其附入江西诗派。有《东莱先生诗集》二十卷、《外集》三卷,及《紫微诗话》等。《宋史》卷三七六有传。 吕本中诗,前二十卷以宋乾道间沈度刻《东莱先生诗集》(《四部丛刊》续编影印本)爲底本;二十一至二十三卷以宋庆地多五年黄汝嘉刻江西诗派本《东莱先生诗外集》(简称黄本,残存第十八至二十卷,外集三卷全,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及清蒋光焴藏钞本《紫微集》较沈本、黄本多出诗六十二首(其来历不明,中有显非吕作之诗,因无所归属,姑仍予录入),合编爲第二十四卷。更多...

“忽此爻彖异”相关诗句: